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冲击疗法在犬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2015-02-25许亚南
许亚南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呋塞米冲击疗法在犬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许亚南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呋塞米冲击;犬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类由肾脏缺血、中毒引起的综合征群,临床表现为短时间内肾功能突然下降甚至丧失,伴随血液中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其他氮质废物显著升高,体内水、酸碱平衡紊乱,尿量减少等明显特征,是犬类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肾小管变形或坏死最为常见。本院采用呋塞米冲击疗法治疗犬急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急性肾功能衰竭犬共62只为研究对象,所有病犬均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标准,且意识清醒,其他器官功能正常。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只。观察组雌犬20只,雄犬11只,年龄4~8岁,平均年龄(5.7±0.4)岁;对照组雌犬18只,雄犬13只,年龄3~7岁,平均(5.1±0.3)岁。两组试验犬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试验犬均给予肾衰常规治疗,包括水、电解质、营养的正常供应,每日静脉注射0.9%NaCl注射液,头孢曲松钠,乳酸林格液,碳酸氢钠,肌苷,葡萄糖酸钙以及2~4mg/kg呋塞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呋塞米冲击疗法,每次额外多次大剂量静脉注射呋塞米6~10mg/kg,若效果不佳,可反复进行静脉推注或持续滴注,实际治疗以试验犬精神、食欲以及排尿情况为参考依据。
1.3 观察指标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两组试验犬血液生化指标,主要是血液肌酐以及尿素氮,以血液肌酐下降到115μmol/L以下,尿素氮下降到8.9mmol/L以下为治愈标准,同时比较两组试验犬治愈所需要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试验犬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χ±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与尿素氮指标都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干预前肌酐和尿素氮分别为:675.25±2.7μmol/L、293.1±0.3 mmol/L,干预后分别为:82.50±1.8μmol/L、7.2±0.2mmol/L;对照组干预前肌酐和尿素氮分别为:673.60±2.6μmol/L、285.3±0.3mmol/L,干预后分别为:93.50± 2.7μmol/L、6.5±0.3mmol/L),观察组差异更明显,同时观察组治愈时间(8.05±0.2 d)明显低于对照组(9.84±1.2 d),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于犬、猫类动物的病症,通常是由于肾脏局部缺血或有毒物质造成,继而导致肾小管细胞损伤、肿胀及死亡,同时破坏动物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最终消弱或损害肾脏的功能。犬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表现有氮质废物、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及伴随少尿或无尿现象。当肾中毒或缺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脱落和基膜破坏,使得肾小管被阻塞,以致出现肾部炎症从而引发肾功能衰竭。呋塞米是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常见药物,它是一种强效利尿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肾曲管两端对Na+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管及周围血管的内部压力,使得通过的流体能有效清除管内的细胞碎屑以及废物杂质,从而起到增加肾小球滤过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试验犬治疗后血肌酐指标下降到(82.50±1.8)μmol/L,尿素氮指标下降到(7.2±0.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在于按常规静脉滴注方法使用呋塞米,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肾小管的收缩和阻塞作用,能够起到作用的呋塞米浓度偏低,血药浓度没有达到阀值,利尿效果大打折扣,而采用呋塞米冲击疗法,使得通过阻塞的肾小管达到作用部位的呋塞米含量大大增加,使血药浓度增加直到超过阀值,利尿效果明显。观察组试验犬治愈时间为(8.05±0.2)d,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同样在于大剂量的呋塞米抑制了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使得肾小管扩张并增加了血液流通量,利尿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动物临床上使用呋塞米冲击疗法治疗犬急性肾功能衰竭能有效降低其血液肌酐及尿素氮指标,且治愈时间大大缩短,值得大力推广。
[1]郭宇,等.呋塞米冲击疗法在犬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11):123-126.
[2]章安源,等.犬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5,59(4):56-57.
[3]齐新永.犬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57(2):54-55.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