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5-02-20王颜红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精神需求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

王颜红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 淄博 255000)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王颜红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在我国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出现了文化产业的萌芽;另一方面,农村原有的文化体制落后,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由于农村文化产业自身具有的二重属性和多种功能,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口与路径。关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过程中推进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对落实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精神需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形势越来越开放,农村文化发展需要应对域外同业的竞争与挑战,也要应对来自于境外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不仅要重视自我保护,还要积极主动出击,在改革发展方面加快速度。所以我们应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着充分的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引导其为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萌芽在农村出现,原有的农村文化体制发展落后,不能适应和满足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体制改革,成为发展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出口和路径,这与农村文化产业自身的二重属性与多种功能特点有着紧密的关系,重视和关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培养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

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很多优势,耗能低环保,资金投入小,不必占有土地,并且这一新产业永远不会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在偏远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国东西部投资与合作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对这些文化农产品充满兴趣。城里人渴望返璞归真、农民渴望提高收入,都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阶段,国土面积中风蚀面积与水土流失面积两项所占比例为38%,沙漠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的面积为2460平方千米,并且这一趋势正在持续扩大,大约有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处于潜在沙漠化状态[1]。所以,如何应对好资源保护与资源利用两者的关系,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优化, 有利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创造积极的条件。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获得了一定的转移与调整, 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升级换代的局面。农民向城市提供的物质不再局限于各类实物农产品,例如蛋、肉、菜等,还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农产品,如高跷、锣鼓、舞龙、剪纸、皮影、农家餐饮等,这不仅使得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也同时使得农民收入提高了,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三)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只有从思想上提高农民的认识,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才能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激发出农民前所未有的斗志,要让他们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技术、种植养殖技术,懂得一定的经营技术,这样才能够在微观方面增加自己家庭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宏观方面,能够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民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之后,才能够自觉接受现代文化的教育,才能够在主观上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群策群力的作用。农民接受一定的文化知识后,就会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才能够在今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只有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之后,农民的思想才会上升到更高的台阶,才能够接受和了解更多的信息,才能够改变自己现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形成

在我国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乡风文明”作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重要目标,通过对农村主体也就是农民进行各种教育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我国新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农村经济要良好发展,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乡风文明”,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主义良好前进。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的行业间发展差距显著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 “城富村贫”的两极化趋势,如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未形成产业链。

具体从文化产业的内容来看,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文化项目发展较快,深得广大村民的喜欢,而部分农村文化项目的发展则无人问津,如具有乡土乡风的民俗文化等等,这类文化项目的发展呈下滑趋势。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况来看,农村文化行业间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受方式、政策、传播实效等方面的影响。文化系统创收大幅增加,而农村特色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也较往年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发展的项目不多,多数民间文化项目均已呈现滞后性。

(二)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缺乏内生动力

文化产业涉及范围广,第二产业领域中的工业制造业与第三产业领域的很多文化服务行业都涵盖其中。从整个制造业来看,重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超过60%,而文化方面的设备、产品生产比例很低,规模依然非常小。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情况来看,2014年文化产业中文化设备、用品、其他文化产品的生产部分的工作者所占比例是24%,增加值比例是23.3%[2]。

(三)文化产品产量少,技术含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活动在形式上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落后,即使在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对形式多样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也只是限于打牌、逛乡场、看电视等极其单调、乏味的文化活动。这些单调、乏味的文化活动与农村经济发展已不相适应,已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品位也有了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那种单调的文化生活,逐渐开始追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活动。

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属于家庭经营或个体经营,具有资金和规模较小、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营销手段过于分散、市场意识不够和管理经营不足等方面的突出弊端,直接导致作品内容与时尚脱节或内容过于低俗化和庸俗化。而在打造精品文化方面,高品位的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产品因资金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规模的扩展,导致发展空间受限,且市场竞争力低下。

(四)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还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模糊。农村自办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方向受到资产规模、盈利大小等多方面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农村文化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即便文化产业的形式是现在经营形式,其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仍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其次,农村文化产业的经济扶持政策缺乏。一些社会投资、捐助、赞助等优惠政策未形成常态化与制度化,而其他的资助政策如市场准入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并未出台。最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科学引导。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农村文化产业盈利少,虽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不突出,为此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管理过于松散,放任自流,导致不少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杂、乱、散的现象。

三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文化强国目标,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我省农村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快推进农村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产业运行框架。

(一)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重组

重中之重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总体把握,统筹规划,宏观引导,深度介入。要着力整合民间民俗艺术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挖掘潜能;重点扶植,强力推介,打造各个行业、门类的龙头企业,以带动全局,发挥集团优势,形成产业链条;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智力、信息服务,理顺销售渠道。要科学谋划,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开发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市场规范、制度保证的良性局面,确保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延伸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内容

1.培育现代农村文化消费理念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国家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侯,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在全部消费中所占比例在23%上下。根据这个可以推算出我国每年的文化消费在总量上应当突破4万亿元。但是从我国城乡居民的2008年的文化消费总量情况来看,在全部消费中所占比例为7%,具体总量为6931亿元,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仅为其1/4[3]。

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决定因素。唯有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才会使得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这也是实现消费水平发生本质性改变的决定性条件。

2.采取强强联合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可以首先确定一个方面展开试点。这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思考出发的:地市级的农村文化在资源和市场方面特别有限,采取强强联合有利于为企业竞争创建更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地市强势媒体之间加强联合,会使得层级之间存在的无谓摩擦与竞争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有利于在实力方面不断壮大,也提高了竞争力,为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创建了坚实的基础。

3.优化资源整合,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文化产业中也离不开对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不同与其他资源,它蕴含了较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一定程度而言,文化资源具有不可代替性和高价值性,更应该对其进行发掘利用。

4.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资金方面的需求显著增长。政府应当在财力方面向公益性文化项目、大型基础文化设施投资上有所倾斜,对竞争性文化项目方面的投资适当向民间资本倾斜。增强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对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加大力度吸引是非常有利的机遇,同时,现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排污控制力度加大,能耗指标不断提高,很多占地面积广阔、能耗高、排污严重的产业发展前景日益狭窄,很多民营资本正将投资方向向文化产业转移。

(三)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增加资金投入

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意识。文化及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政治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的建设发展。在相关研究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中,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为制造业。对于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其中作用显著的是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业。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有效地解决本地的就业和内需,并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扩大经济规模、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减少社会污染物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意义重大。

2.推进农村文化企业改革,强化经营管理

文化体制改革属于文化领域进行的变革,这一改革涉及面广阔,并且非常深刻,这次大调整牵涉到很多利益关系,面临的难度与阻力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文化领域不同行业存在的差别巨大,特别复杂。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以全部采用一个模式与标准进行,需要立足于各个行业的实际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对配套措施不断完善,为改革的开展创造积极条件。转企改制的难点是人员身份的转换。对此,某省电影公司采用了“以改革促发展,妥善安置职工,优化国有资产”的方法,效果显著。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市场主体

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用现代性的眼光去挖掘那些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对传统民俗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兼容并蓄,增强村民的文化传承观念,利用富有民俗风情特色的演艺活动,来吸引社会公众积极踊跃实践。总之,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基点,进而联系农耕文化的发展,点亮农耕与游牧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的特点,近海可以发展渔猎文化的特色等等,即以农村文化产业为依托,求得农村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萍.以农村文化消费的培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四川省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1).

[2]潘金志,黄旺生.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3]卢文涛,刘慧琴.转型时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1,(10).

(责任编校:陈婷)

On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WANG Yanhong

(Party School of Zibo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on one hand seeds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emerged; on the other hand, original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rural areas lag behind, which can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duality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multiple functions determine that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th of reforming rural cultural institution. It is significant to focus on the new trend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rural cultural institution, so as to implemen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smoothly.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cultural industry; spiritual need

作者简介:王颜红(1979— ),女,山东淄博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5-05-19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4-0008-03

猜你喜欢

精神需求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新媒体时代媒体功能转变研究
知识型员工精神激励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