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探讨

2015-02-15李梦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9期
关键词:室上性心律胺碘酮

张 延 李梦娟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探讨

张 延 李梦娟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目的 通过利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一共60例,并对其根据接受的不同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的心电血压检测下被监护,并为其提供氧气,创建静脉通路,其中观察组使用心律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从开始进行心律平或者胺碘酮的静脉注射直到心律失常时间停止进行观察。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转复率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转复率高达100%,对照的转复的有效率为66.7%,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采取两组治疗方式患者的转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的转复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治疗都能有效的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但是在选择药物时,不仅需要根据药效进行选择,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临床经验的进行选择。

心律平;胺碘酮;心律失常

临床急诊疾病中的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是指的阵发性上性动过速,当该类型的心律失常发作后,患者的血流动力会出现异常状况,进而出现低血压和休克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1]。在临床上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的进行救治过程中,会首先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心律平和胺碘酮等。本文将通过对我院接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心律平与胺碘酮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一共60例,以上患者都通过心电图检查被确诊,将这些患者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0例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在(52.2± 6.5)岁之间;其中属于无器质性的心脏病患者一共18例,患有预激综合征的患者一共3例,冠心病以及高血压患者分别为3例、2例;患有低血糖的患者2例。对照组中的患者为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局年龄在(53.5±5.6)岁之间;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一共20例,患有预激综合征的2例,冠心病、高血压以及低血糖的患者分别为2例、5例和4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处于常规的心电血压设备的监护中,采用吸氧的方式进行氧气供给,并创建静脉通路。观察组患者采取心律平进行治疗,第一次的剂量为35mg~70mg范围内,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20~40ml的生理盐水到注射液内,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进行输注,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实际的情况追加剂量为105mg的心律平(国药准字H44020249,广州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和250mL的生理盐水到其静脉滴注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胺碘酮(国药准字H42021103,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首次在容量为20~40mL的生理盐水注射液中添加计量为15mg的胺碘酮,并进行静脉推注,根据患者的转复情况进行药物的追加,即将剂量为0.3mg添加到容量为250mL的生理盐水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在此过程中需要主要的是当患者进行转复时,胺碘酮的总剂量不得高于0.45g,带患者转复后需要立即停止用药[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从开始进行心律平或者胺碘酮静脉注射直到患者的心律失常状况的时间进行观察,其中采用心律平治疗的患者在60min内进行转复,则为有效,而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患者在90min内进行转复即为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转复率的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转复率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的转复率高达100%,对照的转复的有效率为66.7%,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转复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将采取两组治疗方式患者的转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的转复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转复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转复的时间对比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律异常病症中的一种常见病因,该心律异常会出现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发病时,会感觉到心跳明显加快,心率为150至205次/min,短则持续数秒,长则达到数小时,甚至是数日且患者的身体极为不适。在此期间如何患者伴有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脏病史,则会出现例如头晕、乏力以及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状况,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查可发现有心肌缺血的情况存在。相关研究学者人员,该病症是以房室的旁道或者房室结功能中的传导性和不应性存在的差异作为基础引发的[3]。

心律平用医学术语就是普罗帕酮,从属于Ic类型的抗心律失常的药量。使用心律品能有效的让患者体内的快钠离子内流被抑制,使其收缩的除极速度被减慢,进而让传传导的速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对于动作电位间期以及有效的不应期等有着轻度的延长作用。该药物的主要作用点在于心房以心肌的传导纤维中,对于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有着重要的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普罗帕酮对于β受体能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这就使得该药物能有效的对钙离子通道进行阻滞,进而实现让心肌的收缩作用能在较为轻度的条件下被抑制。同时该药物通过口服的方式能被身体良好的吸收,并且首次的关卡效应较为明显且见效较快。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当普罗帕酮的口服剂量为300mg或筋脉注射的计量为30mg时,能使心肌的应激性被有效的降低且该药效较为长久,而PQ和PRS都会随之增加,让心房以及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被延长,并且在临床资料中对于各种类型的实验性心律失常都有着一定的对抗效果。

胺碘酮从属于第Ⅲ类型的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具有轻度性的非竞争性的α与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在电生理中被广泛的应用,除去使Iks、Iks、以及Iik等通过被阻滞外,还能使Ina和Ica-L通道被有效的阻滞。在临床中能对电位2以及3相起到一定的延长作用,让心房和方式以及房室旁的传导被有效的减缓,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尤以顽固性的心律失常治疗最为显著,同时对于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以及扩张之后的周围动脉降低后的负荷压等都有着促进作用,并且给负性心肌的带来的影响较为轻微,针对3级或者3级以上的心脏功能不全并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能起到治疗作用。在对心律失常病症长期的预防过程中,可以将胺碘酮当做口服剂进行使用,能在使用便利的条件下有效的预防病情的复发。通过上文中的研究显示,使用胺碘酮对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高于使用心律平的有效率,但是其显效的时间较长,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的状况,其使用过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心律平的发生率基本一致[4]。

根据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心律平在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其有效率虽然低于使用胺碘酮的有效率,但是其实际的显效时间明显高于胺碘酮,并且由于该药物的价格较为低廉,在多数的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以使用心律平进行治疗;胺碘酮的价格虽然较高,但是其转复的奇效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对于负性肌力的作用相对较微弱,能使冠状的动脉供血被有效的增加,药用效果相随安全,由此可以对其临床使用者进行选择和判断,其中包括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心肌梗塞后的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余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患者等。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老年人个体的差异性,需要根据其实际的情况进行用药。

综上所诉,在对老年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药效进行选择,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临床经验的进行用药的选择。

[1] 段晨初,谷疆蓉,甄丽娜,刘育.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05:79-82.

[2] 尹延伟,许瑞佳,胡爱民,孙倩倩,刘宏利,王琦,侯志贞.中国人群使用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13,03:152-156.

[3] 周卓东.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0,04:128-129.

[4] 阳永安.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5:77-78.

Efficacy of propafenone and amiodarone in treating arrhythmia

ZHANG Yan,LI Meng-j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u'er,Pu'er 665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opafenone and amiodarone in treating arrhythmia.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11 and June 2012 were assigned 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due to different drugs used.Both groups were under ECG an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provided oxygen and had established venous access.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ropafenone.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from the start of intravenous drug administration until the cessation of arrhythmia.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cardiovers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compared with 66.7%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time to cardiovers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Both drugs a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arrhythmia;however,selection of specific drug should not only be based on drug efficacy but also on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hysician's clinical experience.

Propafenone;Amiodarone;Arrhythmia

张延,1980年生,男,汉族,云南思茅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内科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室上性心律胺碘酮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