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2015-02-24乔彩虹,孟祥顺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乔彩虹,孟祥顺
(吉林省前卫医院 中医科,吉林 长春130012)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1]。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为9.7%,其患病总人数接近1亿人[2]。糖尿病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慢性及急性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有很多,例如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等,也包括最近应用的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等,以上指标的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3]。本文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吉林省前卫医院就诊的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尿mALB、血清Cys-c及CR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吉林省前卫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入选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排出标准:肾脏、肝脏、心脏功能严重不全者;浦乳期或妊娠期妇女;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胰腺炎及胰腺肿瘤;入选患者年龄在3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8岁;97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4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34-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岁;100例健康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样品采集及检测
收集24 h尿液于干净容器中,准确记录尿量,取5 ml尿液,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送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mALB含量;两组人员均过夜禁食12 h后于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5 ml,排除黄疸、脂血和溶血后,离心(3 000 r/min,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Cys-c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组尿mALB、血清Cys-c及CRP含量比较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尿mALB、血清Cys-c及CR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组别nmALBCys-cCRP对照组1003.98±0.820.91±0.274.14±0.78糖尿病肾病97154.79±31.24*2.15±0.68*21.62±3.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糖尿病肾病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表明,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阳性率。
表2 糖尿病肾病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情况比较
3讨论
糖尿病肾病以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为主要病理特征,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结节性或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阐述清楚,其发病与糖代谢紊乱、遗传因素、炎症介质、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4]。糖尿病肾病发病较为隐匿,肾损伤早期无明显症状,以传统方法检测灵敏度较差,在疾病的早期难以发现;而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情况,则病情多数难以控制,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5]。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极为重要。
尿mALB在生理条件下由于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存在,绝大部分mALB不能通过滤过膜;而当肾功能受损时,会使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尿[6]。尿mALB为检测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的检测结果也表明了当肾功能受损时,尿mALB水平显著增加。Cys-c可以产生于人体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中,无组织特异性,可以以恒定速度产生,不受性别、年龄、炎症状态和活动等因素影响。肾脏是清除Cys-c的唯一器官,肾小球滤过率决定着血清Cys-c的浓度[7]。因此,血清Cys-c是一种实用的,内源性的检测早期肾损害的指标[8]。本文的检测结果也证实了,当肾功能受损时,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在健康人群中CRP浓度很低,而在外科手术、炎症、感染、创伤等过程中,其含量迅速升高,是反应机体炎症发生程度的敏感指标[9]。本研究在排除其它炎症对CRP水平的影响后,发现糖尿病肾病组血清 CRP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与向代军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CRP在肾损害早期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10]。本文同时也探讨了上述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与单项指标检测其阳性率检出情况,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1.1%,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表明mALB、Cys-c及CR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Pathak R,Pathak A.Study of life style habits on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J].Int J Appl Basic Med Res,2012,2(2):92.
[2]Li S,Guo S,He F,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associated with risk factors in rural kazakh adults in xinjiang,china [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5,12(1):554.
[3]白福艳,王译晨,高影,等.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19.
[4]丁志珍,陈卫东.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284.
[5]Shao C,Wang Y,Gao Y,et al.Applications of urinary prtteomics in biomarker discovery[J].Sci China Life Sci,2011,54(5):409.
[6]陈翠兰,张兴坤,车树强.糖肾康胶囊对糖尿病肾病Ⅲ期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4,31(10):596.
[7]Kazama JJ,Kutsuwada K,Ataka K,et al.Serum cystain C reliably detects ren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renal diseases[J].Nephron,2002,91(1):13.
[8]王雷,魏晓玲,廖继成,等.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J].淮海医药,2008,26(3):211.
[9]邓建平,陈云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检查在炎症反应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314.
[10]向代军,王成彬,马骏龙,等.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2):124.
(收稿日期:2014-06-07)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5-08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