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素养对英语写作引领的不可或缺
2015-02-14顾定兰
○ 顾定兰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大学生文化素养对英语写作引领的不可或缺
○ 顾定兰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为了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的写作教学中必须注重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的培养,因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低将对其英语写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授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差异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矫正英语写作中的语篇结构模式,丰富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尽力消除汉语文化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和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利踏入国际舞台的国际化人才。
文化素养; 差异; 英语写作
一、引 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国家人才战略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内在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促进语言与文化意识、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英语写作是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英语作文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大学英语教师普遍重视语言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本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对高质量英语写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文化素养与英语写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角度、社会法则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形成较大的差异。因此缺乏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理念,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也就无法精准地运用特定的语言去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语言是基础,通过语言输出而传达的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在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中要使学生写出既准确又地道的英语,英语教师就必须把文化素养的教育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去分析和理解汉语与英语在思维方式、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差异,努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正确解读中英文化特有的言语行为,掌握中英语汇的文化内涵,赏析不同文体的特定语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教学必定能促进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这种既注重语言形式的输入又关注文化素养的提高的教学模式,能促使大学生在其已经形成的汉语语言架构中形成一种全新的英语语言结构,通过不断精进的积淀,帮助学生在思维模式中形成一种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表达,从而在英语写作中游刃有余。
在大学英语的写作课堂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正确了解汉语与英语在写作中的三大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语言的精髓是思维,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思维与写作模式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既要反映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辨的思维能力,也要体现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表达的语言能力。由于中国大学生长期受中国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因此具有鲜明的回旋式(Circular Approach By Indirection)形象思维特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响,强调群体的力量,弱化个性倾向的行为,注重个人服从于集体的和谐化、发散性、综合型形象思维。但是,英美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注重独立、平等和自由,崇拜自主创造精神,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具有逻辑分明、脉络清晰、结构简洁的特征,属于较为典型的直线性(Aristotelian-Linear)抽象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写作的表达形式。我国的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做到语法正确、句子通顺,但整体上仍然不象一篇地道的英语作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难以摆脱中国文化及中文思维模式的影响。为了让大学生能在写作中更多地用英美国家的思维方式去表情达意,英语教师就必须在写作课中增加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对比介绍,指明不同的思维表达手段,逐步引导大学生从多元回旋式思维过渡到英美文化的横向直线型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积极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除汉语的写作思维模式,写出比较纯正的英语作文。
(二)篇章结构的差异
英美人的直线性(Aristotelian-Linear)抽象思维方式导致了英语的篇章结构迥异于汉语写作的谋篇布局。英语篇章的布局更注重开篇的开门见山。如,现在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四、六级大学英语写作就是典型的代表:三段式的作文,每段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始,然后对主题句展开为什么、或者如何表现(why or how)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建议(conclusions or suggestions)。每段一个主题思想,段落中的内容与主题句紧密关联,运用承上启下的连接词把整个段落融合为一个整体。篇章结构的基本特点就是:先综合、后分析;先概括、后具体。结构严谨,陈述分明。然而,中国大学生通常按照汉语思维方式,写英语作文时常采取委婉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并不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或表明主题,而是阐述原因、提出条件、背景,最后才点明主题,以语义为中心,忽略推理分析,句子之间很少使用明确的连接语,语意显得松散,大多体现出中国式的形散神不散篇章结构,突显出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从而形成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三个重大问题:“重点不突出”、“逻辑性较差”、“缺乏说服力”。要改变这样的中国式篇章结构,教师应针对大学英语中常见的议论文、论说文、应用文等不同体裁的作文,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英语作文的思维走向、语义特点以及篇章布局的差异性,尽量做到立意鲜明、阐述严谨、结构分明、语言精准。
(三)遣词造句的差异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词汇的掌握一直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过于强调词汇量的扩大,忽视了词汇内涵里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未能在提高量的同时,重视质的完善。教师对英语词汇的内涵在英语写作中的价值地位的忽视,使学生在写作时难以摆脱汉语语意的影响和干扰,不能地道地理解和传达英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导致词不达意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能游刃有余地把控独具英美文化和历史意义的词汇、深度理解纯英美式的成语和谚语就一定能提升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语义展示。在目前的英语写作中,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与汉语文化内涵相近的词汇,而对汉语中无对应的英语词汇绞尽脑汁,胡乱编造。有个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想要表达汉语语意的:“拳头产品”,他就直接将它写成了“fist products”,对于这种表述,中国教师尚能猜测语义,但外籍教师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在英语中还有许多与汉语概念相同而内涵不尽相同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背景中具有固定的联想意义,而这种联想意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英文中的 “white”,在汉语里它就是 “白色”的意思,但是在英语中“white”的内涵远不止这么简单,white elephant表示“昂贵而无价值的东西” white lie是“没有恶意的谎言”。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词汇的使用和表达。此外,受中国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的作文十分重视篇章的形式而忽视文章内容的表达,为了使英语作文读上去优美雅致、文采斐然,常按照汉语表达的习惯使用成语和华丽的辞藻,并使用固定的句式和套路,这在英美人看来完全是生搬硬套、陈词滥调,毫无创新精神的浪费性累赘。教师在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不能只进行简单的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训练,而必须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素养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结 语
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应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扩大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解读,加强学生对中英文不同的思维模式的了解与运用。在写作训练课上,教师必须对英语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运用地道的英语篇章结构来表达观点并恰如其分地运用词汇和句式。总之,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应该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通过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才能真正引领学生切实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还任重道远。
[1]杨玉晨.英文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和逻辑推理[J].外语学刊,2005(6).
[2]杨希珍.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1).
[3]束定芳.语言·文化·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88(2).
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理工类学术英语读写”(1K-14-305-001)阶段成果。
顾定兰,女,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H319
A
1672-8610(2015)06-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