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2015-02-24庞润明,张纯海,胡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央区乳头状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庞润明,张纯海,胡章,孙辉*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甲状腺外科,吉林 长春130033)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预后最为良好,10年生存率可达90%[1]。但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较易发生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有统计资料显示,其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概率为30%-80%[2],其中,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累及的部位[3],那么如何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规范化诊断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及适应症一直存在争议[4],本研究以期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从中找出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术前拟定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范围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间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共计1575例。其中男性325例,女性1250例,男女比例约为1∶3.85,年龄14岁-77岁,平均年龄43岁。入选标准:①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②根据术前辅助检查结果及术中所见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③术后石蜡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④术前未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1.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手术采用弧形低领切口,以利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及患者的外在的美观需求。根据患者甲状腺病史、术前一系列辅助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等拟定手术的术式。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均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怀疑侧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则行侧颈部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要清除喉前、气管前、气管食管沟及胸骨上窝的淋巴结及纤维脂肪组织,清扫范围上至甲状软骨的下缘,下至锁骨水平,内至气管、外至两侧的颈总动脉鞘,中央组淋巴结的清扫是在确切原位暴露并保护至少1枚甲状旁腺的前提下进行的。侧颈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包括Ⅱ-Ⅳ区的淋巴结及纤维脂肪组织,仅对术前辅助检查示V区淋巴结呈阳性者行该区淋巴结清扫术。

1.3 统计学处理

对该组患者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本组数据为理论大样本,统计量无需校正。

2结果

2.1 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患者共计1575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011例,发生转移283例;同时行中央区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564例,其中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3例、仅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42例、同时发生中央区和侧颈淋巴结转移258例。

2.2 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卡方检验分析得出:中央区淋巴结与侧颈区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多灶癌、肿瘤侵及被膜、癌灶的位置及肿瘤直径相关(P<0.05或<0.001),术前行FNA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无影响。

3讨论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80%[5],但因其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而不易被察觉。伴随着高频超声技术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甲状腺微小癌和早期癌患者通过体检而被发现[6,7],其发病率之高、发病人数之多,引起社会和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及重视。

表1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

通过本研究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是否侵及被膜、肿瘤长径大小及病灶的数目都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其中男性、低龄、侵及被膜、肿瘤长径较长、多灶癌、癌灶位于甲状腺下极患者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行FNA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的转移没有影响。因此,在术前制定颈部淋巴结清扫的适应症及清扫范围时,可以从以上危险影响因素角度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综合考虑其利弊,制定合理的针对患者的个体化颈淋巴结清扫方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及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无法组织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合理完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特性、合理制定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临床参考依据,尤其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复杂性、跳跃性及隐匿性的特点,其对明确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的适应症这一临床热点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Haigh PI,Urbach DR,Rotstein LE.Extent of thyroidectomy is not a major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low-or high-risk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Ann Surg Onco1,2005,12(1):81.

[2]Shaha A R.Prognostic factor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and implications of large nodal metastasis[J].Surgery,2004,135(2):237.

[3]张浩.重视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5):391.

[4]Zeng RC,Zhang W.Gao EL,et al.Number of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for predicting 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J].Head Neck,2014,36(1):101.

[5]Schagdarsurengin U,Gimm O,Hoang-Vu C,et al.Frequent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the CpG island promoter of RASSFIA in thyroid carcinoma[J].Cancer Res,2002,1:62(13):3698.

[6]Cramer JD,Fu P,Harth KC,et al.Analysis of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 using 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national cancer data registry [J].Surgery,2010,148(6):1147;discussion 1152.

[7]Eskander A,Merdad M,Freeman JL,et al.Pattern of Spread tothe Lateral Neck in Metastatic 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Thyroid,2013,23(5):583.

(收稿日期:2014-12-29)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5-0820-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央区乳头状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单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联合BRAF V600E基因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隐匿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喉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年喉癌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