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馆》中隐喻翻译的认知研究

2015-02-14王颖迪

语文学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茶馆隐喻译者

○ 王颖迪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人文与艺术系,河南 郑州 450001)



《茶馆》中隐喻翻译的认知研究

○ 王颖迪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人文与艺术系,河南 郑州 450001)

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直至近年认知语言学家才用实例论证出其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且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隐喻翻译的研究也随着隐喻研究的增多而逐渐增多,然而隐喻与源语言文化,及译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隐喻的翻译就有了一定的主观性。本文选取霍华和英若诚对老舍先生的戏剧《茶馆》的两个英译本中个别隐喻的翻译,从认知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出隐喻翻译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认知; 隐喻翻译; 《茶馆》

千百年来,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是在诗歌与文学作品中才会大量使用的修辞方式。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观点在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的影响下有所改变。书中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例句证实出隐喻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开隐喻,我们就将无法交谈;书中还指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1]19

戏剧《茶馆》是老舍先生1957年创作的一部作品。书中浓郁的京味文化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中颇具中国特色的隐喻也吸引了译者特别的注意。由于戏剧是在舞台上所表演的艺术,台词语言也是一闪而过,没有给观众思考的时间,这就注定了戏剧的翻译也不能用注释及最后说明来使读者或听众理解,故而翻译戏剧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令译者望而止步。正又由于这一点,Susan Bassnett认为:戏剧的翻译是翻译中最不受关注一片领域。[2]34《茶馆》的英文译本主要有中国的翻译家英若诚和加拿大的霍桑两版,本文从对其译文中隐喻的翻译进行对比,结合二人的不同成长环境,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与上下文的语境的联系,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使本文有了新的研究意义。

一、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翻译

隐喻最早是有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提出,但仅认为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修辞形式。我国古代在《诗经》中所提倡的“赋比兴”,也在阐明比喻及隐喻,都是文学所特有的修辞技巧。1980年的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对隐喻定义为: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并且还认为,隐喻是语言深层的一种认知机制,能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构造我们的语言,有很强的语言生成力。这个观点“把隐喻的观点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从此,隐喻研究冲出文学和修辞学的传统隐喻理论的局限,一跃升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3]

隐喻的翻译被誉为是翻译领域的一大难点,牵涉到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及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的文化、历史等因素。比如,若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译成英语,只看字面可能会使英语读者一头雾水,这就应该先了解英语文化中是不是也有相应的表达。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思和汉语中的这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从内含,还是要达到的效果都是完全一致,所以译为: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就达到了翻译的真正目的。

毕竟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在翻译过程中,总有一些很难克服的问题出现,比如无论哪种语言中都会有一些语音上的隐喻,就像中国的歇后语充满中国特有的、浓郁的文化色彩,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外甥打灯笼──照舅”,英语中也有一些有意思的趣味问答题: “What’s the longest word in English?──Smile.”因为smile中有一个mile在里面;或“Why the river is the richest?──Because it has two banks(银行,河岸).” 这些隐喻就对译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其翻译方法也尚待研究。

二、《茶馆》的隐喻翻译认知研究

老舍先生本人就是北京人,而《茶馆》的创作也是反映北京人在封建社会末期长达即使几十年的反压迫的生活,书中的语言蕴含浓郁的京味文化,有别于一般的书面语言,其翻译也就有了研究意义。

第一幕中,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相面的唐铁嘴说:“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两个译本分别是:

Forget it! There’s no need to ply me with that old fortuneteller’s gab—I’ll give you a bowl of tea. Fortunetelling’s useless. In this country people like us are always the underdogs anyway. (霍华)

Enough, enough! I’ll give you a cup of tea, but spare me the sales talk. What’s the point of fortune-telling? In this harsh world, we’re all on our own. Life will never easy. (英若诚)

在原话中,按常理推测,“口”是不能卖的,而在这儿,王利发却说唐铁嘴想给他算命是在卖“口”,似乎是有些不合情理,不难发现,卖“生意口”一句为隐喻,生意跟“口”字连在一起,就隐喻出是靠嘴赚钱、靠嘴吃饭的意思。由于中国历来都有以相卦算命为生的一种职业,所以汉语中有这样的一种隐喻表达也就变得容易接受了。霍华翻译的是There’s no need to ply me with that old fortuneteller’s gab,他用fortuneteller’s gab来翻译“生意口”,一个fortune terller,将唐铁面要相面的意思表达出来,而英若诚则译为spare me the sales talk,他更侧重的是为赚钱而进行的交谈,并没有表达相面的意思,两种译本,霍华侧重了唐铁嘴为想喝茶的而想出的方法,而英若诚则是唐铁嘴想喝茶的愿望。相比而言,从对原语言的理解和从认知角度考虑其翻译,英若诚的译文略胜一筹。

第二幕中,茶馆伙计李三因为太忙太累向老板娘抱怨:“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两个译本分别为:

THIRD BORN LI: But I can’t take it! I get four to five hours’ sleep a night. Nobody’s made out of iron. (霍华)

Li San: Well, I’m at the end of my tether! I can’t go on. Only four or five hours’ sleep every night. I’m not made of iron! (英若诚)

在原文中,说人是铁打的为隐喻。人是有血有肉的,在这儿,说人是铁打的就是指人的精力充沛,不知疲惫,也是李三因为过度劳累没有得到正常的休息而发出的抱怨。在英语中也有这种说法,说人是铁打的,所以,霍华和英若诚两个都将之译为made out of iron 和made of iron,区别仅仅在于前边的主语,霍华版的是nobody,英若诚的是I,这样一来,主语更加明确,英若诚的译文将李三的不满表达的更清晰,两个版本相比,后者略占上风。

第三幕中,王利发因为世态过于动乱,物价极度不稳,只能在茶馆内挂出:“茶钱先付”的条子:唉,“茶钱先付”,说着都烫嘴!(忙着沏茶)

WANG LIFA: Ai! “Pay in advance.” It pains me to say it. (Busies himself making tea.) (霍华)

Wang Lifa: Pay in advance! I’m really ashamed to say it. (Busies himself preparing the tea.) (英若诚)

谁都知道,说话是不会烫到嘴的,只有碰到热的或是刺激较大的东西,嘴才会有反应。在这儿,王利发说说“茶钱先付”的时候烫嘴,其实就是说说这话的时候耻于出口,可是又由于现实环境为了能勉强收支平衡才不能不采用的下策。鉴于此,英若诚的译本更好一些。

三、结 语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若要译好隐喻,译者就需要对源语言的文化有深入了解。隐喻又与个人思维及个人经验有关,不同的读者由于思维方式和经验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也有了差异,然而隐喻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若要理解并正确表达出原文作者的真正意图,就要求译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及知识结构。而又由于隐喻的产生的复杂性,其翻译总有一些局限性很难克服,其研究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Lakoff, G.,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Bassnett, Susan. 1991. Complied by Wang Yougui. Translating Dramatic Tex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M].Textbook used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3]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霍华.茶馆[M].外文出版社,2001.

[5]英若诚.茶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8.

王颖迪,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人文与艺术系教师。

H315.9

A

1672-8610(2015)06-0062-02

猜你喜欢

茶馆隐喻译者
《茶馆》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清雅茶馆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