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能力需求研究的创意类人才教育策略探析
2015-02-19韩燕
韩 燕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基于跨文化能力需求研究的创意类人才教育策略探析
韩燕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以常州地区两所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跨文化能力的需求以及影响其跨文化能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教育对策。高校应在语言学习中发展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在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提升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在复合型知识结构建构中拓展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创意类人才; 教育策略
0引言
跨文化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文化创意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只有针对具体的需求进行才能更为成效。笔者通过选取常州地区两所本科院校内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具体需求以及影响因素,进而分析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和提高其职业素养方面的实现途径。
1研究背景
文化实力的强大需要文化的创新。通过创新,本土文化不但可以避免遭受其他国家文化产业浪潮的冲击,还可以进一步向外发展,实现生活模式和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因此,作为实现强大文化实力和发达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文化创意产业更需要创新建设。中国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底,但在全球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的今天,仅依靠这一点并不足够。文化的创新还需要外来的新鲜元素。因此开放的文化态度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条件。这种开放性是一个双向过程,既包括文化的引进——对异文化元素进行阐释,从而让人们理解并有选择地接受,也包括文化的输出——将传统文化以异文化所认可的形式传播给世界。这种开放性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旦平衡的任何一方失去控制,文化的开放就会变成文化的陷落。因此,对创意产业的从业者来说,除了专业素养外,他们还应了解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实现文化的创新。
跨文化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包括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能力[1]。这种能力可以使创意产业从业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兼备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自觉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实现有效的文化创新。
2基于跨文化能力需求的研究
2.1 研究的基本信息
1)研究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和动画专业是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因此,本调查选取常州地区两所本科院校常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和常州工学院(动画专业)10级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对跨文化能力的需求展开,包括对跨文化素养三内涵(语言、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的需求度、影响跨文化能力获得的原因以及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方式。其中,语言素养主要是指英语能力;跨文化知识素养主要包含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以及对跨文化知识、母语文化知识的认识;跨文化技能素养主要包括跨文化协调能力、跨文化应变能力、跨文化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四方面。
3)研究方法。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呈现,题目为多项选择题。问卷共发放155份,回收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1份。将收回的141份样本数据输入电脑,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对跨文化能力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柱状图形式体现。
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1)跨文化能力需求度。如图1所示,研究对象对跨文化能力三种素养的需求都超过了50%,需求度基本持平,分布比较均匀。其中语言素养和跨文化知识素养需求略高,均为53.9%,跨文化技能素养略低,为50.6%。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于跨文化能力的需求度比较高,对自身的语言水平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图1 跨文化能力三种素养的需求程度
2)影响跨文化能力获得的原因。如图2所示,在影响跨文化能力的原因方面,“缺少跨文化交流机会”成为调查对象的首选理由,有72.3%的研究对象选择该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47.5%)选择“外语水平差”;其他原因分别为“教学中未涉及”(35.5%)、“家庭环境影响”(23.4%)、“自己没有意识到”(22%)及“其他”(3.5%)。选择“其他”的理由主要为“缺少外教”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平时所能获得的跨文化交流机会并不多,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缺少跨文化交流机会”是导致跨文化能力不高的原因,这也说明了调查对象对跨文化交流机会需求强烈。此外,外语水平和课堂学习也是影响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图2 影响跨文化能力获得的原因
3)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方式。如图3所示,在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方式方面,“增加跨文化交流机会”认可度最高(61.7%);位居其后的是“举办跨文化讲座”(45.4%)、“出国学习”(44%)、“课堂讲授”(35.5%)、“自学”(24.8%)及“其他”(0.7%)。从提高跨文化能力方式的选择比例来看,选项多集中在外界所能提供的条件和支持上。且在分析跨文化能力不高的原因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方式时,学生更多的是依赖于外界,而较少考虑自身的原因。学生只意识到增加跨文化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传授跨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其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并没有意识到通过其自身主观能动性来提高跨文化能力也十分重要。
图3 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方式
3教育对策分析
1)在语言学习中发展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语言素养是掌握跨文化知识和实践跨文化行为的基本,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整体语言素养非常薄弱,基本无法满足简单的专业需求,这对文化创意人才专业素养的发展构成了一个巨大障碍,也会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产业运作、思路等都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及做法。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无法保证有效和成功的借鉴。再者,吸收只是途径,最终的目的是要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传播中国文化,这也同样需要基本的交际手段。无论是文化的输入还是输出,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就无法真正实现。因为语言能力低的初学者在面对跨文化交际机会时,受语言水平的限制,他们能够实现的交流往往为直线形、单向式的[2],而成功的交流应该是互动双向的。
要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应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在课程安排上,针对创意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一、二年级应重点加强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三、四年级结合专业特色,通过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其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能力。课堂教学中,在语言基础知识强化阶段,教师可通过增加汉语授课、减慢英语语速等方式,减轻学生语言学习压力,语言训练也可与学生的艺术创作行为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教材安排方面,教师可尝试通过自编教材或补充资料的方式,增加学习内容的艺术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促进学生艺术文化修养的培养。此外,要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还应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语言要求,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语言学习是个系统的过程,除了课上学习外,还可结合课程软件和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参与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2)在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提升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3]。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除了应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别国文化的尊重,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文化自觉意识了解本国文化的特点,才能在吸收时更有针对性,在输出时更国际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元素只是途径,对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的能力才是根本。发挥文化自信和自觉,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元素,并与现代背景与技术结合,使之重新焕发生命光彩,这是文化创新的另一层内涵[4]。
在语言教学中发展文化自觉意识,主要体现在将中国文化知识引入语言教学。中国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对人伦关系协调的重视等对文化创新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欣赏能力,并从中获得启发,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中国文化知识的导入可以不拘泥于英语教学的固定模式,可采用更为灵活有趣的方式进行。比如通过中国文化英语讲座、中西方文化比较辩论、中国文化英语知识竞赛等形式,将语言训练与文化欣赏结合起来,实现语言实践应用和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双重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除了具备英语教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英语素养外,教师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汉语及中国文化功底。教师不仅承担语言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文化传播的责任,这对语言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复合型知识结构建构中拓展创意人才跨文化能力。创意产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涉及学科交叉互进,所以创意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价值的关键,是在专业领域内运用不同专长的人才,发挥出最大效益,所以全球化视野是文化创意人才必须有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这必然是将来要着重加强的一个方向[5]。复合型创意人才是对产业有通透了解、对社会文化有较深理解、能够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创新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意人才。
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的关键是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建构。在这方面,国外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新加坡在一些著名大学增设了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以及媒体实验室,并与国际顶尖学术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建立自己的创意智囊团,就创新应用等一系列问题一起开展研究,培养通晓多门学科的一流研究人才[6]。为使创意产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其他相关知识,美国高校不断进行课改,整合教学资源,使其掌握多领域复合型知识。在本科前两年设通识课,思考推理(包括逻辑思考、批判能力等)、表达能力(包括英文写作、口语表达等)及综合文化素养则是通识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大致可分为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其中英文写作、外国语文等被列为基本必需或基本能力课[7]。这类整合化的课程设置为建构创意人才复合型知识结构提供了基础条件。
除了在校内整合专业资源和校外整合研究机构资源外,整合跨国教育资源也是建构复合型知识结构可以利用的途径。跨国教育资源的整合通过国际化课程实现,比如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注重国际化主题的新课程、或者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等[8]。因此,开发大学英语课程的国际化教学视角或将其与国际化课程联合开设也可以提升学生在国际化及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成为培养高级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4结束语
文化创意人才对跨文化能力的需求以及影响跨文化能力的因素的研究,折射出了高等教育在提高人才综合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满足文化创意人才的跨文化能力需求并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应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针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适当教学改革,从知识结构、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6.
[2]高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6-119.
[3]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1-6.
[4]韩燕.从跨文化能力角度解读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向[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10):3-6.
[5]刘晞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育策略[J].人民论坛,2010(35):140-141.
[6]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5):76-79.
[7]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8.
[8]严新平.国际高等教育及海外留学指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0.
Education Strategies on Talents Training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Based on a Study
into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Needs
HAN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With college students whose major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Changzhou area as research target, an investigation is made on thei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needs and elements working on the needs. The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the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that universities could adopt in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i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 suggestion is given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mo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bilit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integrated knowledge structure.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cultural & creative talents; educ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5)01-0048-04
作者简介:韩燕(1978-),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201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