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姆及其所著《麦克马洪线》

2015-02-21梁俊艳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兰姆印度政府西藏

梁俊艳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兰姆及其所著《麦克马洪线》

梁俊艳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本文对英国学者兰姆的生平和学术生涯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著作《麦克马洪线:1904-1914年印度、中国和西藏关系史研究》,认为这是一部研究中印关系,特别是中印边界问题的经典著作。深入的分析、缜密的考证,以及比较客观的叙述,展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西方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兰姆在书中用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印度政府妄图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值得参考的看法。同时,也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不足之处。

兰姆;“麦克马洪线”;西藏

编者按:兰姆博士所著的《麦克马洪线》是研究中印关系,特别是中印边界问题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在充分利用各种档案、通信集、文集、蓝皮书和地图等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1904-1914年的英中涉藏关系史,分析了在此期间英、中两国采取的对藏政策,重点研究了西姆拉会议的召开及西姆拉条约的签订以及所谓“麦克马洪线”的出台过程,驳斥了印度所谓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论点,对中印边界冲突等敏感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的研究。该书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对《麦克马洪线》一书的评介及部分章节的汉译文,以飨读者。需要指出的是,译者翻译忠实原著,书中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并不代表译者及本刊的观点。

一、兰姆的生平及学术生涯

阿拉斯泰尔·兰姆博士(Dr.Alastair Lamb),1930年1月9日出生于中国哈尔滨。他先后在中国香港、美国和加拿大接受教育,后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获得剑桥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的高级奖学金(Senior Rouse Ball Scholar)。兰姆在剑桥大学的博士论文题为《18世纪晚期至1904年荣赫鹏远征期间的英国与西藏关系研究》。

兰姆的父亲蓝来讷爵士(Sir Lionel Henry Lamb,1900-1992)1922年来华,1928年任驻哈尔

滨代理副领事,并先后在英国驻华领事机构担任参事、公使等职,见证了这一时期中英关系的发展演变①。父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兰姆“无数的建议与宝贵的信息,尤其涉及英国和中国的人物”,用兰姆的话来说,“他对20世纪20年代四川盘根错节的政局的了解,对我尤为重要”[1]。因此,家庭特别是父亲对兰姆的学术兴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1956至1989年间,兰姆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历史高级讲师)、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加纳(加纳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英国和巴基斯坦(曾为已故巴总统Z.A.布托担任一年多顾问,并多次在巴基斯坦访问、研究)担任大学历史学教授,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工作。1992年、2006年再度重返巴基斯坦进行访问。

兰姆对自己的研究兴趣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英属印度同中亚的关系,尤其对西藏感兴趣;对一些考古学和人类学主题感兴趣,包括伊斯兰教传入之前的马来亚半岛历史,西非、北非的古代传统纺织业及纺织技术;1947年后中印边境争端的演变;阿富汗近现代史;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克什米尔问题,包括克什米尔自然和历史两方面。②

(一)兰姆在西藏历史方面的研究

兰姆最大的学术贡献莫过于对英属印度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围绕着1766年至1904年的英印与西藏关系史展开,并逐渐拓展、下延至民国期间。在有关英属印度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研究领域,兰姆先后出版的学术著作如下:

1、《英国与中国中亚》(Britain and Chinese Cen⁃tral Asia:the Road to Lhasa 1767 to 1905,修订版于1986年出版,题为《英属印度与西藏,1766-1910》,British Indiaand Tibet1766-1910);

2、《麦克马洪线:1904-1914年间印度、中国与西藏关系史研究》(2卷本,伦敦,1966年,The McMahon Line.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China and Tibet 1904 to 1914,2 vols,London 1966);

3、《西藏、中国与印度,1914-1950,英帝国外交史》(赫廷福特伯利,1989年,Tibet,China&In⁃dia 1914-1950,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 Hertingfordbury 1989);

4、《1774-1777年波格尔、汉密尔顿不丹与西藏之旅》(赫廷福特伯利,2002年,Bhutan and Tibet. Travels of Bogle and Hamilton 1774-1777,Herting⁃fordbury 2002)等。

兰姆对清代中期至民国期间英属印度与中国西藏关系史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深入研究,他利用英国外交部、印度事务部等原始档案资料,耐心细致地梳理了这段历史,并提出精湛而独到的见解,成为这一时期英国与西藏关系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的著作也成为该领域不可多得的权威专著。

(二)兰姆在中印边界方面的研究

兰姆在中印边界争端研究领域亦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依据史料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中印边界争端,这在西方学术界是前所未有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著:

1、《印藏边境》(“The Indo-Tibetan Border”,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6,May 1960);

2、《中印边境:边界争端的根源》(Alastair Lamb,The China-India Border:The Origin of the Disputed Boundari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麦克马洪线》(2卷本)(The McMahonLine,2vols.,London:Routledgeand Kegan Paul,1966);

4、《中印在拉达克的边界》(The Sino-Indian Borderin Ladakh,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75);

5、《英印帝国边界研究》(“Studying the Fron⁃tiersof the British Indian Empire”),刊载于《皇家中亚期刊》第53期,1966年10月版(Royal Central AsianJournal53,Oct.1966);

6、《喜马拉雅山战争》(War in the Himalayas),刊载于《现代亚洲研究》(Modern AsianStudies)第5期(1971年,McMillan)等。

兰姆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历史档案、公开和未公开资料的分析认为:中国“对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一些小片领土、可能还包括已经修建了公路的阿克赛钦北部提出主权要求具有合法性,这些部分约相当于中国主张的总面积4.5万平方英里中的7000平

方英里。作为一个大国,基于历史、传统、条约以及实际管辖等,中国则无需对其余的3.8万平方英里给予过多的关注。”[2](P175)姑且不论兰姆的观点同中国政府的主张有多大出入,但它至少印证了“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历史事实。他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为国外的“中印关系和中印边境冲突”研究吹来一缕清风,并对其他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

(三)其他研究领域

除中印边界争端外,兰姆对于印巴克什米尔危机也格外关注。他在1966年著《1947-1966年间的克什米尔危机》(Crisis in Kashmir 1947-66,Lon⁃don,1966)、《亚洲边界问题研究: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Asian Frontiers.Studies in a continuing prob⁃lem,London,1968)、《一份充满争议的遗产:克什米尔》(Kashmir.A Disputed Legacy,Hertinfordbury &Karachi,1991)、《不完整的分割:克什米尔争端的起源,1947-1948年》,(Incomplete Partition.The Genesisof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48,Herting⁃fordbury&Karachi,1997)等一系列著作均对克什米尔的起源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令他亦成为一位克什米尔问题专家。

正如他本人所言,他对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也有着浓厚兴趣。著有《在吉打州中部的巴株巴辖沾地武吉的挖掘与重建报告》(吉隆坡,1960年出版,同时在新加坡出版,书名为《巴株巴辖沾地武吉》,Reportof the Exca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andi Bukit Batu Pahat,Central Kedah,Kuala Lumpur,1960;also published in Sin⁃gapore,1960,as Chandi Bukit Batu Pahat));《马来北部地区和泰国南部地区的早期印度教教徒与佛教徒定居点杂文集》(吉隆坡,1961年,Miscella⁃neous Papers on Early Hindu and Buddhist Settle⁃ment in Northern Malay and Southern Thailand,Kua⁃la Lumpur 1961.);《从满清之路到古老的顺化:自17世纪至法国征服前夕的英国-越南外交史》(伦敦,1973年,The Mandarin Road to Old Hue.Narra⁃tives of Anglo-Vietnamese diplomacy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eve of the French conquest,London,1973)。他甚至对非洲的纺织业感兴趣。他与夫人威尼斯·兰姆合著的《喀麦隆的传统纺织业》(Au Cameroun-Weaving Tissage)(英格兰赫特福德郡,1981年)和《塞拉利昂的纺织业》(Sierra Leone Weaving,与威尼斯·兰姆合著,英格兰赫特福德郡,1984年)都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二、《马克马洪线》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两卷27章:第一卷分三部分共15章组成,第二卷分三部分12章。著作最前面有致谢,27章正文部分之后则包括20个附录、参考书目和索引五部分组成。下面介绍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卷《莫利、敏托和不干涉西藏政策》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寻找新的西藏政策,1904-1906年》包括:一、引言;二、班禅喇嘛前往印度;三、中国接受拉萨条约,并为藏方支付第一次分期赔款;四、莫利的精明无为政策和游历者在西藏的问题。第一卷第一部分第一章“引言”首先介绍了本书写作目的,即“探究麦克马洪线究竟怎样从荣赫鹏使团造成的局势中演变而来”[4](P4)。接着,作者回顾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政府的对藏政策,重点述及寇松的对藏“前进政策”、荣赫鹏使团的活动以及“拉萨条约”的签订等,分析了英国本土政府(印度事务部和英国外交部)与英属印度政府看待西藏问题的分歧之处,为莫利、敏托等“不干涉西藏政策”的出台做了一定的铺垫。第二章主要讲述了九世班禅喇嘛访问印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印度政府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4](P29)第三章主要围绕1906年中英条约的谈判展开:中方代表张荫棠如何在加尔各答与印度政府针对“宗主权”和“主权”展开激烈的辩论;在张荫棠退出谈判回国后,唐绍仪继续和萨道义在北京进行谈判,并最终签订条约,互换照会。第四章介绍了莫利的精明无为政策以及印度政府对待西藏游历者的态度,并举出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例子,阐述伦敦本土政府与印度政府的深刻分歧:伦敦政府看重的是英俄关系、英中关系这一大局,而印度政府考虑的仅是自身的眼前利益。这令当时的旅行家苦恼不已,斯文赫定就在他的游

记《穿越喜马拉雅》中评价莫利的西藏政策过于愚蠢,令英国丧失了荣赫鹏使团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在藏威望和荣誉。

第二部分《英俄关于西藏协定,1906-1907年》包括:五、谈判的准备阶段;六、谈判过程;七、结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1906-1907年的英俄关于西藏协定展开。在谈判的准备阶段,作者首先介绍了英俄谈判的背景,双方各自打算谈判的议题以及确定的最终议题:波斯问题、阿富汗问题和西藏问题。接着,英俄代表尼科尔森和伊斯沃尔斯基在1906年6月开启了谈判。俄方代表从一开始就希望将蒙古问题和西藏问题放在一起谈判,但遭到英方代表的坚决反对。作者写道:“毫无疑问,英国方面对于没有提及蒙古问题这一结果十分满意……然而从长期来看,即便使用最模糊的术语,英国也拒绝将蒙古与西藏联系起来的决定,是一个错误的判断。”[4](P106-107)

第三部分《中国的前进政策,1905-1911年》包括:八、清朝晚期的中亚政策;九、张荫棠的挑战,1906-1907;十、1908年西藏贸易协定;十一、张荫棠与喜马拉雅公国;十二、达赖喇嘛返回拉萨;十三、赵尔丰向拉萨推进,1905-1910;十四、达赖喇嘛,尼泊尔,西藏贸易代表及其他问题,1910-1911;十五、一些结论。第八、九章主要分析了清廷在四川藏区等地采取的措施,以及张荫棠在西藏实行的改革和印度政府对此作出的回应。第十章则重点分析了1908年中英协定的签署过程,尤其重点述及张荫棠在面对英国代表的时候据理力争,维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第十一章讲述了张荫棠及其下属对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山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被印度政府误读为“中国人似乎开始创造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大西藏’,目标就是为了反对英国。”[4](P166)作者显然不赞同这种观点。第十二章围绕十三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展开论述,回顾了1904年以来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逃亡过程,及他在蒙古、塔尔寺、五台山以及北京的相关活动。第十三章首先介绍了赵尔丰在巴塘等地的改土归流措施,接着叙述了清军在川藏交界区的军事活动。[4](P194)第十四章讲述了赵尔丰部进入西藏之后导致十三世达赖喇嘛第二次逃离拉萨的过程,分析了印度政府和尼泊尔等对此的反应。第十五章对本部分进行了小结。

第二卷《哈定,麦克马洪与西姆拉会议》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阿萨姆喜马拉雅危机,1910-1912年》包括:十六、1910-1911年中国在西藏缅甸与喜马拉雅诸国采取的行动;十七、阿萨姆喜马拉雅边界问题的背景;十八、阿萨姆边界危机,1910-1912年。第十六章讲述了中国在藏南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英属印度政府的应对措施。第十七章围绕着阿萨姆喜马拉雅边界问题展开,尤其以达旺地区为讨论重点。第十八章围绕着阿萨姆边界危机(1910-1912年)展开,主要述及威廉逊之死的前因后果和不干涉政策的终结,以及英国派出阿波尔远征军等多支远征军前往阿萨姆山地部族地区的过程。

第二部分《英国对藏政策和辛亥革命在西藏,1912-1913年》包括:十九、中国失去对中部西藏的控制:1911年11月至1913年4月;二十、中国人的反应;二十一、英国人的反应。第十九章重点讲述了辛亥革命对西藏造成的影响,钟颖率部进入拉萨后西藏的局势以及钟颖部最后如何经印度撤到内地。第二十章则主要分析了辛亥革命之后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对西藏采取的政策,以及中华民国提出“五族共和”后英国人的反应;民国政府派遣杨芬使团前往西藏的前因后果;陆兴祺的相关活动;东部西藏“追随赵尔丰的步伐”,尹昌衡、胡景伊、刘锐恒等人和藏军发生冲突的前前后后。第二十一章围绕着英国人对西藏局势的反应展开:派出莱登拉使团拉拢十三世达赖喇嘛;通过驻华大使朱尔典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八一七备忘录”的最终出台。兰姆认为,“1913年3月6日,在写给格雷的一封电报中,朱尔典勾勒出根据这些原则来解决西藏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就是当年秋天举行的西姆拉会议的一个粗略蓝图”。[4](P454)

第三部分《西姆拉会议和麦克马洪线,1913-1914年》包括:二十二、中国同意参加在西姆拉举行的会议;二十三、西姆拉会议第一轮,1913年10月至1914年1月;二十四、第一次西姆拉会议,1914年4月27日;二十五、第二次西姆拉会议,1914年7

月3日;二十六、麦克马洪线;二十七、结论和尾声。第三部分主要围绕西姆拉会议的召开而展开。首先,作者描述了英国威逼利诱中国政府参加西姆拉会议的经过,无论是会议地点还是中方代表,都由英国单方面说了算,凸显了英帝国主义的强权主义和霸权政治;从另一方面也显露出刚刚诞生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孱弱无力。接下来,作者分析了西姆拉会议召开期间的几次会议的经过和影响。由于中方代表拒绝在西姆拉条约上正式签字,英藏代表私下交换照会,所谓“麦克马洪线”就这样诞生了。对于20世纪50年代印度政府提出麦克马洪线是“自然的、传统的、民族的、行政的边界线”的说法,作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并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反驳。

(二)附录与地图

本书后所附的20个《附录》均为十分重要的协定英文版,相对比较完整、规范。包括:

附录一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附录二1893年《中英会议藏印续约》;

附录三1904年《拉萨条约》;

附录四1906年中英条约;

附录五1907年英俄协约;

附录六1908年中英西藏贸易协定;

附录七1865年、1910年英不条约;

附录八1844年英国与不丹条约;

附录九1853年英国与不丹条约;

附录十1862年英国与阿波尔人签订的条约;

附录十一来自中亚的汤姆·布朗斯;

附录十二1912年朱尔典致函中国外交部的备忘录;

附录十三1912年俄国-蒙古协定;

附录十四1913年西藏-蒙古协定;

附录十五1913年俄中关于外蒙古的宣言与换文;

附录十六1914年3月24日麦克马洪线换文;

附录十七1914年4月27日英中藏在西姆拉草签的协议;

附录十八1914年英藏贸易协定;

附录十九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协议及互换照会;

附录二十1954年中印协议及互换照会。

此外,本书还利用了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地图室(the Map Rooms of the India Office Library)、外交部图书馆(the Foreign Office Library)和皇家地理学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的珍贵地图22幅,包括:

地图一西藏与亚洲的关系;

地图二东北边疆;

地图三西藏边疆;

地图四中国人和西藏人对印度东北边疆的理解,1910-1912年;

地图五阿萨姆喜马拉雅边疆部族;

地图六达旺地区;

地图七苏班西里河谷;

地图八底杭河——香河河谷;

地图九洛希特河谷上游;

地图十一些历史上的中藏边界;

地图十一西姆拉会议边界线,1913年11月;

地图十二西姆拉会议边界线,1914年2月;

地图十三西姆拉会议边界线,1914年4月;

地图十四英阿建议划定“北部阿富汗”,1914年5-6月;

地图十五西姆拉会议边界线,1914年6月;

地图十六沿着达旺地区的麦克马洪线建议;

地图十七沿着底杭河——香河的麦克马洪线建议;

地图十八沿着洛希特河上游的麦克马洪线建议;

地图十九沿着塔伦河的麦克马洪线建议;

地图二十附在西姆拉条约后的简要地图(两种文本);

地图二十一西姆拉条约地图上的红线西段与当今印度在阿克赛钦地区边界的领土主张对比;

地图二十二阿克赛钦地区的边界变化,1899-1947年。

这些附录和地图对于我们深入研究1904-1914年间的中英关系史、西藏地方史以及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渊源至关重要,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三、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一)学术价值

1、利用大量原始资料,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兰姆的《麦克马洪线:1904-1914年印度、中国和西藏关系史研究》,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利用的资料种类包括档案、通信集、文集、蓝皮书、大量地图。

本著作主要依据印度事务部(the India Office)和英国外交部(the Foreign Office)的档案而写成。印度事务部的档案保存于印度事务部图书馆(the India Office Library);英国外交部的档案则可在位于伦敦的英国公共档案馆(the Public Record Of⁃fice,London)查询,此外,位于康沃尔大楼(Corn⁃wall House)的英国外交部图书馆(the Foreign Of⁃fice Library)也收藏着相关文件。作者使用的印度事务部文献主要是外部政治文献(Political Exter⁃nal Files,PEF)。截止1905年,英国外交部与中亚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FO 65(Russia,俄国)和FO 17(China,中国)。1905年之后,英国外交部文献中主要的政治类文献为FO 371。对于本书所涵盖的时间段,则主要参考了英国外交部刊印的名为“西藏事务”系列(Affairs of Tibet)和“西藏和蒙古事务系列”(Affairs of Tibetand Mongolia)的大量机密文献。这些文献保存在英国公共档案馆,相关的文献号为FO 535。这些印刷品极为有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省略了备忘录(minutes)。

作者还利用了大量论文集(collections of pa⁃pers),包括印度事务部图书馆的寇松-汉密尔顿通信集(the Curzon-Hamilton correspondence)、庵士尔文件(the Ampthill papers)、莫利-敏托通信集(the Morley-Minto correspondence);英国外交部图书馆的尼科尔森文集(the Nicolson papers)、格雷文集(the Grey papers)、朱尔典-兰利通信集(the Jordan-Langley correspondence)。

此外,本书使用的相关蓝皮书(Blue Books)包括:Further Correspondence relating to Tibet,1905,Cmd.2370(有关西藏通信集,1905年);Further Correspondence Relating to Tibet,1910,Cmd.5240(有关西藏通信集,1910年);East India(North-East Frontier),Operations against the Abors,1911 Cmd. 5961(东印度[东北边疆],反对阿波尔人的行动,1911年)。

本书还利用了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地图室(the Map Rooms of the India Office Library)、外交部图书馆(the Foreign Office Library)和皇家地理学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的大量制图资源(the cartographical riches),全书共引用地图22幅。

除使用档案资料之外,兰姆先生还尽可能引用了当时出版的所有相关著作,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书共有961条注释和四百多册参考书目,附录则包括20个重要条约内容和详尽的索引,即可管窥作者对史料的充分占有,立论基础的扎实。而作者深入的分析、缜密的考证,以及客观的叙述,亦可见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无法使用汉文和藏文史料,但兰姆先生仍尽量引用译成英文的汉文或藏文资料,或中国学者,以及到过西藏和藏区的西方人用英文撰写的著作,试图多角度全方位考察各方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只从英国人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局限。

本书的学术价值当然不限于作者使用的大量原始资料并阅读大量相关研究著作等,兰姆先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消化和吸收,提出颇为客观公正的观点,这才是最让人钦佩的一点。在多为达赖集团辩解甚至摇旗呐喊的西方藏学界,兰姆先生的个别观点虽然也存在一些偏颇,但他仍表达出诸多不同于西方主流观点的见解,这无疑是真正的学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具体表现。

2、中外学术界对本书的评价

中外学界高度评价兰姆《麦克马洪线》一书。我国著名藏学家柳陞祺先生在其撰写的论文《1929年版<艾奇逊条约集>第十四卷何以有两种不同版本?——兼评西姆拉会议(1913-1914)》(《中国藏学》1990年第1期)中这样评价到:“英国学者兰姆博士在1966年出版的两卷本《麦克马洪线》一书,可能至今还是这方面资料最充实、持论最公允的权威之作。兰姆博士几乎查阅当时英国外交部和印度事务部公开的所有重要的有关档案,在很多方面提出了他卓越的见解或重要的线索。”[5](P295)

兰姆先生的《麦克马洪线》自1966年出版后,立即引起西方学术界强烈反响,仅笔者所见当时的书评就有十多篇③。其中,赞扬者有之,批评声亦有之。

如:《现代亚洲研究》(Modern Asian Studies)上的一篇书评写道:“兰姆这部著作,为1904-1914这个关键时期英国、英属印度、俄国、西藏和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研究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该书围绕着英属印度东北边疆的形成而展开。”“作者利用大量印度事务部和外交部的原始档案,并将当时一些重要的条约作为附录,还列举了详尽的参考书目,并收入多幅边界地图。”“我们必须同意兰姆的观点,即当今印度政府将中印争端建立在1914年3月24日及25日英藏换文记载的阿萨姆边界是合法的基础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印度政府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一条自古就有的传统边界,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6](P90-92)认为兰姆的这些看法有力地驳斥了印度政府妄图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观点。

相反,《亚洲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的一篇书评则对兰姆的观点进行批驳。该书评写道:“兰姆先生在两卷本著作中,对1904-1914年间印度、中国、俄国、西藏、喜马拉雅尼泊尔王国及英国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重建。”“作者似乎更同情约翰·默里的观点,他是中国西藏的强烈拥护者;而不是赞同英属印度政府保护印度边界的观点。”评论者似乎无法容忍兰姆先生的一些客观看法,如,当兰姆写道“为什么尼赫鲁先生在宣称自己爱好和平,要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同时,却又顽固地坚持英帝国主义遗留的象征,诸如西姆拉条约,麦克马洪线换文等等,至少在中国人看来是如此,或许这也是20世纪几大谜团之一。”[7](P507-508)可见,兰姆先生的客观看法在西方某些带有偏见的学者眼中并不受欢迎。

(二)现实意义

本书是一部关注中英关系、中印关系的重要大部头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英国是所谓“西藏问题”的始作俑者,英国在近代“西藏独立”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书正是通过分析清末民初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从中英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西藏问题”。印度是英帝国政策的继承者,《麦克马洪线》一书驳斥了印度所谓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论点,对中印边界冲突等敏感问题较为客观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兰姆先生分析了中印两国政府在边界地区发生矛盾的深层原因:“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借用苏加诺总统本人的表述,喜马拉雅地区已成为中印武装‘对抗’的地方。1962年,这种对抗几乎演变成一场战争。这种局势是否可以避免?但或许只有在双方都极其了解英国统治期间中印边界历史的前提下。中国人不得不看到:正是出于对中国的不信任,才促使英国企图将中国尽可能远地排除在喜马拉雅边界之外。印度人也必须看到:中国人所继承的边界是英国人的反华行为所导致的,无论其作为边界的优点是什么,中国人都不会满意,都会质疑其有效性。如果双方都无法对边界问题表现出特别的理解,那么不愉快的后果自然不可避免。”[4](P233)

对于如何解决中印边界争端问题,兰姆先生认为认清历史至关重要:“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的喜马拉雅边界危机,可以真正被视作印度政府未能找到正确持久地解决1904-1914年西藏问题的后果。真正了解这10年的经验教训并从中受益,有助于解决当今新德里外交部所面临的困境。如果已故的尼赫鲁先生及其顾问能够对荣赫鹏使团所引发的后果有着更为准确的了解,他们对待1950年成为印度邻居的共产党中国的态度或许会完全不同。或许,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以往英国的经验也还为时不晚。”[4](P4-5)兰姆先生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毋庸赘述,如果印度政府能认真学习兰姆先生的这部著作精髓,对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不无裨益。下面,我们从三方面分析本著作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1、指出了西姆拉会议和西姆拉条约的非法性

如何评价西姆拉会议和西姆拉条约?兰姆先生认为,从印度政府角度来看:“未签署的西姆拉条约,新订立的西藏贸易协定以及麦克马洪线,都是印度政府从西姆拉会议中获得的红利,是自荣赫鹏使团以来10年间承受的谈判、辩论和焦虑所给予的回报。深深卷入西藏问题的英国官员,像查尔

斯·贝尔和亨利·麦克马洪等人,宣称他们现在非常满意,并历数1914年在西姆拉和德里缔结的各种协议给英国带来的好处。”[4](P567)但是,对于西姆拉条约的法律地位,兰姆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实际上,即便是贝尔也不可能没有意识到,由于西姆拉条约缺乏中国人的签字和俄国人的承认,西藏的法律地位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4](P567)

对于西姆拉会议过程中,西藏代表伦钦夏扎和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勾结起来对付中国代表陈贻范这一事实,兰姆先生形象地用“辩护律师”来形容英国与西藏的关系:

“在整个西姆拉会议召开的过程中,麦克马洪与西藏代表的距离要远比中国政府代表近得多。毫无疑问,伦钦夏扎对待麦克马洪的态度,更多地像是一件法律诉讼案件中的被告对其律师的态度。因而,麦克马洪相应地要为西藏代表辩护,并尽其可能做最好的辩护。”[4](P525)

对于西姆拉会议的评价,兰姆先生认为:

“若从永久性解决西藏问题的角度来看,西姆拉会议很难说获得了彻底的成功。西姆拉会议的确产生了英藏贸易协定以及麦克马洪线,这满足了英国政府在喜马拉雅边界地区的要求,但却没能最终确认西藏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未签字的西姆拉条约的存在,似乎防止了印度政府在1914-1947年间明确承认西藏独立。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代表长期驻于拉萨,但从未获得正式的外交头衔。虽然从事实上来说,英国最终将西藏视作主权国家与之处理往来关系,但从法律上讲,无论宗主权的含义如何,英国人认为自己无法否认中国在西藏的宗主权(suzerainty)。”[4](P523)

这一段话实际上在质疑西姆拉会议和西姆拉条约合法性的同时,也驳斥了西方国家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侵略”了西藏这一说法。

2、深入分析麦克马洪线

针对麦克马洪线的本质,兰姆先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今天看来依然富有启发意义。例如,对于印度政府提出,麦克马洪线的附件仅仅是“将该地区自然的、传统的、民族的、行政的边界线变得正式化而已”,兰姆先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不幸的是,无论多么符合现代印度外交的需要,我们都很难说其对阿萨姆喜马拉雅山地部族区域的治理历史的理解是正确的。在1910年初,川军入藏之际,西藏政府的权利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延伸到达旺地区,直至阿萨姆平原地区的边缘。在当时,除了洛希特河谷之外,英国人对阿萨姆喜马拉雅地区的渗透仅仅是非常肤浅的。不少英国人和其他欧洲旅行家都曾前往洛希特河谷,他们在洛希特河谷瓦弄附近看到了西藏边界的标志;即便是在洛希特河谷之上,也不能说当时的米什米部族以任何合法的方式归属于英国的主权之下。在1914年3月24日和25日的英藏换文中所确定、地图中所标注的麦克马洪线,并非古老的印度边界线,而是一条全新的边界线,英国人将其设计出来之后,用以替换沿着山脚的老外线(the old Outer Line)。这条边界线并非基于古老的传统,而是1911年初威廉逊被阿波尔部族人杀害后,英国人积极的调查工作产生的结果。”[4](P531-532)

这一段话无情地揭露了印度政府所谓“早在公元8世纪,阿萨姆喜马拉雅地区的部族地区就已经在印度人的管理之下了;从那时起,直至现在,该地区始终处于印度的管辖之下”的谎言。

兰姆认为,在西藏和平解放后不久,印度政府开始对阿萨姆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产生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的兴趣。1951年初,达旺地区被纳入印度政府的直接管辖下,这时距麦克马洪线换文中西藏将达旺割让给印度已经过了37年。整个阿萨姆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隶属于一个巨大的行政重组后的机构:今天的东北边疆局(the North-East Frontier Agency,NEFA),这是由印度外交部管理下的一个独立行政机构,但名义上由阿萨姆总督负责管理。1956年,印度政府成立了印度边疆行政机构(the Indian Frontier Administrative Service),用来给东北边疆局配备职员。截止20世纪50年代末,印度哨岗已经遍布在麦克马洪线上的多个点。[4](P580-581)

对于英国人为殖民侵略寻找借口的种种行径,兰姆先生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

“然而,截止中国人于1910年进入拉萨之前,大英帝国在印度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英国不再是一个四处扩张的帝国,他们只是在竭力保住和巩固他们已经拥有的领土,防止来自内部外部的威

胁。自皮特印度法案(Pitt's India Act)以来,英国人已经习惯于宣称:他们不想在印度次大陆获得比实际中拥有的更多的领土了。每一次新的吞并都有正当理由,都坚信这是为了自我防御。马拉地(Mahratha)的威胁,缅甸的威胁,锡克人的威胁,俄国人的威胁,法国人的威胁,每当印度政府想占有另一个省,或发动一场新的边界战争,诸如此类的解释就会应运而生。截止19世纪90年代,随着印度、阿富汗之间的杜兰德边界线(the Durand line)的划定,罕萨、奇特拉尔的获取,英国边界与帕米尔的接壤,就在印度当地人开始发起漫长的自治运动之际,印度帝国已经将自己的边界扩张到最大程度。”[4](P587)

3、正确评价达旺地区的历史地位

兰姆先生无情地批判了20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的某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观点。例如,印度政府提出“达旺地区从来不是西藏的一部分。据说,达旺地区的门巴人仅仅从宗教意义上从属于达旺寺,他们给达旺寺所缴纳的赋税也属于宗教费用。”[8](P124)兰姆先生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反驳:“这种观点恐怕不能用在色拉山以北的达旺地区,因为该地区处于错那宗统辖之下,正如西藏帕里位于春丕谷河谷上游那样,两地的功能在很多方面都是类似的。但在色拉山以南,达旺寺的地位就很难定义了,而且此类证据只能证明达旺与西藏之间仅存在宗教关系这一论点。然而,一经检查之后,发现该证据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和西藏很多其他类似的寺院一样,达旺寺的僧人毫无疑问地承担着本地世俗管理的责任。如果在西藏政教合一体制范围内有可能将宗教事务和世俗事务区分开的话,德让宗和打陇宗的僧人宗本的职责绝非仅限于处理佛教事务。他们所征收的是赋税,而非宗教意义上需要人们自愿缴纳的什一税。此外,在管理色拉山以南的达旺地区时,达旺僧人并不代表自己,而是作为其母寺:拉萨哲蚌寺的代理机构行事;而哲蚌寺在西藏政府中扮演着十分明确的角色:既关乎宗教事务,也涉及世俗事务。例如,哲蚌寺的印章曾出现在1904年拉萨条约上。”[4](P303-304)

印度政府为了进一步论证麦克马洪线在国际法上的有效性,声称达旺地区不仅在世俗意义上不属于西藏,甚至在1914年之前,达旺实际上已处于英国人的保护之下。[8](P203-204)支持此类观点的人宣称,英国人自1844年以来付给达旺地区酋长的5000卢比是一种补贴,暗示着接受者一方在政治上依附于英属印度政府。对此,兰姆先生认为“实际上,我们只需浏览1844年协议(参见本书的附录8)便可知,门巴人签字方接受印方每年5000卢比的补偿,仅仅是为了补偿其在阿萨姆卡利亚帕拉杜尔地区所失去的权利。因而,他们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方式,将该杜尔地区出租给了英国人”。[4](P304)

四、本书的不足之处

本书有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兰姆无法直接利用藏文和汉文材料,这就使其难免具有某些局限性。本书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英文档案、通信集、文集,也引用了一些法文资料。此外,作者利用了不少中国学者用英文发表的成果,或是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学者成果。尽管如此,不能直接利用汉文、藏文史料,仍是这部著作的遗憾之处。

其次,本书依旧秉持了西方学者的一些共同学术观点。诸如,作者将西藏地方与中国、印度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等错误观点。对此,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最后,没有采用西藏传统的算法,将“九世班禅喇嘛”算作是“六世班禅喇嘛”[4](P18)等。

西方藏学界由于殖民时代的遗产和冷战时期形成的偏见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普遍的存在着脱离客观史实的不正确的认识。那些别有用心、纯粹为分裂中国阴谋服务,为达赖集团分裂活动张目的所谓“藏学家”们,如贝尔、黎吉生、范普拉赫等人,其观点之谬自不待言,即便像兰姆这样比较能够尊重客观史实的西方学者,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整个风气的影响,未能完全公正地认识、看待西藏历史,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这也说明澄清历史是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正误纠谬还任重道远。兰姆这部专著的重要学术价值不容忽视,我们翻译它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其不足之处,要有批判地学习借鉴,甄别利用。

梅尔文·戈尔斯坦(M.C.Goldstein)《喇嘛王国的覆灭》(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谭·戈伦夫(Tom Grunfeld)《现代西藏的诞生》(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Tibet)和阿拉斯泰尔·兰姆所著《麦克马洪线:1904-1914年印度、中国和西藏关系史研究》(The McMahon Line.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China and Tibet1904 to 1914)④,都是研究20世纪上半叶西藏地方历史的重要著作,因为有汉译本的缘故,前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后者虽为研究者利用颇多,但因始终未能翻译成中文,未能引起应有的关注。总而言之,本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著作,探讨的又是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希望这部著作的翻译出版,能够将这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中国藏学界,为学界利用这部著作提供便利,也希望能为中国藏族历史、中印关系史研究,为涉藏外交,乃至中印边界问题谈判发挥积极作用。

[注 释]

①蓝来讷爵士(Sir Lionel Henry Lamb),英国外交官。1922年来华,为使馆翻译学生。1928年任驻哈尔滨代理副领事。1931年任使馆汉务副参赞。1934年任驻上海总领事馆二级领事。1937年任使馆代理中文秘书,旋任一等中文秘书。1945-1946年任大使馆参事,1948年以公使衔代理馆务。1952年继胡阶森为驻北京代办,1954年离华。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主编:《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70页。

②以上有关兰姆先生的学术生涯及其著作,均由兰姆先生在2011年亲自为译者提供,在此表示深深的感激。

③通过查询JSTOR网站可知。感谢德国汉堡大学的何乐文博士(Dr.Bianca Horlemann)在查阅资料方面的慷慨相助。④本文作者于2011年底翻译了兰姆先生的另一部著作《西藏,中国与印度,1914-1950:英帝国外交史》(Tibet,China &India 1914-1950,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Herting⁃fordbury 1989),待出版。

[1]Alastair Lamb,Tibet,China&India,1914-1950,A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Roxford Books,1989,Acknowl⁃edgements,viii.

[2]Alastair Lamb,The China-India Border:The Originof the Disputed Boundari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175.

[3]随新民.中印关系研究50年:多元化的议程和不对称的支点[J].国际论坛,2005(6).

[4]Alastair Lamb,The Mcmahon Line: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China and Tibet,1904-1914,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6.

[5]柳陞祺.1929年版<艾奇逊条约集>第十四卷何以有两种不同版本?——兼评西姆拉会议(1913-1914)[J].中国藏学,1990(1);柳陞祺藏学文集(汉文卷,上)[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6]W.Kirk(University of Leicester),Review,Modern Asian Studies,Vol.2,No.1(1968).

[7]Robert A.Huttenback(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view,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6,No.3(May,1967).

[8]印度政府外交部(Governmentof India,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印度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问题报告(Re⁃port of the Officials of the Governments of Indi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Boundary Question),新德里,1961.

[责任编辑 陈立明]

[校 对 陈鹏辉]

D822.3

A

1003-8388(2015)01-0020-10

2014-11-25

梁俊艳(1978-),女,新疆阜康人,现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西藏历史,西藏近现代史,西藏与英国关系史。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麦克马洪线》的翻译”(项目号:XZ121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兰姆印度政府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科技公司联合致信印度政府 称其“专利费”调查恐制造寒蝉效应
兰姆的点金术
扫帚也有梦想
铅笔描绘雪世界
神奇瑰丽的西藏
11月微寒,来一口热奶油兰姆酒棕吧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印度借15亿美元修建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