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利尿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的效果
2015-02-23高卫东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223400
高卫东 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223400
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利尿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的效果
高卫东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223400
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利尿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构型异常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联合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在此基础上降低心肌肥厚,逆转心室重构。
关键词高血压心室肥厚厄贝沙坦利尿剂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可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及多器官损害,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异常升高,由此可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引起左心室肥厚[1]。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虽然左心室后负荷增大是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原因,但是近年来研究指出,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是引起心脏结构重塑的重要原因之一[2]。因此左心室肥厚的治疗方案呈多元化趋势,本文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76例,用以分析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利尿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构型异常的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5.76±8.19)岁,入组的76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证实患者合并左心室构型异常,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和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联合组中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12±9.0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31±7.97)岁,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联合组: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其中厄贝沙坦由江苏恒瑞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00513)初始剂量为0.15g/d,视患者情况调整至0.3g/d;螺内酯由浙江亚太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33020111)梅泰诺80mg,分次服用。
1.2.2对照组:接受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由上海朝晖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419)初始剂量为5mg/d,可视情况调整至10mg/d。
1.3观察指标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
1.4统计学分析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13.0,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s,mmHg)
注:1mmHg=0.133kPa。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s)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习惯和节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高血压可损害一系列器官,其中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发病之后可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使患者神经内分泌出现异常,而心肌以及心肌间质细胞会针对该异常发生应答,最典型的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该系统激活可引起机体心肌细胞外间质构型改变,发生纤维化,从而影响机体心肌正常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激活可促进醛固酮合成及释放,醛固酮具有较强的保钠功能,导致水、钠潴留,引起心脏负荷增加[4]。研究显示,醛固酮还可调控机体内生长因子的活性,并影响内皮素合成及释放,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增高,最终造成心肌纤维化[5]。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血压治疗。厄贝沙坦的药理机制主要是抑制机体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同时厄贝沙坦还能够抑制机体内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抑制醛固酮的合成与释放,同时抑制机体血管收缩,从而控制血压升高[6]。研究显示,厄贝沙坦能够抑制机体释放儿茶酚胺,利于调控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并调控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平衡[7]。厄贝沙坦被研究证实能够抑制机体心肌内胶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胶原异常降解,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8]。螺内酯是一种利尿剂,也是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作为一种辅助控制血压药物,其可抑制机体内醛固酮的合成及释放,醛固酮水平下降可影响机体内转录因子水平,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述效应均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最终抑制心肌重构。研究显示,螺内酯在左心室肥厚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螺内酯发挥作用的机制与调控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表达相关[9]。进一步研究显示,能够拮抗醛固酮合成及释放的相关药物能够有效防治高血压并发症,并显著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10]。目前临床将厄贝沙坦与利尿剂螺内酯联合使用的临床报道较少见,本文结果显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降低血压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心室后负荷,从而控制左心室肥厚进展。本文同时观察联合用药方案对于左心室肥厚逆转的效果,笔者发现厄贝沙坦与利尿剂螺内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这可能与厄贝沙坦及螺内酯联用能够强力抑制醛固酮合成及释放有关,促使失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达到平衡,从而利于逆转左心室肥厚。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在此基础上降低心肌肥厚,逆转心室重构。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刘玉洁,耿庆国,等.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冠状动脉病变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7):608-610.
[2]叶小巾,孟磊,丁文惠,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及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6):494.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宋爱羚,曾正陪,童安莉,等. 不同病因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的差异〔J〕. 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294-298.
[5]张玉杰,李南方,张菊红,等.高血压患者中血浆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结构的相关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7):583.
[6]吴泽兵,商黔惠,姜黔峰,等. 厄贝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11):1020-1023.
[7]郑惠兴.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11,9(7):1091-1092.
[8]吴岚,张春艳,孙景辉,等. 厄贝沙坦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心肌组织中periostin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6):1153-1158.
[9]邓次妮,沈潞华,唐朝枢.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外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6):424-426.
[10]马骏,王延玲,王荣,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4):313-317.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9-04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7-08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