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新闻集群效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2015-02-13刘一夫马亚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集群效应

刘一夫,马亚琼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负面新闻集群效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刘一夫,马亚琼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媒体集中报道能够引起消极情绪的负面新闻事件,会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过于频繁的负面新闻接触,为大学生塑造出一个与健康发展社会现实相悖的拟态环境。这样的虚拟媒介生态环境,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还会让积郁的负面情绪波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着重分析负面新闻的集群效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表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负面新闻;集群效应;大学生价值观

关于负面新闻的定义学界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学者从新闻题材、报道方式、新闻效果等多个方面都对其有所表述。本文所阐述的负面新闻是指反映消极新闻事实的负面报道,能够引起受众消极情绪反映的新闻。包括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社会危机事件和有关犯罪、丑闻的新闻。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负面新闻的报道持谨慎的态度,主要是出于社会稳定和各种政治因素的考虑,另外“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理念也长期指导着我们的新闻工作。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关于负面事件的新闻报道一直都处于新闻报道活动的边缘。瞒报、少报或者负面新闻的正面解读成为新闻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些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社会的舆论环境也日趋宽松。政府及媒体对负面新闻不再抱有偏见,能够认识到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负面新闻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新闻媒体报道内容上的比例不断增加。这种负面新闻在某段时期集中报道的现象称之为负面新闻的集群效应。

负面新闻的集群效应起到的作用并不是优化媒介环境,而是破坏、扭曲受众对现实社会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更容易引起公众的不安情绪,激发社会矛盾。尤其是对媒介接触相对较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培育、价值观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接收过多的负面新闻,会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负面新闻集群效应的表现及原因

以大学生作为负面新闻主要影响群体进行研究,在这一框架下,我们可以依据负面新闻的报道主体和报道内容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大学生身份特征直接相关的负面新闻报道,报道中的主角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大学生错误的行为方式、道德水平下滑的表现以及与大学生直接相关的犯罪及意外事件。这种类型的负面新闻因与大学生身份和心理上的接近性,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并对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

另一部分是非大学生主体的负面新闻,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社会丑恶现象及各种犯罪活动等。这类负面新闻虽与大学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长时间社会负面情绪的接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理解,为他们融入与适应社会提供错误的行为参考。

负面新闻集群效应的出现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客观层面上来看,新闻的本质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生活中负面事件随时都会发生,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另外,以集群状态出现的负面新闻可能是社会生活中小概率事件在媒体当中的反映。比如某一段时期,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新闻频繁出现于媒体,虽然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地域或高校,但是因为新闻报道时间上的接近性,同样会造成受众接受的集群效果。其次,从行业发展状况来看,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在充分激发新闻媒体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读者至上、抢占市场”成为诸多新闻媒体运行的基本法则。在这一语境下,负面新闻因其本身的猎奇性和市井性,可以大范围地吸引受众,也就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主观层面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媒体和记者错误的报道理念和动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和局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作为媒体和记者应该懂得新闻的整体真实和局部真实的关系。如果报道理念错误,在遇到负面新闻时喜欢跟风和鼓噪,不从宏观角度出发把关新闻素材,就容易造成负面新闻扎堆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负面新闻集群效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解构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认同,弱化校园德育教育效果。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家庭向社会接轨的过渡时期,在此过程中,原来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纯净、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就拿新闻接触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应对课业压力,无暇顾及身边社会的变化和热点事件。而在移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下,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即时了解社会的窗口。而堆积于其中的负面新闻在潜移默化中销蚀着大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和认同感。比如全国影响很大的“彭宇案”和“小悦悦事件”,以及类似路人有难无人施救,或者热心救助反遭讹诈的新闻,都在一次次冲击着大学生固有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另外,负面新闻也会弱化大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课堂教育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引导。但大学教育是开放式、全方位的,课堂教育时间必定有限。除此之外,大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和互联网络来了解周围的社会。当学生在接触负面新闻过多时,就会感觉媒体所构建的社会现实与老师在课堂教育中所强调的人生价值充满了矛盾。比如经常见诸新闻的街头贴膜、路边摆摊等工作者月薪收入丰厚,甚至超过公司白领和大学教授。这样的新闻从内容上看属于中性,但传递给大学生的却是负能量。它与高校教育中“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来自社会的影响比课堂教育要更加直接,也更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人生目标和奋斗理念的曲解。

2.导致大学生对错误行为产生模仿、参照的从众效应。在社会学中,学者菲利普斯提出了著名的“维特效应”理论,本意是在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下,很多的欧洲青年模仿维特在书中自杀行为而产生的自杀模仿效应。现实生活中,负面新闻的集中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的“维特效应”也不容小视。

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新闻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抛开学生本身心理疾病及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不谈,媒体在此类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外的研究者在研究“维特效应”时指出,媒体过多地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会在其他有类似压力或已经萌生厌世情绪的人群中产生微妙的心理暗示。再加上一些新闻报道本身在报道角度和遣词造句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对自杀细节的详细描述,而对自杀原因一笔带过,淡化该行为对自身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等。这些都会对将要面对类似压力,或正处于心理挣扎期的大学生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模仿参照物,导致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3.对现实社会产生恐惧、抵触情绪,产生迷茫、困惑的心理落差。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负面新闻的集群效应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并不真实的“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真实社会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媒体在进行信息加工和重构之后为公众主观展示的环境。但正是这个环境,却对公众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大学生失联”的关键词,有关新闻及网页多达四千余万条。即使不考虑其中某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大学生失联的新闻已经过于频繁地成为公共关注的热点。我们并不否认这些案件发生的客观性和社会治安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隐患,但过于频繁的集中报道或是长时期关于这个话题的持续报道,会在无形中加剧、放大此类事件的恐慌情绪。对于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会加重他们融入社会的心理负担,对其他社会现象同样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三、缓解和应对负面新闻集群效应的对策建议

1.高校层面:加强大学生时事新闻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客观接受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进行时事新闻的教育和解读应该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在学校教育中,除了《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育之外,专题性质的社会热点解读在许多高校还存在空白。大学生从新闻媒体获得“信息原材料”,需要通过辅助手段去理解和消化。而这个正面引导的过程就可以消除负面新闻的集群化带给学生心理的压力和价值观的冲击。高校可以邀请社会问题的专家学者或者媒体从业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时事热点分析。在内容上,侧重选择一些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话题,增强时事教育的时效性。例如,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失联”新闻集中见报之后,开展了形式各样的人身安全教育、反传销教育、网络恋爱教育等专题活动,从正面活动积极消除此类事件带给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并且从源头教育尽量规避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学习接触最为紧密的大学辅导员应该培养较强的新闻敏感意识,在集群效应萌芽或显现之时,能够察觉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组织班会和学生讨论组等形式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引导,提高自身的新闻德育教育能力。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以班级、年纪、院系为单位建立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网络,结合热点新闻事件展开讨论。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舆论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疏通。进一步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价值观偏向,让同学们用积极的心态客观面对负面新闻的影响。

2.媒体层面:树立责任意识,调整报道策略,把握负面新闻传播的度。新闻媒体应首先追求新闻报道社会效益,更加牢固地树立责任意识,在某种负面现象出现的时候不可盲目跟风,毫无深度的重复报道和借用话题的衍生报道都会人为地营造出负面新闻的集群效应,带来莫须有的社会情绪恐慌。要善于从负面新闻中发掘正面新闻价值,用积极效果消抵负面新闻过多对受众的冲击。比如,我们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中,媒体在真实反映灾情的同时,积极报道抗震救灾过程中辛苦与艰难,着力发掘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用众志成城的意志和决心慰藉了灾难带给人们身体和心灵的创伤。

另外在负面新闻的内容处理上,媒体应该把握好文辞的尺度和报道的策略。过多的阴暗心理和犯罪细节的描写可能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心理的认同和行为的模仿。比如,某媒体在报道大学生跳楼自杀新闻时,在总结死者生前遭遇时多处用到“绝望”“绝境”“无能为力”“现实残酷”等字样,刻意营造出逝者生前的无助,以及选择这种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合理性,而忽视在此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可能解决问题的其他因素。这样的内容设计就容易引起有类似经历同学的心理认同感,而在将来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带来可能的悲剧隐患。

[1]黄宝娥.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1(8).

[2]黄成忠.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路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3]杜涛.媒体恐慌论视野中的“女大学生失联”报道[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2).

G641

A

1673-0046(2015)9-0042-02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集群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懒马效应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负面新闻”导写及例文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网络负面新闻及其传播特点分析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