APP下载

电影: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2015-03-01计玲娟

学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原著写作能力语言

□计玲娟

电影综合了戏剧、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观影的经历能让人获得丰富的表达能力和内心体验。将电影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语文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语文学习。

一、将原著与电影对照,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理解和生成句子的能力,它区别于通常所说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基础。获得语言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说话者关心的是如何交流思想,而不是去研究语言的形式和规则。学生在阅读原著时,通过长时间接触语言来获得语言,而优秀的电影则将原著语言生动化、生活化,它提供了一种情境化的语言,更容易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语言获得。

为学生挑选电影时,首选的是那些根据儿童文学作品翻拍的电影,与之相辅的活动即对原著的阅读。阅读原著时,老师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共读活动,如自由的无声阅读、优美片段的赏读、经典情节的排演、制作阅读手抄报、写作读后感等。在这个基础上,把根据原著翻拍的电影拿出来跟学生一起欣赏,他们往往会将从书中获得的信息与电影关联、融合起来。例如罗尔德·达尔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孩子们都爱读。阅读该书后,他们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已有大致的印象,要求他们及时写下对人物的看法。此后再组织学生观看这部同名电影。读原著、看电影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法,思考原著是怎样写的、影视又是如何改写的,找出异同加以讨论,并对人物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读得投入、看得带劲,电影中塑造的一个个儿童形象激发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找原型。他们不仅进入了作品创设的情境,与创作主体及作品人物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同时又走出书本和电影,与生活产生了勾联。

二、填充电影中的留白镜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电影常常借鉴绘画中的留白艺术,运用蒙太奇营造空间感和意境,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了解蒙太奇手法并积极填充电影中的留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生命与和平相爱》后,笔者让学生观看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以加深他们对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印象,感知生命与和平相爱的意义。这部电影巧妙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通过一个长镜头表现犹太商人被赶出家门的情形。电影镜头一直跟随着那一对犹太夫妇运动着,极力地再现这个家庭的豪华装饰、纳粹军官脸上冷漠的表情以及犹太人无可奈何的奔忙。看完电影后,先让学生描述这个镜头,然后找出这些镜头之间的关联,并将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填充到这些镜头之中,使学生明白这些镜头展示了当时的环境,既渲染了气氛,又能深深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如观看电影《全民目击》后,组织学生对电影的结尾展开讨论。电影里检察官最终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在了解到是那个父亲制造虚假的监控视频,以此开脱女儿犯下的罪行后,他拿起电话机告诉法院:此案需要重审,然后就戛然而止。结果到底如何,电影给观众留下悬念。对这一结尾,学生们议论纷纷,分别将自认为合理的结局填充到这个故事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电影镜头的描述,与文本阅读中的情节复述是相通的。将电影资源引入教学,让学生填充电影中的留白空间,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分析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多形式撰写影评,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但具有诗歌的语言和韵律、小说中的故事和描写,而且具备摄影的光线和色彩、音乐的旋律和流动……让学生在看完电影后谈观感、写影评,不但可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写影评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能力的综合运用。丰富多彩的电影,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就一部影片而言,学生可以从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典型细节、场景设置等角度展开评述;可以就电影的艺术特点、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展开评述,可以写自己观看之后的感受。此外,还可以对某一时期、某一类影片进行综合评论,对某一位导演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对同一主题的影片进行横向比较等。儿童是审美经验欠缺的群体,但不是审美能力低下的群体。好的电影总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总能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激情。坚持引导写作,久而久之,他们的写作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而且长期观看优秀电影所获得的宝贵情感体验,也会逐渐内化为孩子们自己的价值倾向,有助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原著写作能力语言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语言是刀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拔牙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