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2016-10-14鲍宜周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官大学生

鲍宜周

摘 要:“大学生村官”制度产生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 一种创新的行政发展体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长效性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定义与发展根源

(一)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含义及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发展及根源。大学生村官,是指由政府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正式下发文件,具有一定的学历要求,经过层层选拔,通过初试和面试,最终确定为一名正式的村干部。早在1995年,江苏省首次在全国开展了招聘大学生到农村去工作,担任村干部,大学生当村官从无到有,继而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在2008年初期,经过党中央同意,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中组部等相关部门大力配合下正式启动,5年时间里,要选聘十万大学生到农村去工作。这一决定的实施,把连续试验十几年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建设阶段。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农村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让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中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之步伐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有利方式。

二、徐州市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现状

(一)徐州市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概况为严格贯彻党中央关于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政策,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于2008年5月一起出台了红头文件——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该试行办法规定了整个选聘的程序,在整个省内二万多报名人员中选出了2997名大学生。在以后的三年里,每年江苏省都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考试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

以徐州市大学生村官为例,2011年至2015年徐州市县共选聘省级大学生1399人,其中,男生658 名,女生741 名;党员(含预备党员) 459 名;优秀学生干部269名,研究生7名,本科生 1021 名,专科生377名;任村支部书记助理的 459人,任村主任助理的940人,兼任村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346人,兼任任其他职务的 12 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都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都是优秀人才。对大学生村官的安置,组织部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一般都是回原籍工作,这样更便于村官熟悉环境,开展工作。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两年以后,可以参加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成为党支部成员或村委会成员。

(二)徐州市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结构。徐州市依据江苏省《实施意见》,在组织管理和服务方面对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做出了具体要求:

1.选聘和招录的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不是公务员身份,但是享受公务员待遇。乡镇组织部门负责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人事档案归当地县委组织部门管理。

2.选聘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3年,签订正式合同。三年之后合同期满,无重大失职现象可以续聘三年,也可以另行择业。

3.市级组织部门每年都要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3-5天。县级组织部门每季度都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不限。

4.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官工作,安排食宿和日常生活,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便捷。

根据省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也制定了具体的规定和制度。比如:丰县定期选派大学生村官到组织、农业、建设、司法、民政等十几个县直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农村工作方法、机关工作制度、项目建设、村镇规划和法律法规等知识。

三、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大学生当村官的现状来看,总的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些大学生更是在思想上、认知上成熟了,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并且在体现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在提高自身的水平。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就现实而言,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阻力在所难免,总的说来,江苏省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该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某些层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完善。通过调研,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客观问题——制度不完善。大学生村官目前还是一个新说法,当前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以及规范性的管理机制,在社会中还未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就目前而言,选聘的大学生担任的多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根本没有真正的权利,为了不破坏村民自治的现状,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想有所作为就显得很困难。虽然这一职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地方政府对此事情不够重视,对大学生村官缺乏人文关怀和重视,难于留下真正有用且致力于农村事业发展的人才。

(二)主观问题——大学生村官自身问题

1.身份不适应

大学生“村官”们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在工作中常常摆脱不了学生气,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相对又比较简单,经常会出现依赖心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再加上自身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基层工作,所以,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复杂的事情时,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开始打退堂鼓,丧失信心、精神不佳。而有些大学生村官则感觉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是上级部门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帮助农村谋福利、谋发展,在思想上保持着一种很高的优越感,做样子拿架子,不能很好的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2.环境不适应

首先,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离开学校不久毕业生,他们习惯了大学生活,即便是出身于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来讲也需要有时间来适应农村的的各种环境,而城镇的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生活环境更是感到陌生,除了需要面对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一样的问题以外,他们还需要做到熟悉地方语言,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因此,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的大学生“村官”,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去面对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其次,徐州地区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严重失衡,尤其在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交通的不便,生活的闭塞,要使他们面临和承受的责任异常重大。如果没有在艰苦环境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勇气,没有知难而进的胆识和锐气,是难以做到“村民”的角色,就无从实现由“村民”到“村官”的转换过程。

3.工作不适应

首先,缺乏基层经验。这是所有大学生在刚刚走出大学象牙塔,踏上工作的短板,大学生村官也不例外。不同于城镇、国企等,农村工作更加繁杂琐碎,往往千头万绪,十分不易理清。由于各个农村情况不同,不同村官面对的具体事务也不尽相同,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其次,工作初期难以得到村里的完全信任。大学生村官刚到村里,第一次接触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双方需要互相观察、逐步接受,不可避免有一个“磨合”过程。村干部及村民不否认大学生“村官”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敢想敢干的锐气,但并不能马上认为他们就能帮助村民创收,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同时,有经验的村支书、村主任虽然在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方面不如大学生村官,但在处理村务的经验和能力方面却远远高于大学生村官,所以很多时候不敢授权让大学生村官去做,这就使大学生村官们产生了不被重视或不受信任的感觉。

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议

通过实践我们看到,选聘和招录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去工作,为基层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使得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得到稳步的加快,也体现出此项工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的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高思想认识 确立扎根理念。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态度,努力从自身提高思想认识,不能只想到服务期满后,享受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所吸引,把他所从事的“村官”基层工作当成跳板,为今后报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岗位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的资本。要接受农村基础物质条件差,生活环境便利度不高,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枯燥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干工作、干事业,不能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大,缺乏对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的认同感,时时抱有过度一下再做其他打算的想法。要坚定自己选择村官工作时树立的牢牢扎根农村工作、服务农民生活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少做不切实际的空思妙想,多思考怎样惠农利民的良策,切实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建立选聘机制 把好源头质量。要严把大学生村官入口关,应根据农村需要设立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要求。在选拔工作之前,对报考的大学生实地进行考察,通过各种渠道把报名考生的出发点摸透,性格搞清,看是否适应在农村工作。对于拟选聘“村官”入驻的村子,也应当搞清楚所需要的村干部的数量和专业需求等情况,以便科学安排。在选聘过程中,要向拟选聘的大学生公开行政村的人才需求信息,通过了解拟选聘的大学生任职意向,从而建立大学生村官任职意向信息库,在全县市区范围内进行统筹和调剂,做到双向选择,即按需选人、人岗相适,实现人才配置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要重点对选聘工作的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进行制度设计,加强对大学生驻村工作的动机进行考察和了解,选择一批真正有志向、愿意到农村建设一线进行打拼的大学生,确保人在村、心在村,以才兴村。同时,对新上岗的村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现实岗位与理想岗位之间的关系,打牢扎根基层的思想根基。

(三)明确在村职责 完善考核机制。有些地方,鉴于对大学生的盲目推崇,任用大学生“村官”成“乡官”,违背了选聘大学生村官的目的,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各级管理组织应该在平日注意加强对其“村官”身份的明确,确保大学生生活在村、工作在村,做到“名符其实”,使大学生村官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杜绝大学生村官被借用的现象。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大学生村官,避免有的人只顾复习应考,却对本职工作不理不做,而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却因顾不上复习,考试时反而出现吃亏的现象,所以,可以考虑是否将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通过考评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直接吸收到事业编制的单位,使他们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同时,将工作作风不踏实、滥竽充数、难以胜任村官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清退出伍,从而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危机意识,督促其扎实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四)加强帮扶培养 确保学有所用。新时期大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而且视野开拓,有很强的理论功底,但是有很多人承受不住农村的艰苦生活,在工作上缺少认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培训、帮扶、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技巧。可以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模仿式的学习和传教式的绑带,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增长见识、拓宽思路、适应基层,创造性发展,快速成长。另外,以组织部门为指导,乡镇定期组织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议,让他们以工作经验作为思想交流的阶梯,探讨和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展自我教育,做到自我提高。

(五)完善体制机制 拓宽未来出路。严格按照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及续聘办法,使大学生村官通过三年的时间锻炼可以胜任更重要的岗位,可以发挥所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通过选举可以成为党支部或村委会的正式成员,继续在农村发展;第二,非常优秀的村官可以提拔为乡镇干部,使人尽其才;第三,考核优秀的可以破格被吸收到事业单位;第四,参加公务员定向招录考试,扩充公务员队伍;第五,选择创业,依靠各种扶持政策,自主发展。

无论大学生村官怎样发展,是留任还是续聘,还是择业,都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奋斗精神传承下去,无愧于当代大学生村官的称号。

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重要性。当然,正如前文所说的,明确正确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力,要艰巨性的克服这些阻力,需要来自政府、农村、大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社会给予的大力支持。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基层经济发展的进程,大学生“村官”必须搞制度化的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岗位身份、明确期满出路、明确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有法可依。另外,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大学生人才,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更应深知民间现状,应当积极响应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回归农村,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扎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总而言之,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阻力肯定会减少的。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需要的是时间,来保证各项配套实施的完善及思想观念的转化。从长久来看,大学生村官制度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很强的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李昕.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王军:《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思考》,《人民日报》2011年9月16日.

[3]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续聘、解聘办法(试行)》,冀组通字[2011]1号.

[4]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的期盼,农民的期盼》,《人民日报》2008年4月1日.

[5] 张磊,张宇 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黑河学刊》 2010.

[6] 万银锋:《“大学生村官”: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度安排》,《中州学刊》2007年第4期.

[7] 耿相魁:《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几点思考》,《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10期.

[8] 夏朝丰 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的对策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村官大学生
唱村官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大学生之歌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我要当个好村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