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英语课堂导入中的教师角色构建
——以会话分析为视角

2015-07-18吴彬芳

语文学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会话歌谣交际

○ 吴彬芳

(浙江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中学英语课堂导入中的教师角色构建
——以会话分析为视角

○ 吴彬芳

(浙江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基于会话分析的视角考察英语课堂中的一个歌谣导入片段,展示教师角色是在师生课堂交往中建构的。研究发现“支持者”角色的构建与具备背景知识输入的提问,积极的评价等密切相关。

会话分析; 教师角色; 课堂导入

对英语教师角色构建研究集中于新形势或新理论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1][2]教师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3],也日渐得到共识。不仅如此,教师角色也并不是确定的、固化的,而是在具体的环境活动和交际行为中构建的。本文希望从具体的课题交际细节探讨教师角色的构建,思考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影响。

一、研究路径与方法

本文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探讨两个问题:1.教师在课堂导入中构建了什么角色?2.这些角色通过什么会话策略建立起来?基于此,笔者尝试考察英语教师的角色在师生课堂交往的过程中的会话策略建构,讨论相关角色建构对课堂的影响。在阐释英语教师身份构建时,个案分析能够提供集中于全局描述和解释[4]29,因此,本文基于一个课堂导入案例展开,该案例截取自浙江省丽水市某高中英语教师的公开观摩课,文本由笔者自己转写,分析主要从话轮转换、序列结构话轮设计、交际效果四个维度展开。

二、分析与讨论

本文要分析的案例分析来自一节诗歌赏析课,授课教师A的课堂导入借用英语歌谣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引出诗歌主题“越南战争”。以下学生听完歌谣之后的课堂师生交流:

T: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S1: Gone to young girls.

T: Yes, very good. gone to young girls.

T: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Can you? (give gesture to a student)

S2: (nodding)

T: That’s ok.

S3: gone to husbands.

T: Great! Husbands.

T: Where have all the husbands gone?

Ss: soldiers.

T: excellent!

T: Where have all the soldiers gone?

S4: grave yards.

T: That’s right. They have gone to grave yards.

T: So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 yards gone?

Ss: flowers.

T: very good. Today our topic is war. And the name of the poem we are going to learn iswhatweretheylike.

从话轮转换来看,歌谣导入后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是一问一答,虽然出现了学生无法回答问题的情况,但是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很活跃,使课堂得到有效推进。教师A主要通过重现歌谣中问题的方式来形成对话轮的控制,具体表现为:

1.所有问题都由教师提出,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属于歌词,可是说是教师只是歌词的重复者,通过重复刺激回忆,可以说是歌谣是提问者。与此同时,这些提问都是刚才学生听到的歌词,从这个层面来说,学生不断回忆,其实学生自己是提问者。

2.课堂的提问围绕一条主线展开“flowers — younger girls — husbands — soldiers — grave yards — flowers”,思路非常的清晰,即使有学生出现暂时无法回答的情况,这并不影响整个提问的进程。

从序列结构来看,教师A主要通过“重复回答”控制交际进程。整体而言,该片段没有一个宏观的基本相领队,而由一条主线贯穿,若干个局部的提问共同构成了宏观的序列结构。但是每一个局部的问答都构成了完整的序列结构(提问—回答—评价)。

从话轮设计来看,教师A主要是通过这首英语歌谣来引出本次诗歌教学的话题“战争”,全语段教师都采用了积极的评价,是这一话语行为得以较好实现,具体表现为:

1.教师在播放这首歌谣的时候,呈现了字幕,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理解困难度。而且教师的提问是帮助学生理清这首歌曲的主线,答案都在字幕中呈现,学生只要通过简单回忆就可以回答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片段衔接非常顺利的原因。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正面,很好地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多采取一些比较普遍的正面肯定词汇“great”、“very good”、“that’s right”等词汇,给予学生较高的评价。在提问第二个学生时,出现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情况,但是教师还是进行了原谅肯定的评价“that’s ok”。这些都很好地促进了话轮设计的实现。

教师A的会话策略对教学直接产生的后果是:

1.教师虽然没有在课前进行背景知识输入,但是通过呈现字幕和提问歌谣中歌词的方式,学生都能很好了解,在课上积极发言,使得话题得到顺利开展。

2.教师一系列的提问,都很好地向学生呈现了“战争”的主题,让学生通过欣赏具有同样背景的英语歌谣过渡到本次课要讲的诗歌,实现了良好的连接。在这过程中,更多的是输入对学生的情感意识,歌词中非常伤感的表达,隐形中给学生输入了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和基调,给接下来文本的分析奠定了情感基调。

三、讨 论

索里将教师角色归为三类:1.消极者角色;2.权威者角色;3.支持者角色。[5]83其中消极的角色,包括“替罪羊”、“侦探和纪律执行者”;权威的角色,包括“家长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团队领导”以及“模范公民”;支持的角色,包括“治疗专家”“朋友与知己”。根据这位教师会话策略的不同应用方式,教师倾向于支持角色,具体见下表:

表1 教师会话策略与角色特征

序列结构宏观:缺失局部:提问-回答-评价话轮设计具体英语歌谣问题显示字幕给予提示弱化负面评价、积极评价交际效果问题得到解答达到有效导入角色构建支持者角色

四、结 语

通过一位中学英语教师歌谣导入的会话对比分析,本文阐释了教师角色的构建。教师话轮转换,序列结构、话轮设计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交际效果,从而构建不同的教师角色,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尽量通过会话策略的选择建构“积极者”,避免“消极者”角色。当然,本问的分析结论只适用于研究中的录音片段,不能仅仅凭借这个片段就断定这位教师是“消极”或“支持”者的角色。换句话说,有可能在不同的课堂交际过程中构建新的角色。然而,如果这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多次、重复使用这个录音片段中的会话策略,就可能构建出稳定的消极或支持者角色倾向。

[1]徐锦芬,徐丽.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3).

[2]刘萍萍.中小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及专业发展[J].教育评论,2012(5).

[3]裴云红.后现代“误构”模式下英语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评论,2010(2).

[4]Merriam, S.B. 2001.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5]索里.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吴彬芳,女,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H319

A

1672-8610(2015)06-0163-02

猜你喜欢

会话歌谣交际
情景交际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QQ和微信会话话轮及话轮转换特点浅析
交际羊
《春天的歌谣》
两块磁的交际
基于集群节点间即时拷贝的会话同步技术研究①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