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蚁族”在社交网络新媒体中的自我呈现

2015-02-26李天霞,张晴晴,孙士茹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期
关键词:蚁族媒介社交

摘 要:近年来,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所,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的不同。随着多样媒介的发展,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受到了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的媒介下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同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与网络虚拟世界里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代表着不同的社交圈,而微博、微信等手机自媒体的出现,又使得原本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与现实中的社交圈紧紧相连,最新的研究显示社交网络用户通过选择性自我呈现向好友们展示出一个精雕细琢的自我形象。人们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有意地管理自己在个人主页上的形象,如有选择性地上传照片,突出展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掩饰弱点。

1 社交网络新媒体中多面自我呈现的表现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作用下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以及情绪反应的特征。北大传播学系教授刘德寰将之称为社交网络上的账号人格,简称为网络人格。用户为了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而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留下每一个不同的自我,这些自我呈现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

1.1 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与现实世界里表达差异

目前,人际互动类的新媒体异军突起,社交网络新媒体也随之应运而生,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反映了我国网民网络应用的新特点,即人际互动类的网络应用在中国开始兴起,网民在网络应用中的自主参与性将大大提高和深入。在中国,根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而其中社交网络用户数量也达2.51亿。由此可见,社交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已成为全民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只要你热爱社交网络,它就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分享和交流是社交网络的基础,哪怕沉默,也是在宣示一种态度。正如美国互联网观察者安德鲁·基恩在新书《数字眩晕》中所说,社交网络中的每个人,都热衷于暴露自己--个人信息、位置、品位、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却并非每个人在网络世界里所暴露的自己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是一致的,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因其匿名性,微博、微信里面的诸多功能增加了交友平台的广泛性。现实生活中互不相识的人在网络上却有可能成为经常交流、互动的知心朋友;同一个人在现实社会里倾向于被动聊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却倾向于主动聊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积极活跃份子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却判若两人,形成“微博自我”“微信自我”。

2013年3月29日,林妙可在微博中发送的一张抻面照片引发了一场微博骂战。在发送照片之后一位自称正努力学中文的日本AV女优山川青空在她的微博中评论“下面好吃”,并且二人在微博中互动简单几句话招致了大量网络攻击,有人故意将“下面”从动宾短语用成了名词。类似的微博战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在这种类似的事件中,参与事件讨论的受众却被明显分为了几类:有言语犀利极具攻击性的表演者、有么么哒的卖萌专用户、有盲目跟风的大多数、有沉默不语的看客。这些不同的身份所对应的微博用户也是几种典型的“微博人格”,也分别对应了《九重人格》里的支配型人格、迎合型人格、盲从型人格、完美主义人格。

1.2 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下所表现的自我差异

现如今,社交媒体平台数不胜数,一个人同时拥有多个不同媒介平台账号也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是每个人在其不同平台上所发表的言论、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在微信里你可能是个活跃分子,经常刷屏,但在陌陌里你可能就只是隐匿着。先从几种主流社交媒体的属性来看看,QQ空间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多媒体空间博客,分为主页、说说、日志等,是现如今用户最多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是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用户可以把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把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是现在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一起分享、讨论;还可以关注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在人人网装二青,在微博装愤青,在豆瓣里装愤青,将自己的矫情保存在qq空间,这是许多人社交网站的常态。”这是贴吧里一位网友的评论。现在网络社交媒体兴盛,一个人拥有多个ID也是常事,但因社交媒体兴起时间有长有短,每个人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现也是不一的。

微信、微博里面的内容截然不同,甚至表现两个相反的自己也时有发生。采访对象马晓丽(化名)的微博里面有356个粉丝,连续一星期她的微博只转发了一条吐槽社会上小三的段子,而微信里面却是热闹非凡,她说:“微信里面基本上都是认识的好友,我愿意向他们表达我的生活状态,而微博,我一般只有在不想让认识的人看见我的某种负面情绪。”微信好友圈晒美食、晒风景、晒幸福已是新一代大众青年的生活要素,微信是简化版的生活,而微博却另一灵魂的幽闭之地。

2 “蚁族”网络新媒体中的自我呈现

以廉思为代表的调研团队经两年社会调查后所出版的《蚁族》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而“蚁族”群体也随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蚁族”本属动物学概念,《蚁族》一书的出版将“蚁族”进行了全新诠释,“蚁族”即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从对“蚁族”的全新定义中便可大致推出他们的显著特点:高学历、低收入、聚居。本次调查发现:“蚁族”在现实中遭遇不愉快的事时,除了会向身边的人倾诉外还会选择在网络倾诉。“蚁族”的主力军是“85后”“90后”,他们往往对网络有着高度的熟悉度,其情绪宣泄自然会借助网络来表达。新媒体对“蚁族”信息获取与情感宣泄息息相关,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蚁族”的日常生活需求具有一定的适切性。就现阶段而言,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领域之一,在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中,他们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清晰,并通过在媒介中的互动,增强群体凝聚力,构建“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在“蚁族”群体中,对于媒介的使用情况,通过参与观察、线上线下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问卷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工作满意度高的“蚁族”,其上网率高于工作满意度较低的人群;大多数人都是偶尔会根据平台的不同而选择发布不同的内容;大部分人都不会因网络的自由化而选择在网络中展现多面自我。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对“蚁族”的行为决策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9]在受过高等教育的“蚁族”群体中,许多人都拥有较高的网络素养。“蚁族”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许多之前接触不到的资本,有利于共向上流动。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给予了社会底层更多的发声机会,使得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晓晓大学毕业以后就在北京某公司担当文秘工作,居住在北京五环昌平区的西半壁村,而上班却在二环以内西单的某公司,每天去上班就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她表示,“因为工作任务繁重,每天晚上基本上是倒头就睡,而却还是在睡觉之前习惯性地刷刷微博、朋友圈,看看朋友们都在干些什么,关注一下娱乐八卦什么的,要不然第二天去公司人家聊的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有时候在工作中被老板骂受了委屈她一般会选择在微博上发泄一下,“因为朋友圈里面还有同事啊什么的,要是被他们看见不好。平时在公司一般都会表现的是一个乖乖女,而和大学的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却马上变为一个女神经。”

3 “蚁族”在新媒体中多面自我呈现的形成的原因

在廉思对“蚁族”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中,发现互联网是“蚁族”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以互联网为主的媒介作为“蚁族”中介与社会的基本媒介环境,它对“蚁族”增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蚁族”群体的成员因为社会上一些负面评价而感到无权时,社会媒介往往可以提供“增权”机会。清华大学刘锐认为,对弱势群体的增权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的:个体层面的增权;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互联网等媒介对“蚁族”的增权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其在建立社会化的传播网络和社会身份认同方面的增权效果比较显著,互联网可以增强“蚁族”的社会参与能力。而社交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了这一群体另一个宣泄口。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不同,也就构成了不同的自我。

3.1 不同媒介的社交属性不同

在微信推出之前,新浪微博其实是被名人加熟人圈带动发展起来的。借名人推广的路子当年新浪运营博客时就已经用得很纯熟了,不过微博140字的限制加上随时随地分享文字和图片的特性使得微博更轻易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能让用户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好碎片时间来进行更频繁更琐碎更贴近生活化的内容发布。在微信推出之后,由于微信语音联络朋友的便捷和强需求性使得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微信。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推出,人们也开始习惯使用“朋友圈”去发布与自己相关的各类内容,一条内容同时发表在微博和微信当中,由于微信的使用频率更高,得到周边朋友们状态信息以及大家围绕这些内容产生的互动也就会比微博更快更方便,因此,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将本来都发表在微博上的内容逐渐转移到微信朋友圈当中,微博上那些更在意日常社交的用户的活跃度也就从微博转移到了微信上。由于微博的开放性,用户发布在微博上的内容很容易就能被所有有心人看到,因此基本上没有隐私性可言。而微信是基于“熟人圈”的社交工具,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内容只有自己的微信好友才能看到,在这一点上微信也更能满足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

“蚁族”作为新一代的弱势群体,微博的匿名性当然给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来表露不同的自我。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对于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时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概念。其中“本我”是浅意识形态下最原始、只追求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例如生气、暴力、性欲等不良情绪。“自我”则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监督和抑制本我,也能给予适当的满足。“超我”则代表道德、良心与自我理想。它由完美原则支配,以道德心为中心,维持个体道德感、回避禁忌。从以上微博和微信的各自的特点来看,由于微博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各种热门事件在微博传播是最快的,而且人们更热衷于在微博上参与热门事件的点评和传播,这是因为人们都喜欢以这种方式在全社会面前体现自己更多的“超我”的一面,同时“本我”和“自我”又都能够得到满足。而微信的封闭则让人们很少有机会在微信中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微信的生态环境更偏向日常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更能稳稳地压制着“本我”,因此人们在微信中的心理状态更趋向于理智和平稳,难以形成微博中波浪起伏不定的信息传播环境。所以在微信和微博不同的媒介上表现出不同的自我也是与媒介属性紧密相关的。

3.2 不同角色的印象管理

角色丛,指多种角色集中于一个人身上的现象。1957年,由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默顿认为,角色丛是“人们通过占据特定的社会地位而具有的一整套角色关系”。这一概念表明了角色的复杂性。任何一种社会地位都会使个人卷入多种角色关系;或者说,当一个人进入一种新的地位时,通常不只是获得单一的角色,而是获得一个角色丛,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期待。在社交网络媒体上也同样如此,不同的媒介代表不同的社交圈,而在不同的社交圈,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或许在微博上面都是匿名平等互不相识的个体,而在微信里面却是要惺惺相惜的身边好友,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对自我的身份归类而有不同的自我表露这是每个人都会考虑的事情。“蚁族”这一网络大军也同样如此,多个ID账号的使用会因为在不同社交圈里面所需要表露的自我不一样,在这里能说的在那里却不能说。像“蚁族”这样网络生活丰富的群体都会在网络上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朋友的熟识程度、亲疏远近等来将自己的网络社交圈分为几大类,在不同的圈里因为不同的身份认同表露不同的自我。

社会交往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想要控制我们留给他人的印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自我呈现在不同的角色里面,为其圈子的自我印象,当然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表露自我。戈夫曼认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人们总是在有意地进行“印象管理”,人们会利用来源于戏剧技巧的方法来制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印象。在社交网络新媒体中例如:微博、微信、QQ由于网络本身具备的间接性,这种印象管理比在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中更为方便和有效,尽管微博中参与传播的人的身份是真实的,但传播者很轻易而且自然地将有利于树立自己理想形象的信息内容进行展示,而避免透露不利的信息。戈夫曼同样认为,作为一个表演者,人们在不同情境或面对不同观众时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3.3 补偿自我

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源自Muchinsky 和Monahan为阐释个体与环境匹配问题而提出的两种“一致性”,即补充一致性和补偿一致性 。朱绘霖和程乐华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所谓补充自我,就是在网络平台上表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欠缺面。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背诵不了完整的唐诗宋词,他可能会先找到具体的诗词然后再贴到微博上--这其实就是一种表演。补偿自我,则是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真实想法。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这种表演其实是为了满足自我在现实生活里无法得到的认可、理解、或尊重。大多数人在现实世界里因种种原因无法发泄的负面原因,都会选择在网络上表达,通过与社交网络上的好友互动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发泄。“蚁族”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大众青年群体,在现实中因为生活的压力,求生的辛苦,对于在现实中无处表达的愤懑,只能选择在网络上来表达,而拥有同样遭遇的年轻人会站出来交流安慰,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再聊聊,心情不免会好很多。

4 结语

社交网络让最大基数的国民获得了沟通渠道,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刘德寰看来,这也是社会化媒体最大的好处,最后的结果实际上是趋于稳定。微博上随时制造谣言,又随时反谣言,随时出观点,又随时解构观点。更重要的是,多种社交平台的存在,部分地缓解了中国人在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压抑感,也对其自我认知、心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更加理性的认识社交网络,并意识到社交网络正在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自身产生着怎样的改变。对我国社交网络的发展来说,由于我国社交网络仍处于摸索的不成熟阶段,结合国外最新研究的社交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交网络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蚁族媒介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我国当代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现状分析研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