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因子分析的研究综述
2015-02-14穆佳奇芮燕萍
○ 穆佳奇 芮燕萍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制约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因子分析的研究综述
○ 穆佳奇 芮燕萍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是对英语学习者最基本的要求。改革开放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政治限制,英语教学只注重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注意到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中国一度掀起了“口语热”,众多学者和广大英语教师也开始探寻并创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直到90年代,英语写作才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开始进行广泛的研究。本文归纳了制约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的相关研究,列举了该研究领域内较新颖的观点并就其研究方法和所列观点进行评述。
英语专业; 写作能力; 制约因子; 主要发现
一、概 述
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是对英语学习者最基本的要求。改革开放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政治限制,英语教学只注重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注意到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中国一度掀起了“口语热”,众多学者和广大英语教师也开始探寻并创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直到90年代,英语写作才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开始进行广泛的研究。如王锋(2004)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研究》、赵冬生(2008)的《本科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方略探讨》、李俊兰(2006)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情况调查与研究》、孙婧(200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此同时,更多学者开始就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20多年来,不同学者主要集中在母语能力、学习者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者性别、评价反馈以及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等方面展开实验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也有学者以二语(主要指英语)写作策略为切入点,结合二语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二语写作时的谋篇布局展开研究。但深层次地分析影响写作能力的各因素间的差异及影响程度的研究还没有过多涉猎。
二、核心概念
(一)写作
何谓写作?一言以蔽之,写作就是作者对本人头脑中已形成的观念进行提炼、加工和组合并以文字形式产出和再现的过程。此过程既有复杂性也有代表性,其直接反映了作者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Connor, 2001)。
(二)写作能力
林柏麟(1985)认为:写作能力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语言的运用能力,一是文面的处理能力。写作活动,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作者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认识,是作者思考的结晶,它反映着作者表达的方式。写作本身就包含了表达和思考两个方面。或者说,包含了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因此,写作能力的定义就应该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并用书面语言加以表达的能力。
三、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影响二语学习,尤其是二语写作的因素有很多,Oxford 和Nyikos共列出14 种因素,Ellis把这些因素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另一类则是“情境/社会因素”。本文主要就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间的相关性展开研究。
(一)母语能力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先用汉语表达出来,然后再将其翻译成英语。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汉英翻译的过程,也就是母语干预并迁移的过程(唐丽君、黄淋,2012)。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杨春丽(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存在着中式英语的表达。就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能力与英语写作的关系而言,马广惠、文秋芳(1999)在其《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提到汉语写作能力高的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一般也高。汉语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能力的“转移”使他们的英语作文像汉语作文一样,有长度,有内容,结构比较完整。相反,汉语写作水平差强人意的学生其英语作文像汉语文章一样,主题不明确,结构缺乏完整性。母语写作能力、英语知识和能力对英语写作能力产生系统的影响(文秋芳、马广惠,1999)。而也有人认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并不是受汉语写作能力的影响,而是由于二语写作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应重视内容挖掘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与培养,把它当作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而不应该把其看作是学生上课之前的固有技能(张在新,1995)。
(二)词汇的认知水平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二语写作需要学习者具备诸多知识和技能,但是其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Baba,2009)。马广惠和文秋芳(1999)认为英语词汇认知水平的直接影响大于母语写作能力对英语写作能力的直接影响。Grabe、Kplan(1996)也强调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更能提高句法的灵活性,有助于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也认为词汇的贫乏是制约他们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在“ES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raining in writing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这篇论文中,Leki和Carson(1994)通过调查访问发现词汇能力是学习者最急迫需要提高的部分。学习者的表达词汇量越大,他们可写的内容就越充实饱满,文章就会更有长度,主题思想也相应地被充分、明确地表达出来。其写作质量也就越高。一个学习者的词汇认知水平较低,那他就不能很好地将他的观点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马广惠、文秋芳,1999)。众多研究表明,学习者在进行二语写作时的所遇到的困难实际上是词汇量不足造成的。写作能力高的学习者在词汇运用方面更擅长使用低频词汇,提升了文章的质量(Harley & King, 1989; Laufer & Nation, 1995)。
(三)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写作策略的运用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理论上,较高的写作意识和有效的写作策略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使用策略的频率越高,种类越复杂,学习者的写作成绩可能越高。实际上,策略与成绩的关系并不如此简单(文秋芳,2004) 。“大学生厌学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常青,2008)专门针对应用文写作的调查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倦怠、焦虑、兴趣淡薄等厌学写作的现象。该文认为,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黄骞、韩玉萍(2013)在“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将被试对象平均分成两组,通过实验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使用与英语写作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高分组的学习者在写作积极性、学习目标和内在动机上比低分组要高。两个组的学生都使用了适度的学习策略。在选择学习策略时,学生更多地使用了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而较少使用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学习策略使用越多的学生写作成绩越好。另外,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有重要影响,学习动机较高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了更多的学习策略(黄骞、韩玉萍2013)。
(四)评价反馈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评价反馈(Feedback)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反馈。国内外最早将评价反馈和二语写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学者是Truscott。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师就学生二语作文中出现的语法错误的评价反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Truscott(1996)在其发表的论文“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中提出教师对学生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提出评价反馈没有意义反而对学生的长足发展有害,因此应该避免这种评价。十多年来,就评价反馈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国内外不同学者意见不一。支持Truscott观点的学者主要有Kepner (1991),Semke (1984)以及Sheppard (1992),他们通过实验研究一致认为教师对学生二语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给予的评价反馈忽视了二语习得的规律性(Krashen),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写作的准确度。然而也有学者反对Truscott的观点,认为教师的评价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帮助(Ferris, 1999)。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邹丽红(2010)通过实证研究也得出评价反馈能使学生从各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纠正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然而,上面提及的学者无人不是仅就教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提出评价反馈这一单一模式展开研究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教师的评价方式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John(2005)在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on ESL student writing的论文,着重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的评价反馈方式对学生二语写作能力的影响。他发现:1.例如详细评价、简短评价、一对一口头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意义;2.间接评价比直接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3.采取口头讨论与书面批改相结合的反馈方式比单一采用书面反馈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准确度。
延边大学硕士毕业生孟玥(2013)通过从教师和同伴等“支架”处得到的即时的、持续的反馈,掌握了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改进了学习方法、并更新了学习计划,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只能接受老师打分和评语的被动学习者逐渐地转变为运用元认知控制自己认知过程的自主学习者。此外,她还得出:采用形成性评估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质量,尤其是在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运用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经过将形成性评估方式融入写作课程的实验班学生比实验前更加倾向于重视同伴互评的作用,尤其是同伴在文章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规范方面给出的修改建议(孟玥,2013)。
(五)性别因素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鲜有对性别因素与二语写作能力的相关性研究,个别研究所得结论也大不相同。David(2011)的研究表明,性别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有影响。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学习动机更强烈。但李炯英许保芳和袁凤识(2003)的研究结论是:男、女生在学习策略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均无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Lee(2001)和Griffiths(2003)等国外学者通过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王爽(2013)认为,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男女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由于性别差异而造成的策略选择的区别,尽可能使课堂多样化,充分发挥男女生各自的优势,使得策略训练高效、全面的发展,进而促进写作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六)思辨能力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思辨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哲学家John Dewey。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便开始重视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1990 年 Anderson 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 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认知能力六级模型(孙有中,2011),这一模型告诉我们应从识记能力开始,一步步地培养学生养成具有创新思辨的能力。
研究表明: 大多数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考问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生“思辨缺席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黄源深,1998、2010;何其莘等,1999) 。鉴于写作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Scardamalia & Bereiter, 1991),(Condon & Kelly-Riley, 2004)认为好作文建立在好思想之上。因此,写作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应该体现在思辨能力的个体差异上。
全国英语专业四级(TEM-4)和英语专业八级(TEM-8)考试中,写作项的全国平均得分分别为60分和55分,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可以看出,导致学生分数低的主要原因是思辨能力弱。张在新(1995)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英语写作的过程极为相似,都经历一个从挖掘题材到成形写作过渡到最后修改的过程,但中国学生在挖掘题材方面更需要下工夫,而且,他们的写作还缺乏“题材聚焦”,即作文布局面太广,学生不善于运用细节来扩充主题句。大部分学习者不能在中心句后面呈现出相应的推展句。此外,学生的文章中大多是写作模板和词汇的罗列,而缺乏较新颖的中心句和主题句。
四、主要发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得出影响制约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因子主要有学习者的母语能力、词汇认知水平、学习动机、评价反馈、性别以及学生的思辨能力。其作者都是通过问卷调查和作文检测等方法展开研究的,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经SPSS软件分析输出了实验结果,得出了可靠的实验结论:1.学习者的母语能力越高,其英语写作能力也相应较高;2.英语水平分为认知水平和领会水平。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写作能力。其中,学习者的词汇认知水平对英语写作能力的意义最大,大多数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低主要是因词汇量低而不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感情;3.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对写作能力也具有影响;4.评价反馈形式的多样化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有帮助,进而提高写作能力;5.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更强烈,会运用更多的写作策略;6.思考也是写作能力的构成部分。写作与思考相辅相成。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对写作能力具有直接影响。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较低,其文章中的观点缺乏新意,不能吸引读者。但是,有些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既然说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能力和二语能力呈正相关,且在写作中存在母语迁移现象,那么学习者的母语能力与母语迁移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过高的母语能力是否会导致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出现更多的中式英语呢?此外,就词汇认知水平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我们的疑惑是,如何将学习者的性别差异、母语能力、思辨能力同词汇、语法认知水平、写作策略结合在一起,写出一篇用词丰富、语法准确、论点明确,观点新颖的佳作呢?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一一解决的。此外,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的相关性的研究很少,大多数还停留在提高思辨能力的理论框架的建设上,这一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有待突破。
五、研究展望
纵观不同专家学者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所得出的结论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就某一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个别的还提出了改进策略。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将各个影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各因素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区分和总结,尤其将学习者的认知差异与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为了探索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英语教师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四个问题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各因子对英语写作能力有何影响?2. 各因子对写作能力的制约程度有何差异?3. 各制约因子间有何相关性?4. 如何有效降低各因子的不利影响?
[1]Baba, K. 2009. Aspects of lexical proficiency in writing summaries in a foreign language[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8.
[2]Condon, W., Kelly-Riley, D. 2004. Assessing and teaching what we val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level writ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J].Assessing Writing, 9.
[3]Connor, U. 2001. Contrastive Rhetoric—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David, T.W. 2011. The Effect of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Gender Difference o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in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J].TOJET: 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
[5]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Grabe, W., Kaplan, R.B. 199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 An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M].Longman, Harlow, England.
[7]Griffths, C. 2003. Patterns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Use[J].System, 3.
[8]Harley, B., King, M.L. 1989. Verb lexis in the written compositions of young L2 learner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1.
[9]John, B. 2010.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on ESL student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3.
[10]Kepner, G.G. 1991. An experi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of types of written feedba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skill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5.
[11]Koda, K. 1993. Task-induced variability in FL composition: Language-specific perspectiv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6.
[12]Laufer, B., Nation, P. 1995. Vocabulary size and use: Lexical richness in L2 written prod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16.
[13]Lee, H.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s and Proficiency in Learning English[J].English Teaching, 4.
[14]Leki, I., Carson, J. 1994.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AP writing instruction and writing needs across the discipline[J].TESOL Quarterly, 28.
[15]Oxford, R., Nyikos, M. 1989. 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3.
[16]Scardamalia, M., Bereiter, C. 1991.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expertise: Prospects and limits[J].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Semke, H. 1984. The effects of the red pen[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7.
[18]Sheppard, K. 1992. Two feedback types: Do they make a difference?[J].RELC Journal, 23.
[19]Truscott, J. 1996. 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Language Learning, 46.
[20]常青.大学生厌学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信息,2008(1).
[21]程静英.英语写作教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
[2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3]黄骞,韩玉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3).
[24]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25]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26]李莉文.试析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外语,2010(6).
[27]李俊兰.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情况调查与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8]林柏麟.试论写作能力的结构及测试方法[J].曲庞师专学报,1985(2).
[29]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8).
[30]孟玥.形成性评估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3.
[31]孙婧.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策略使用情况调查[J].中美英语教学,2005(3).
[32]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3]唐丽君,黄淋.跨文化语用学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母语迁移探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4]王锋.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5]王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3).
[3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7]许保芳,袁凤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3).
[38]杨春丽.大学一年级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差异研究[J].语文学刊,2009(9).
[39]张在新.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40]赵冬生.本科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方略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群改革与建设研究”(J2014068)阶段性研究成果。
穆佳奇,男,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芮燕萍,女,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二语习得。
H319
A
1672-8610(2015)06-01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