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评价的“破”与“立”

2015-02-26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温彩虹

新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评价者习作笔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温彩虹

作文评价的“破”与“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温彩虹

针对教师作文评价低效的现象,分析现今作文评价的不足,思考优化策略,对语文教师来说义不容辞。作文评价应从学科目标为中心延伸至分析学生实际和学习过程,保证评价有效;转变评价方式,大胆“破”旧“立”新,将作文评价依托各种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既体现作文评价的艺术,又凸显了作文评价的价值。

个性评价 交流评价 多元评价

一、“个性评价”取代“一视同仁”

著名教育家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破】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往往会出现“老师疲于应付,学生改进不明显”的局面,尤其是那些处在中间位置及写作暂时不太理想的学生,常常是苦于无从提高,从而丧失了写作的信心。教者若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水平等制定出具有个性的作文评价,定能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

【立】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按学生不同分成三个等级组:C组的标准是“文通句顺”;B组的标准是“可以围绕中心进行选材”;A组标准是“能表达真情实感,语言生动”。针对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如C组的标准是“文通句顺”,符合要求的应给高分。如果这位学生在C组有了较大的发展后,笔者就及时鼓励达标的学生继续向B级组进军。这样的评价原则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促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二、“交流评价”取代“精批细改”

说起批改作文,语文老师一定是头疼的。每次作文批改笔者都要静下心来,用掉二三天的课余时间,而批改后的结果对学生又无多大的促进。

【破】一学期这么多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如何能精耕细作过来呢?况且,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又会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在批改的过程中能够与文本背后的学生互动交流起来,评语或许会更有效。

【立】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笔者尝试进入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理解并学会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如一位学生写游金鸡湖的习作,笔者在孩子的作文后面工整地写上:“金鸡湖景色很美,也很难写,对吗?有时间多去看看课外书,下次有机会再去千万要仔细观察呀!”这样的交流式评价不仅能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而且还能促进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

“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保持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应是整个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而应该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它不仅有总结和反思,还包含对作文质量的评价;它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写好作文的开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学生也知道了自己作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多元评价”取代“一人独大”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评价只限于语文老师一人,教师评价的单一性,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破】回想我们的作文评价一般是按照教材,先讲写作的要求与方法,再进行作文训练,之后是老师评改,再是老师进行作文总结,表扬好的作文,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做确实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是老师的评价往往成为了唯一的一把标尺,教师作文评价中一人独大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中写到: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不正是笔者所需要的吗?于是笔者又在原有改进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元化的评价尝试。

【立】反思式学生自评。自评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看,自己改,自己写评语。学生自评时,笔者先引导他们认识本次习作在哪些方面有进步,然后引导学生从成功的作文中体验成功的“诀窍”,使其知道所以然,最后把这些“进步”、“成功”及“感想”、“经验”有重点地写在作文后面,作为本次习作训练的小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过程,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交流式学生互评。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对他人的习作进行点评、修改、鉴赏,调动了学生作文批改的积极性,提高了作文批改的实效性。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学生根据写作要求为其他同学评价。在评价时,结合实际对同学作文中优美的地方给予充分的肯定,欠缺的地方给予评析,即像老师那样先眉批,再总评。

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教者在教学中避免固有的作文评价模式,采用个性化评价,发展学生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运用交流性评价,进入儿童的五彩世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之余能够改正不足;多元化评价,以多渠道的信息促进了被评价者的发展。作文评价是一块作文教学的芳草地,只要我们不懈地探寻,一定可以拥有属于语文教师们的那片悠悠绿茵。

猜你喜欢

评价者习作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习作展示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性能相差达32%
我与教师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