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和其展现的空间——厄普代克《A&P》的叙事策略
2015-02-14陈天雨
○陈天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1600)
约翰·厄普代克的名篇《A&P》最初于1961年发表于《纽约客》,引起评论界高度关注,被认为是作家最好的短篇小说,后来被列入高中生和大学生必读的小说,成为公认的经典。国内评论界从主题、心理学和美学等各个角度对这个小说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对作品叙事艺术的探析几乎未涉及。《A&P》以同名商场为背景,讲述的是十九岁的收银员萨米不满经理对三位泳装少女的责难而辞职的故事,揭示的是美国青年一代面对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夹击,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
一、第一人称叙述的有限视角
叙述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所有的故事必须由一个或多个叙述者讲述出来。不同的角度,叙述故事的效果南辕北辙。里蒙·凯南认为叙述视角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个语言叙事世界,打开作者心灵窗扉的钥匙”。所以叙事角度对于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的视角与其说是观察他人的手段,不如说是揭示聚焦人物性格的窗口。《A&P》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以主人公萨米——“我”的角度叙述和感知,使其首先占据了读者的思维空间,让读者直接进入萨米的内心世界,从而清晰全面地认识萨米这个人物。视角的移动和变化完全由萨米决定,最充分地展示他的内心活动,而且不受其他任何事物干扰。从三个少女一进商场,“我”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她们身上,先是长篇幅从头到脚仔细描述女孩们的身体和衣着,以至于盯着看太久“我”自己都想象昆妮应该感觉到“我”的目光了,体现了“我”内心的兴奋与不安;“我”觉得昆妮不仅仅是漂亮,尤其当昆妮把钱从胸部掏出来,“我”觉得如此可爱;女孩们被棱格尔指责穿着不合适时,“我”觉得那很滑稽,暗中讽刺他把商场当海滩边上的沙丘,而他自命为救生队长,暗示此时“我”已经是女孩们的支持者了。最终“我”无法忍受,决定为女孩们出面,提出辞职希望女孩们能听见。虽然“我”知道“我”可能做得不对,但是“我”似乎觉得,一旦开始了某种举动,要不把它一口气干到底可是要命的。出门之后,街上已不见女孩们的身影,“我”觉得胃一阵下沉,世界将会对我冷漠。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以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我”的口吻讲述故事,拉近了读者与故事人物的距离,让读者直接接触萨米的内心,既激发读者的同情心,也使读者更加融入故事,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叙事过程中,叙述者将视角停留,对观察的人或事物任意地进行放大、描述,并对之进行主观上的评价,从而呈现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老盯着出纳机、吝啬尖刻的老巫婆,步态优雅、漂亮可爱的昆妮,排队时像乖顺的羊、碰着一点刺激如同受惊猪群的顾客,一见女孩就站不住、妄想当经理的斯托克西还有因循守旧古板固执、既是主日学校教师又是商场经理的棱格尔,这些人物在萨米的主观描述下都特色鲜明。除去三个少女,萨米似乎对他周围的人或多或少有厌弃之感。由于这些信息都来自萨米,一方面读者自然会给予萨米更多同情,同情他处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环境中,一方面也怀疑这些信息的可信度,猜测这些人物的性格可能被萨米夸大,从而对萨米这个人物提出质疑。比如说尽管棱格尔对女孩们的穿着提出了质疑,但他还是没有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女孩们,而是礼貌地表示她们的穿着不符合规矩,希望她们下次来的时候穿得得体一些。这从侧面反映出萨米的心理是不成熟的,否则他的描述会更加客观。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为读者的阅读过程增加了不少乐趣。读者随着叙述者的思想和感情变化不断地改变心情,从而为故事制造出一种跌宕起伏的叙事氛围。开篇萨米视野中的三个仅穿泳装的少女一出现,就让读者的思维一亮,留下了悬念并激起了兴趣。由于只能从萨米的视角去看故事的进程,读者也不知道她们为什么穿着泳装、由泳装会引发什么事情。再如正当昆妮要结账的时候,萨米说人人都要倒霉了,因为棱格尔正与人争论完买了卷心菜准备进来。棱格尔是谁,为什么他进来人人就倒霉?这样的安排让情节有起有伏,此时读者对此人的身份性格一无所知,更有兴趣读下去。
二、人物视角展现的空间
故事空间在叙事作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为人物提供必需的活动场所,也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方式。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对空间的描述往往夹带着人物的情感,而且由于视野的限制,描述范围常常有限。采用人物视角的空间描写常常倾向于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更多的情形是,以人物的视角展现的空间,既是人物所处的真实空间,又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投射。《A&P》中的空间具有物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属性①,既是小说得以展开的基点,也是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一)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既是写实的,又与人物有命运联系。《A&P》中整个物理空间局限于一个商场内,而在叙事视角的局限下,读者又只能看到故事叙述者能看到的范围。出现在这个物理空间内的首先有货架。在描述货架的时候,叙述者一句话中悉数列出10余钟商品,其他的商品也零星出现在文中,一方面是为了隐射商场货架的排列,勾勒出商场的布局,另一方面读者在读这个时也未免觉得无聊,恰好让读者得到亲身的体验。商场像弹球机,里面的日光灯、冷气、成堆的货物、橡胶地板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商品化的地方,充斥着物质气息。值得一提的是,整齐的货架将商场隔成多个小的空间,从而阻挡萨米的视线,延缓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愈发激起读者的好奇。如三个姑娘去肉类柜台之后被货架挡住,“我”就靠在出纳机上,等那些姑娘重新露面。
其次,叙述者又用寥寥数笔描绘出商场之外的空间:街上两家银行、一个教堂、一个报亭、三家房产办事处,还有大约27个老工人在挖路面,每一项数字都很清楚明了。萨米在商场是有多么的无聊连街上工人的数量都数得那么明白。空间再往外围扩散,我们得知镇子在波士顿的北面,离海五英里,却有人已经20年没见过海了,表明这个镇子其实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近到远,整个的物理空间层层套嵌,而萨米处于套嵌盒子中最里面的一层。我们对于整个物理空间的了解也随着萨米视线的限制止于此,他对空间描述的限制,实际对应的是空间对他的束缚,封闭的镇子上守旧的商场几乎像一个牢笼,冲破牢笼的机会微乎其微。
(二)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自然指的是萨米的内心活动,反映的是萨米心理成长的过程,尽管到最后他的心理仍旧不成熟。他的心理成长首先体现的是他性意识的觉醒。三个泳装姑娘一进入商场,就吸引了萨米的注意。萨米对三个姑娘尤其是昆妮可谓观察入微,对女性的各个部位从上到下都有仔细的描述,如矮胖姑娘浆果般的脸蛋,昆妮那像倒扣着的香草冰淇凌的胸部和白皙修长的腿,她们的穿着、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等等。这刺激着萨米对女性的感知,使他“心痒难搔”。最能表现这点的要数萨米在给昆妮结账时昆妮从胸部掏出钱的时候,“我手里的那个罐头变得沉重了”并觉得这个想法太妙了。萨米极其享受这一刻,甚至都以罐头变重为借口拖延时间。然而萨米对女孩们并非有不堪的想法,反倒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态度,原因有二。其一,萨米的已婚同事看到三个女孩时都要站不住,而萨米表面与之交流,内心却嘲讽了他一番。其二,在帮昆妮结账时,与对待其他顾客不同,他小心轻柔地摊平那一美元,斯文地包好罐头找零,非常温柔地递给了昆妮,丝毫没有不端的态度。
萨米的心理成长另一表现为他的挣扎与反抗。萨米工作在这样一个无趣的环境中,对周围人和物的态度是非常反感的。他诅咒老盯着出纳机防止他重复扫描商品的女顾客,不喜欢头戴卷发棒的家庭妇女,把顾客比喻成猪圈里受惊的猪。他越是厌恶周围人物,就越是欣赏三个泳装姑娘。以至于到最后,他为她们受到棱格尔的诘问打抱不平,尽管他知道辞职的后果,并且不愿意有这样的结果出现,他还是辞职走了,真正为什么辞职,他也不知道,可以说萨米此时没有坚定的立场,也没有明确的目标,采取的方法也似乎不奏效,三个女孩甚至都不知道萨米为她们辞了职。这是萨米内心反抗传统规约的方式,然而他的反抗是不成熟的,也是软弱无力的。他最后只能站在大街上,既看不到三个女孩,也回不去他厌恶的超市。
(三)社会空间
以小商场喻大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一贯看法。小说将美国现代化社会比作商场,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只能循规蹈矩,按照固定的线路生活,甘于麻木,不去改变。就像在小说中,除了三个姑娘,其他所有的顾客按照固定的路线在商场里采购,然而逆流而行的三个姑娘,招来顾客们的异样目光,家庭妇女们已经走过去还要回过头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萨米如同机器一样做着单调乏味的工作,映射的正是毫无生机、处于所谓的现代文明禁锢之下的美国民众。小镇位于美国基督教新教传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既有银行超市等现代的商业机构,又有年久失修的市政设施,这一新一旧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对以萨米为代表的年轻一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令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他们投入到各种社会运动带来的新思想的怀抱,另一方面却又摆脱不了以新教教义为核心的旧传统的束缚。厄普代克自己也说:“这些被称为‘颓废的一代’的年轻人厌倦传统道德的陈腐与呆滞,难耐现代商品经济机械乏味的生活方式,渴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向往美的环境和美的生活。然而,传统道德观念的阴影虽然不能完全束缚他们,但足以折磨他们的心灵。萨米当众放弃工作,跑出去想追赶三个穿泳装的姑娘,然而大街上已不见了她们的身影,他回头望了一眼超市,感觉世界对他如此的冷漠无情。萨米试图抓住他眼中的美及其背后代表的世界,最后是徒劳一场,却又眷恋旧体制中的安稳平静,体现了一代人进退两难的境地:对旧道德文明规约软弱无力的反抗,对新的现代文明的触不可及。”
三、结语
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构建萨米所处的物理、心理和社会三重空间,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中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们的精神层面的深层困惑与危机,也体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敏锐的洞察和深切的关怀。萨米想要冲破传统,然而他的做法不够理性缺乏目标,最终只能失落而迷茫地游离在两者之间。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商品经济是萨米精神危机的原因之一,而年轻一代自己身上也是存在问题的,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作者启发读者们去思考的。
【注 释】
①受到韦斯利·A·科特在《现代小说中的地方和空间》的导论中提出的一种基于“地方关系”的叙事理论启发。他区分了三类空间:自然的空间、社会政治的空间、个人私密的空间。Wesley A.Kort.Place and Space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李乃刚,辛格短篇小说的叙事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约翰·厄普代克短篇小说《A&P》赏析,靳涵身[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8(1).
[5]John Updike,“A&P”,Ye Huanianed,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The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Short Stories,Shanghai:Hua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9.
[6]“Updike,”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Vol.1,1973“Updike,”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Vol.5,1980
[7]WesleyA.Kort.Place and Spacein Modern Fiction.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