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2-13刘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刘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如何开展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健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模式;机制
一、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创新性
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创新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凝聚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行为、营造创新氛围为手段,以培养创新人才、造就创新成果为目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呈现出鲜明时代特点和高职特色,深受广大高职学生的欢迎。因此,健康向上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创新性,对当代高职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育人性
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广大师生施展才华、充实自我、调整知识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能够及时将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付诸实践,并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在运用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变为现实的快乐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实用性
“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就业预备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实用型人才。这种定位要求高职教育更要贴近社会、贴近企业[1]。”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突出职业特点。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德学院”)开展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紧扣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科技研究意识的培养,提升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涌现出一批既有科技含量,又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奋、严谨、敬业、创新等学风,也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岗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凝聚性
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力、同化力,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并形成强大的向心力、驱动力和创造力,推动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发展。
二、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认识程度不高,缺乏自觉性
一些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没有从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高度来认识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仅单纯地把科技创新活动当作学生的课外活动看待。
(二)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一些学生形成了机械呆板的思维定式,造成了有的学生以功利为本而读书、以分数为本而学习的思维模式,对参加科技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同学还存在“创新离我们太远”、“创新高不可攀”等错误观念。
(三)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氛围不浓
当前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缓慢,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也有的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不高。
三、开展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笔者认为,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现状和中德学院取得的经验,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按照“一、三、四”的途径和方法来构建。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机制,为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保驾护航
1.学校投入是基础。中德学院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十分重视,在技术、设备、场地、资金等方面持续有效地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仅去年就投入资金20万元扶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开放多个实验实训场地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比赛训练,每个实验实训场地也日渐成为学生们的科技创新基地,实现了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的共享。
2.政策倾斜是推力。中德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在就业推荐方面予以倾斜,并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获得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并被授予“优秀成果奖”荣誉称号。
3.教师指导是支撑。教师追求卓越、满腔热忱地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013年,中德学院各二级学院(系)共计安排63名专业教师来指导学生科研立项和实施。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学生组织是依托。中德学院根据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特长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如科协、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培训,进组织科技竞赛与科研训练。大学生科技协会在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探索和优化三种模式,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1.“四自”、“三强化”、“两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自三强化两结合”中的“四自”即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立项、社团自行设计科技赛事、教师自发指导科研活动、学校自愿提供资金设备;“三强化”即强化实训、实习、就业三个环节;“两结合”即“学研产”与“教学做”相结合。“四自”、“三强化”、“两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贯穿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德学院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2.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相结合,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积极地进行启发性引导:对低年级学生采取集中自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对高年级学生采取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优势、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激发其创新动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并激励其他同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3.针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的真谛和意义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现个性和潜能是使学生走向成才的第一步。为此,中德学院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让其提前介入科研项目,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千方百计地促进创新人才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
(三)推行四项措施,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与提高营造氛围
1.从组织上入手、加强领导。中德学院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校整个工作,全盘考虑、统筹安排,负责学生工作和分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学工部(团委)、科技处部门领导担任副组长,各二级学院(系)专职副书记为成员,他们共同组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落实、规划制定、方案论证和策划协调等工作,切实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从舆论上入手、旗帜鲜明。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学校宣传工具的作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特别是在每次举办大型活动前,通过各种途径对活动进行宣传,包括条幅、海报、广播站、校园网等。通过宣传,使科技创新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也吸引了全校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3.从活动上入手、与时俱进。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活动的普及和覆盖率。大力开展专业竞赛、科技讲座、课题立项等活动,有效融入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的培养。例如,通过“中德大讲堂”进行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讲座,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4.从深化上入手、凝心聚力。中德学院不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的层次和水平,重视选拔、培养和培训“拔尖人才”参加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科技竞赛,从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通过高水平科技竞赛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关注和参与竞赛。
四、结语
高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预期成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制度是保障,创新是主题。
(一)学生是主体
高职学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对象,是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创造潜能和个性的个体。只有充分认识、尊重和发展他们的差异个性与潜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掘学生个性和潜能,集中精力引导学生从自身基础出发,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特点、掌握技能的程度,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自主参加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技术难度的实践与创新活动,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是主导
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离开了专业教师的指导是很难孤立地完成一项创造性工作的,只有师生互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所以,我们在强调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仍要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制度是保障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对课上学习内容的验证、巩固、拓展和提高,具体体现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实践技能、创新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课外得到锻炼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这些成绩取得是需要得到学校支持和认可的。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精心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四)创新是主题
育人是永恒的事业,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如果没有创新,就难以造就出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已向多样化发展,仅围绕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开展的创新活动就有数十种,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活动方式,而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没有不变的固定方式,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以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变化。
总之,领导的关怀与重视,推动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配套的政策和奖励措施,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提升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固定的实验实训场所,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学生科协的勤奋工作,保障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运转。在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培训制度,拓展科技创新平台,规范科技创新流程,努力使高职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崔现强,叶俊国.对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4).
编辑朱荣华
作者简介:刘健(1980-),男,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4-10-2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5)01-0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