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2015-02-27冷翔山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感动读者正能量

冷翔山

(作者单位:永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冷翔山

(作者单位:永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摘 要:写文章要带着真感情去写,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在写新闻稿时更应如此,要以独有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去观察生活,最生动的新闻,最好的稿子其实是先要感动自己,再感动读者。新闻采访一定要采访到精髓,接地气,才能感动受众。

关键词:新闻;读者;正能量;感动

作为一名基层新闻记者,要时刻深入基层,观察生活,从百姓的角度,用记者的思维去捕捉新闻素材,提炼新闻主题,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展现时代的风范,反映先进的人物事迹,传递社会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感人至深、更具生命力的新闻。

1 把握生活中的感人素材

选择新闻素材是写出感人新闻的前提。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感人的素材,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感人素材,挖掘新闻事件中感人至深的情感和社会正能量,达到与受众灵魂的碰撞,以及心灵的共鸣,才能感动受众。新闻工作者要以一个记者的视角去体会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一篇有价值的报道,不是来自于现场线索,而是来自于情感,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思考[1]。首先,材料的感人之处是要接近事实原貌,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通过写作表现生活中的感人情感。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只有自己被感动,才能抒发出真挚的感情,才能去感动受众。笔者有一次采访山区的失学儿童,采访过程中深入到失学儿童的家庭,看到的一切让自己有了心灵的触动。妈妈需要照顾婆婆,懂事的孩子主动放弃学业,想要分担家庭的担子。看到这一切笔者深深地被感动了,懂事的孩子和孝顺的母亲的行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正能量,于是写下了《不要让孩子主动辍学》的稿子,要让这种感动传递给读者,使这种社会正能量得以广泛传播,并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让受到感动的受众伸出援手帮助失学儿童,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2 用贴近生活的细微描写写出感人的新闻

要想使稿子感人,还要通过写作技巧来实现,然而新闻写作不是通过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吸引读者,而是要用贴近生活的细微描写来打动读者的心灵。首先是标题的拟定。标题是新闻的第一吸引力,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2],这就要求记者写稿时要以读者的角度去审视标题的含义,始终想到自己是为读者服务的通讯员,而不是站在高于读者的角度去拟题,通过更贴近生活的标题来感动读者。好的新闻拟题一定要有亲和力,是更贴近广大读者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让读者感到与自己无关。比如当题目中出现某某领导的重要讲话或参加某项活动时,往往对读者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多数读者会认为与自己的生活无关,给人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倒不如用领导讲话的内容提炼出标题,用贴近民生的事件来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一看标题,就像春风扑面,可亲可信。这就需要记者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样把自己也要看成是读者,拟题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吸引读者。其次是新闻稿的内容也要亲民。新闻是传播正能量的载体,要把所宣传的精神和正能量内涵让大家记住,才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稿子的内容要生动,而不要空洞,主要是从读者的角度去看待事件,要写出大众读者对事件当中的人和事的态度,要用贴近读者自己的角度去写。首先要感动自己,发现事件当中感动自己的细节,与自己的内心能够碰撞出火花,才能触发读者的心灵,与之产生共鸣,感动读者。

3 用心去聆听被采访者的“心”

采访是新闻的首要环节,采访到事件的精髓才能打动读者。采访是一个深入的过程,如何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是得到事件精髓的关键,只有人物或事件把自己打动,才能够感动读者。首先要用心倾听采访对象的呼声,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内心,要把身子扑下去,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蹲下来,用心去聆听被采访者的“心”。在基层采访时必须让自己成为基层的一员,想采访对象所想,比如笔者在一次采访农村困难群众时,就有深深体会。由于闭塞的偏远的农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接触到采访对象时,感觉到他是用仰视的态度在和自己交谈,总认为笔者是“上面人”,这就在我们中间产生了隔阂,这样的采访是不可能写出好稿件的。于是笔者改变了思路,同他拉家常,谈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从侧面展开采访,之后的采访让笔者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的真正需要,采访到了精髓,不是给予“鱼”,而是给予“渔”。正是有了这种感受才能写出真正感动读者的稿子。

总之,要写出一篇能够感动读者的文章,首先要一切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在情感上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深入生活,感悟能够触及自己灵魂的事件,抓住新闻事件当中的闪光点,触及大众读者的内心世界,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艳.采访到精髓才能打动读者——《大漠里寂寞的守望者》采写感悟[J].新闻与写作,2013,(8).

[2]许学芳.新闻采访写作的12点心得[J].机构与行政,2011,(6).

猜你喜欢

感动读者正能量
爱,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浅谈《雪国》中的物哀美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也许一个转身,你就已经泪流满面
“感动”与“敢动”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