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2-23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安徽省合肥市230001
秦 艳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秦艳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安徽省合肥市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观察,对照组(43例)出院后行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49例)出院后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运用自尊量表(SES)评价患者自尊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结果: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血糖为(10.41±2.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82±2.42)%;观察组血糖为(7.74±2.28)mmol/L,HbA1c为(5.71±1.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调查表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ES、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延续性护理血糖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不能彻底治愈和易发生并发症的特点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与遗传因素和日常生活方式有关[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已成为2型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2]。如何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规范调节饮食习惯和合理使用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主要手段,糖尿病患者若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可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比,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对其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2 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3 年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控制血糖、血压出院前,与患者和家属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目的后,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49例,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66.7±4.1)岁;病程2.2 ~16.7年,平均(3.9±1.3)年;观察组男26例,女23 例;年龄62~88 岁,平均年龄(67.1±4.5)岁;病程2.3~17.2年,平均(3.8±1.6)年。病例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7年),两组患者均排除认知功能障碍和其他精神疾患,且男女性别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1)出院前健康宣教:护士向患者及家属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制订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合理配餐,控制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宜低糖低热量饮食,少食多餐),限酒、戒烟,普及糖尿病知识等;讲解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和自我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免费发放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资料。(2)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健康状况、血糖水平和控制状况、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临床状况,记录患者治疗和护理情况;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和糖尿病热线,由小组护理成员对每位出院患者提供每3个月一次的健康随访,耐心解答患者糖尿病生活知识;指导合理运动,积极鼓励患者根据自身状况适当运动,减轻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3)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说明降血糖、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剂量和可能出现的副反应;耐心指导患者正确操作胰岛素注射的方法,防止出院后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状。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督促患者定期检测血糖、血压,叮嘱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若随访期间发现患者血糖、血压波动较大,建议患者入院复诊。
1.3观察指标参照文献[3],两组患者出院时向每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自制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实施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收回每位患者问卷调查表,运用SES评价患者自尊水平,应用SAS和SDS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要求患者依据表格如实填写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等方面内容。SES 得分与患者自尊水平呈正比,SES 得分越高的患者自尊水平越高;SAS、SDS得分与患者心理状态水平呈反比,SAS、SDS得分越低的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变情况两组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和HbA1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血糖为(10.41±2.96)mmol/L, HbA1c为(7.82±2.42)%,观察组血糖为(7.74±2.28)mmol/L,HbA1c为(5.71±1.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及糖化
±s)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ES、SAS和SDS评分情况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自尊水平明显提高、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组别nSESSASSDS对照组4319.61±4.3643.52±4.6940.13±4.28观察组4927.23±4.6435.27±4.8231.82±3.87t值-11.349.869.38P值-<0.01<0.01<0.01
3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占糖尿病的95%,是由多因素(环境、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引起,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而容易被忽视,常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密切关联[3]。研究发现,75岁的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病例可达60%以上,而且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无糖尿病患者[4]。既往护理理念仅限于住院期间的患者,患者住院期间疾病问题多能有效控制,若患者出院,护理工作即结束。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出院后仍然需要控制血糖和血压等,不同于传统护理,延续性护理是目前护理研究工作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加深了护理的范围和时间,成为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协作性和连续性的护理工作,使得护理工作从医院延续到家庭,此种护理工作在医院为患者制订的出院计划,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或社区进行持续随访与指导[6]。本文通过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让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充分认识病情,采取积极心态,配合合理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和药物治疗,让患者及其亲属认识到积极进行血糖、血压监测和严格遵照医嘱的重要性,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过1年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平均值控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表明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防治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延缓了并发症发生。
近年来,延续性护理也逐渐进入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但其作为日常护理工作仍需长时间的发展[7]。我院开展的延续性护理工作,不仅限于电话随访,因为电话随访的沟通和可控性较差;同时,我院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经过1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只进行出院指导护理的对照组,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在生活质量方面,我院应用SES、SAS和SDS 的评价两组患者的自尊和心理状况,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自尊水平明显提高,心理状况明显改善。所以,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提高降血糖和降压药物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各级医院借鉴与应用。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对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转归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芳.2型糖尿病病人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4,28(4):457-458.
[2]方立君,戎群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3034.
[3]魏梅,陈焕娣,谭静,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3,34(9):1473-1475.
[4]王黎君.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81-282.
[5]王红伟.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4,18(8):8-10.
[6]罗常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6): 39-42.
[7]江小燕,黄瑜.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的远期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70.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9-2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7-09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