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探析

2015-02-13李明珠赵祥坤周顺鑫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牡丹江57000牡丹江医学院影像学院牡丹江57000

医学与社会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生大学生

李明珠赵祥坤周顺鑫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牡丹江,57000;牡丹江医学院影像学院,牡丹江,57000

“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探析

李明珠1,2赵祥坤2周顺鑫21
1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牡丹江,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影像学院,牡丹江,157000

“90后”医学生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其医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从“90后”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入手,立足于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影响“90后”医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医疗、学校和家庭环境,认为新时期加强“90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从其自身特点出发,尊重其个性发展规律,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医德教育方法,优化医德教育环境,才能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医学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医德教育就是对医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的医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灌输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把医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内化为医德认识、信念、意志、行为和习惯,以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1]。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出现了严重的医德滑坡现象,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冲突加剧,医德医风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使自古以来“德术并重”的行医范式受到冲击,也引发了对当前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90后”是当前医学生的主体,新的时代赋予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征,也给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对这一新生代进行有效的医德教育,是需要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者们研究的课题。

1 “90后”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都出生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如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价值选择多样化、知识丰富、依赖网络等等。不同的是,在同样的年龄,“90后”大学生所享有的物质、商品、信息以及文化的丰富程度是“80后”大学生所无法想象的,这导致了“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都表现出与“80后”大学生不一样的新变化[2]。“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较“80后”活跃和开放,不愿被传统所束缚,思想行为特立独行,个性更加张扬,早熟且叛逆,自我意识强,崇尚平等和自由,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不受约束,不惧权威,不顾他人感受,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价值观更为务实和自我,较“80后”大学生有更强的利己心理。在人生态度上,“90后”大学生较“80后”更加乐观、自信,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接受各种挑战,但辨别是非能力和抗挫能力较“80后”有所减弱。这些是当前“90后”大学生的共性,而“90后”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又具有其个性化的思想行为特点。

1.1价值取向多元化,追求职业发展与功利性择业心理共存

“90后”医学生普遍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职业精神,认为救死扶伤、奉献社会是应当提倡的美德,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优越的成长环境又使其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严重。这种思想导致“90后”医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而花大量精力去考取各种证书、考研,忽视了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找工作首先考虑工资和福利待遇,而不是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适合自己的工作。

1.2知行不统一,医德认知普遍高于医德行为

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3]。大部分“90后”医学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认知,认为医生收红包、拿回扣、开大处方等种种违背医德的行为应该坚决反对和抵制[4]。然而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其医德意志还不坚定,往往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忽视道德品质,对不良医疗行为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不能做到医德认知与医德行为相统一,自律性较差。

1.3医德情感弱化,缺乏同情、仁爱之心

医德情感是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事业及病人所产生的爱恨、喜恶态度及其履行医德要求后的内心体验[5]。医德情感中最基本的道德情感,表现为对患者深切的同情心和仁爱心,是促使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原始动力,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90后”大多数生长在“6+1”的家庭结构中,处于被关注的中心,比起对他人的关注,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有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90后”医学生热爱医疗卫生事业,能感受到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安危,但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关心病人疾苦、视病人如亲人的少之又少,事实上是对病人态度淡漠化的表现[6]。

2 影响“90后”医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

2.1社会环境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90后”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加深入、频繁和广泛,同时,西方一些不良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也通过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而“90后”医学生又过分依赖网络,各种不良的观念冲击着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医学生,严重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

2.2医疗环境

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诱惑导致部分医务人员价值观发生转变,收红包、拿回扣、开大处方药等医德滑坡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医生对患者态度生冷,不理会患者的合理需求,医患关系物化。同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频发。这种负面的医疗环境对“90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3医学院校

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无论是课程设置、经费支持,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倾向于专业课,忽视对医学生的人文熏陶和道德情感培养。另外,医德教育方式仍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情境,学生根本无法体验和感受病人的痛苦,医德教育在其内心不能引起共鸣,导致医德教育效果不佳。

2.4家庭环境

“90后”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家长往往只关注其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养成了“90后”医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自私的性格,不懂得关心别人,缺乏同情和仁爱之心。有些父母自身在思想品德上都有失偏颇,甚至向子女灌输将来当医生可以有额外收入的观念,这种家庭教育对“90后”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加强“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

3.1转变医德教育观念

传统的医德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医德教育过程缺乏平等意识,这使得思想独立、自我意识强、崇尚平等和自由的“90后”不认同甚至排斥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导致医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从医疗行业和医学生的特点出发,采用情感化管理,坚持以学生为本[7]。在教学实施中要尽可能营造一种开放平等的授课环境,摒弃“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

3.2创新医德教育方法

我国传统医德教育以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教育为主,这种以书本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会使“90后”医学生感到枯燥和空洞,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和协调,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应采用多元化的医德教育方式,医德教育不应局限于德育课、伦理课中,而应贯穿于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渗透教育。

3.2.1创新医德教育方法,采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授课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授课内容多联系临床医德的实际事例,采用案例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包括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志愿者爱心行动等,使隐性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系列的教育活动,无形中实现教育[8]。

3.2.2拓展医德教育的途径。医德教育不只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也是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走进社区,服务群众”等,通过为群众无偿提供医疗咨询、健康体检、运动保健等实践活动,培养“90后”医学生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培养其尊重他人、热爱集体、扶贫帮闲、助人为乐以及奉献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使医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对基层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增强医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病人的责任感,树立起献身医学、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信念。

3.2.3丰富医德教育的载体。“90后”被称为“信息时代的宠儿”,网络是其获取信息和沟通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应将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加强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校园网、论坛、博客、QQ、MSN等网络沟通工具进行交流和宣传,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医德教育活动。利用这种“90后”医学生熟知和喜爱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引起学生共鸣,消除和缩小教育双方的隔阂和距离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优化医德教育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性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9]。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育,医德教育离不开环境的依托,良好的内外环境都会对医德教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医德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实效性。因此,改善医德教育环境势在必行。

3.3.1优化社会环境。政府应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加大对网络、新闻、媒体及出版物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倡导网络道德,引导媒体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宣传和正确社会舆论的营造,努力净化传媒内容,树立道德典范,发挥榜样作用,不断输出正能量,为“90后”医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3.2优化医疗环境。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医疗环境,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力度,消除市场化的弊端。同时医院应加强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行医制度、药品公开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德档案,完善医德监督和评价机制,规范医生的医德行为,净化医疗环境。3.3.3优化学校环境。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应丰富医德教育内容,加强医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突出医德教育地位[10-11];另一方面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氛围;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12]。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如树立医学生誓词宣传牌、各种主题雕塑等,通过医学生誓词教育、校风校训以及医德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教育和引导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

3.3.4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一系列的家庭日常活动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家长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权利,同时又要切实关心其心理健康和精神信仰。此外,家长也应减少在孩子面前过度讨论社会负面问题及宣传非主流的社会思潮,严格要求自身的道德行为,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1]王卫平,温锦旺,王国祥,等.医学生的医德认知与医德教育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6(2):20-25.

[2]李景玲,王玉侠.“80后”与“90后”大学生道德比较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4-60.

[3]游元军,胡铭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三个维度[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54-55.

[4]刘蔚.“90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陈飞.医学生医德情感教育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37-39.

[6]陈洪月.90后高职医学生责任素养的调查与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2):244-246.

[7]袁良杰,张敬军.柔性管理在“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223-233.

[8]赵玮,史立波,丁晶,等.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64-366.

[9]方鸿志,李辰媚.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与对策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3(2):78-81.

[10]徐玉兰,肖菲,刘义兰.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9):57-59.

[11]朱亚杰.对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4(1):177.

[12]金玲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医学生成长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20-21.

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Ethics for the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post 90s

Li Mingzhu et al
Marxim Iustitute,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Mudanjiang,157000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post90s are themain body of themedical university nowadays;they are the successors of the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undertakingsof our country.The quality of theirmedicalethics is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undertakings ofour country.Starting from the pointof the characteristicsof the thoughts of the post90s and based on their actual situation,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elements,which come from the society,medicalsystem,schools and the families,thataffect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 of them.This paper deems that,in the new era,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medical ethics for the post90s,the starting pointmust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the developing regulation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mustbe respected,the ideas of education must be changed,the teaching idea of'students first'mustbe insisted,new methods ofmedical ethics educationmustbe created,and the environment ofmedical ethics educationmust be optimized,only these can improve the practical effectofmedicalethicseducation.

Medical Student;Education of Medical Ethics

R192

A DOI:10.13723/j.yxysh.2015.03.027

(2014-08-28; 编辑 张晓莉)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生大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