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夯实个性化阅读的两大基石

2015-02-26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钱叶

新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能力

□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 钱叶

以生为本,夯实个性化阅读的两大基石

□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 钱叶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个性化阅读 个性体验 多元体验

当前,个性化阅读已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并能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觉得关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教”的行为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学”时的个性化阅读心理品质;因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心理品质,才能为个性化阅读提供情绪上的支撑及能力上的保证,这是个性化阅读的“两大基石”,我将其策略概括为“三自四多”,具体表述如下。

一、坚持“三自”,为个性化阅读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撑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疮,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诱发他们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撑,使学生全身心沉浸于个性化阅读之中。

1.给予表达空间,让学生感受自由。个性化阅读强调个性体验的充分表达,教师要让学生有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不要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不要将教学目标分条列举,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心灵的释放,享受感悟的自由。如我在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辩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时,当一位学生小心翼翼地说到“爱因斯坦是判国贼,不是最伟大的人”,我没有阻止他,而给予了他表达的自由。他说:“爱因斯坦原来是德国人,后来他却背叛了祖国,加入了美国籍,这样的一个叛国贼能说是伟大的人吗?”学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让不同的观点在孩子中间交流、碰撞,个性化阅读才能取得成功。

2.尊重个性体验,让学生实现自主。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以独立的自我去学习课文,在学习中会发现文本新的意义,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教学中常常会有不可预料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实现自主。如我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后,学生向我提出:“老师,法布尔的妈妈怕他中毒才硬是叫他把口袋里的昆虫全都扔了,那他的一生中有没有中过毒呢?”这个问题的出现,让我大吃一惊,小孩的问题多有创意呀,不光是我,全班同学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我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便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大胆发表想法。虽然孩子们观点不一,但都很有价值,觉得觉得法布尔一定中过毒,“因为他研究了那么多昆虫,有些一定还都不知道它的生活习性,中毒就一定会发生”;有的认为“那些原始森林里一些动植物为了自卫,很多都带有毒性的。法布尔这么喜欢研究,去那些地方肯定会中毒”;有的觉得不可能中毒,“他每一次研究之前总要翻阅一些资料,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它熟悉很多昆虫,一定也有一些解毒药物,不然他一会儿中毒一会儿中毒就不能做研究了”。就这样尊重孩子独特的体验,学生拥有了自我,整堂课中学生总是充满积极的情绪。

3.帮助积淀知识,让学生增强自信。很多教师都认为从众心理是个性化阅读中最大的绊脚石,表现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人云亦云,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交流缺乏自信。但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学生知识世界的苍白,导致学生不是不敢而是根本不能提出自已的独特见解,在阅读中也更缺乏自信。究其原因,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正因为学生有千差万别的经历、处境与积淀,才有千差万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阅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性感受。那么,在学生直观体验有限的前提下,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积淀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个性感受,更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才是个性化阅读的最高目标。

二、落实“四多”,为个性化阅读提供扎实的能力保证

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为个性化阅读奠定了基础,但我认为光有积极的情绪支撑还是不够的,更应培养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具体包括多维思考、多边对话、多元体验、多样朗读等,这些将为个性化阅读提供扎实的能力保证。

1.开放问题,引发学生多维思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阅读,让多维思考成为学生习惯的一种思考模式,让个性化阅读成为学生解读文本常规思维,首先要培养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为此,教师个性化地去审视教材,发掘教材中有一定思维含金量的、能引发学生多维思考的开放问题是关键所在。如教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我提出开放性问题:为什么司马迁后来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史记》?随即不同的声音在学生中响起,有的说:“司马迁从小受家乡文化的熏陶”;有的说:“英雄的故事鞭策着他”;有的说:“要建功立业、活出生命价值的信念牢牢地支撑着他”;还有的说:“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放弃将功亏一篑”。这些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学会多维思考,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能力的保证。

2.搭建平台,引导进入多边对话。“阅读是对话的过程。”在个性化阅读中,“多边对话”应该成为当代学生必需的能力。我在这里所述的“多边对话”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教师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与教材、与作者、与学生、与教师等对话;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不同人物对话,呈现多样的个性化阅读。如学习完《悲壮的一幕》后,我便利用录像为铺垫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与科马洛夫的首长、母亲、妻子、女儿、科马洛夫本人及自己表达感受。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为了人民、为了科学而奋斗的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

3.创设情境,引领深入多元体验。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材料的感受是多元的”。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正是个性化阅读的价值所在,因此引领学生深入多元体验,是教师要尽力做到的;让学生学会多元体验,也是教师必须用心培养的。如我校老师执教《小镇的早晨》一课,就为我们如何引领学生深入多元体验作出了诠释。这位老师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恬静”一词,创设了恰当的教学情境——给孩子们看不同内涵的图片,相机配以轻柔的音乐,并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解读每一张图片,让学生感受了“恬静”一词不同的内涵。之后学生交流非常到位:他们理解了月下一位老人摇着扇子、婴儿甜甜地进入梦乡、少女撑着下巴沉思……这都是“恬静”。这位教师带着孩子们不但理解了“恬静”这个词,更是引领学生进入了成功的多元体验,让学生获得了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能力,这种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将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有力的支撑。

4.提供平台,鼓励展示多样朗读。“朗读即是一种阅读,个性化朗读也是一种个性化阅读”,这是我对个性朗读的理解,相信很多教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个性化朗读是一个品读文本、与文本对话、获得感受、表达体验的过程。学生如能够展示多种多样的朗读感受应该也是个性化阅读的一项能力。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咏华山》,在品读“啊,华山真高哇!”一句时,教师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展示多种朗读。果然,学生的朗读彰显个性:有的认为好不容易登上华山后要读出惊喜;有的认为要读出对华山的无限赞美;有的认为要读出华山无比高大……我想,这时学生显性的表现是展示出不同语气语调的朗读,隐性的表现是独特个性体验的充分表达。能展现多样朗读这种独特的个性素养,也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扎实的能力保证。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阅读应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切切实实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心理品质,夯实个性化阅读的两大基石,为个性化阅读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撑和扎实的能力保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有所悟,有所得。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