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创设

2015-02-26姚翔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期
关键词:舆论中央公众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中央企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关系日益密切。涉及中央企业的新闻也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中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应如何让广大民众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如何在日益强势的民间舆论中有效表达自己的声音,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目前各中央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新闻发言人作为中央企业联系外界的桥梁,在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态势控制等方面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创设的必要性、创建途径、创建方式等方面对中央企业新闻发言制度创设进行探讨。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央企业的经营现状、运营方式、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及时、正确地将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各类信息传达给社会和民众,如何在日益强势的民间舆论中有效表达自己的声音,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已经是当前中央企业思想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重视社会舆论和民意评判、及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中央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创设是中央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步骤,也是中央企业挑起创建和谐社会重担的必然要求。

1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根据我国学者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解释,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其内容涉及有关部门的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海内外关注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提供的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必要和有效方式,在政府与公众沟通中体现了其实际价值和效能。例如,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国际局势、国内外事务等方面,政府新闻发言人基本能够迅速及时地作出反应,为媒体提供权威性的信息,保持与公众的信息通畅,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

2 中央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中央企业的做大做强、不断发展,中央企业的发展方向、业务能力、产品销售等,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关系日益密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也越来越多,社会和民众对中央企业的关注程度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载体的中央企业,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理论上说,中央企业的一切行为,除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信息外,都应适时向社会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最便捷、及时、有效的方式。它可以以较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向最广大的公众传达中央企业的信息。

首先,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中央企业作为全民所有的大型企业,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有责任有义务公开企业相关信息,以便公众知情和监督。而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达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可以使广大民众知晓中央企业的发展现状,了解中央企业的发展目标,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为国企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可以引导舆论、协调中央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而作为改革开放中坚力量、掌握大量国家资源和产品的中央企业,它的经营模式、市场规模、盈利能力、利润分配方式、中央企业高管薪酬等,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借助媒介平台与公众沟通,为公众提供中央企业各类信息,在公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可以协调中央企业保守核心商业秘密的工作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寻求充分披露企业信息之间的冲突。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体就是通过定期发布一些权威的、经过审定的信息来引导公众关注哪些事情,忽略哪些事情,从而引导舆论,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

最后,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促进中央企业形象建设,提高中央企业在公众中的社会美誉度。近期以来,不少中央企业遭新闻媒体曝光,如中化方兴天价拿地、中石油“团购门”、中海油等多家国企卷入“受贿门”、中石化“天价吊灯事件”等负面新闻让中央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大受影响。面对这些曝光事件,相关中央企业并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往往陷于被动。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则能够帮助中央企业提高应对这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还能增强公众与中央企业的互动,消除公众与中央企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央企业对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坦率。自然,社会舆论对中央企业的评价也就更趋客观和真实,中央企业的社会美誉度也会随之提高。

3 创设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几点设想

既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该如何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怎样让中央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及时顺利地实现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沟通呢?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应以中央企业为传播主体,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为传播客体,通过发布、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企业信息和与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来实现中央企业与社会的沟通,逐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

第一,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有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中央企业信息公开,不是无原则的全盘托出,也不是将依照相关规定应该公开的信息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遮着盖着不予公开。像中央企业高管的收入及公务消费、中央企业的利润流向、产品成本等舆论高度关切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公开;对公众的点滴质疑,尤其是与商业秘密无关的诸如“团购门”事件等,必须毫不隐瞒地公开,积极回应舆论质疑,不让问题“躲猫猫”,做到“有一说一”,不讲空话、套话。但信息公开的同时,必须做好中央企业核心商业秘密的保密工作,做到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

第二,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有系统的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系统的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保证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制定出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拟发布信息的确定、信息公开的程序、拟公开信息涉密监督和审查、新闻发布的时机、公众媒体平台搭建等。其次,要制定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把新闻发布工作作为中央企业年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中央企业年度考核范围内;将其在新闻发布、信息公开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果、社会反映效果、民众舆论评价、企业社会形象提升度和美誉度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一项考核指标,纳入到中央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第三,建立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新闻发言人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中央企业如何培养和选拔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呢?中央企业新闻发言人除必须具有全面、丰富的知识,见多识广,综合素质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外,还必须对企业业务精通、对国情国策、市场内外环境非常熟悉,有非常丰富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事件,有适合企业本身特点的新闻媒介管理经验,有自己独特的新闻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新闻发布流程和方式。具备这种素质的新闻发言人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和造就的,也无法从外部输入,只能在中央企业自己的土壤中培育。因此,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央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注重新闻发言人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媒介素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是新闻发言人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注重政治立场、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及大局观念的培养。最后,要注重新闻发言人相应业务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拥有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能够清晰表述危机信息,掌握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术语,应变能力强,对复杂的情况应对自如。

只有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之下,新闻发言人才能真正地以动态的信息发布,以适应社会公众和民意舆论的需要,为中央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搭建顺畅的发展平台,和谐上进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舆论中央公众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