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细毛羊肉用杂交改良模式探路
2015-12-01舒拉贾义那顺温都乐朝克郭广智
舒拉,贾义,那顺温都乐,朝克,郭广智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2.阿荣旗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阿荣旗 162750;
3.鄂温克旗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鄂温克旗 001166;4.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莫旗 162850)
呼伦贝尔细毛羊肉用杂交改良模式探路
舒拉1,贾义2,那顺温都乐3,朝克4,郭广智1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2.阿荣旗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阿荣旗 162750;
3.鄂温克旗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鄂温克旗 001166;4.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莫旗 162850)
随着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进而发展到肉用为主的大趋势影响,以及国内羊肉供需矛盾尖锐、羊肉价格不断攀升等市场因素推动,呼伦贝尔细毛羊的发展出现了两难局面,即产肉性能不突出、繁殖率低,经济效益也上不去,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引进肉毛兼用品种或肉用性能突出的品种对呼伦贝尔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并探索一种科学的杂交改良模式是呼伦贝尔岭东地区羊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发展现状
呼伦贝尔细毛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育成的“老式细毛羊”,属毛肉兼用型。羊毛细度64支、成年母羊剪毛量5kg、体重65kg、产羔率110%,现有能繁殖母羊达400万只,为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养羊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呼伦贝尔岭东地区近些年先后引进肉毛兼用、肉用多个品种进行了导血改良实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繁殖率、产肉性能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善,但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理想的杂交改良模式,制约着肉羊业的快速发展。据调研得知:呼伦贝尔岭东地区部分养羊大户生产情况是以呼伦贝尔细毛羊母羊为基础,引进小尾寒羊、多赛特羊、杜泊羊、德肉美羊等品种的种公羊导血改良,形成了血缘关系较为混杂的细毛羊杂种后代,经数据分析,用小尾寒羊改良繁殖率提高了60%~70%;用多赛特羊改良体重提高了15%~20%;用德肉美羊改良的殖率和体重分别提高了10%左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但其后代遗传性不稳定,出栏年龄及出栏体重不够整齐,产品质量不高,品牌效应偏低,难以带来可观的养殖效益。亟需建立一种科学的杂交改良模式。
2 杂交改良模式建设
2.1 建设基础目前岭东地区繁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育肥技术集成规模较大的呼伦贝尔细毛羊群体、引进的优质杜泊羊、小尾寒羊种公羊,部分多赛特羊等种公羊,为呼伦贝尔细毛羊杂交改良模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技术路线
2.2.1 选择有一定规模的呼伦贝尔细毛羊基础母羊群,组群清群,建档立卡,选用小尾寒羊种公羊导血改良,培育大批呼寒杂种母羊群,提高繁殖率。
2.2.2 选择导血改良代数清晰、体型外貌特征明显的呼寒杂交后代母羊组群,建档立卡,利用杜泊羊或多赛特羊种公羊杂交改良,提高后代产肉性能。
2.2.3 制定三元杂种羊理想型标准,按照标准在三元杂种后代中选择生长发育快、体尺体重大的公母羊集中饲养,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整群鉴定,改善培育条件,进行特培,最后理想型群体横交固定。
杂交改良模式技术路线图
3 模式建立后的发展建议
3.1 加强母羊选留选育通过呼寒杂交迅速扩繁扩群,开展多胎品系培育工作,选留选育具有多胎性能的母羊群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选育,提高呼伦贝尔细毛羊繁殖率,培育出多胎性能的母羊群。
3.2 加强优质种公羊引进利用利用呼寒羊具有体格大、早熟、多胎、耐粗饲等优点,要引导养殖户把呼寒基础母羊作为母本,引进杜泊羊或多赛特羊种公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即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加群体数量,又可改善羊肉品质,达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3.3 加强优质种公羊饲养管理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划拨草牧场、圈舍补贴、种羊补贴等措施扶持纯种肉用种羊繁育户。引进的肉用种公羊集中饲养管理,定期采精调教,鉴定精液品种,保障杂交改良优质种羊供给。
3.4 加强育种技术服务以旗市畜牧工作站和乡镇畜牧综合服务站为主组建育种技术服务队,制定繁殖育种技术方案,组织宣传,办班培训,保障肉羊改良工作的正常开展。
4 结语
根据岭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饲草饲料充足,农牧业生产经营高度组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灵活多样的特点,采用以上呼伦贝尔细毛羊肉用杂交改良模式,发展优质肉羊产业,将对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振兴农村经济,丰富我市及周边地区“菜蓝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