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语文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2-13万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高职语文问题

万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语文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万虎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评价是加强教师管理、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高职语文教育评价理论落后于评价实践以及评价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文章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从高职语文学科位置边缘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标准教条化等方面作了分析,针对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职语文;考核评价;问题;对策

语文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领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随着教育者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语文评价呈现出鲜活和灵动的气象。但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清醒的看到,高职语文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因为高职语文一直受到普通高中和本科教学方式的左右,且普通高中的评价方式难以摆脱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桎梏,它难以衡量和促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科语文评价也不适合当今的高职语文评价,它难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一、现状与问题

1.高职语文学科被边缘化

高职语文学科位置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处在普通高中教育与本科教育“夹缝”位置的尴尬而带来的整体边缘化。众所周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我国现行的教育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规模正逐年扩大,而高职教育规模有萎缩趋势,尽管国家在学费等方面给予补贴等相关扶持资助政策,但高职似乎不再像当年那样受到人们青睐。二是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的“重技轻知”、“重理轻文”的急功近利思想而带来的学科位置边缘化。高职教育的根本性特征在于“职教性”,其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因此,难免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行政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评价标准上,出现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术培养轻文化修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不良倾向。作为高职教育的工具课、文化基础课,高职语文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从学生方面,语文课成了不太受欢迎的课,旷课和逃课现象时有发生,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教学方面,相对专业课而言,语文课受到挤压,为专业课“让路”,教师逐渐成了“可有可无”的“边缘人”,不仅课时减少,而且更有甚者,在某个年段予以取消;教师方面,语文教师成了高职教育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有的教师不愿上语文课,有的既勉为其难也在敷衍塞责,有的甚至转岗改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学生没有学习热情,教师没有教学激情,鉴于此,高职语文在改革路上仍任重道远。

2.高职语文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主体的单一化,是指在高职语文教育评价中,仅仅把学生当成评价的对象,并且是被动的接受评价的对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他评”特征,被评价者——学生则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地位。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使高职语文评价成为一种被动消极的活动,什么时间评、怎样评、评什么、均由评价方单独决定,被评价者没有话语权。现行教育评价的一般顺序是教育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次序。学生这时被排斥在评价的主体外,成为被评价对象。由于被动接受评价,被评对象学生完全没有表达意愿和想法的机会,有时不得不接受与自己观点相差很大的评价。高职生往往叛逆心理较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保护,积极性被挫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得不到相应的反馈,教学效果得不到客观全面的评价,而成为武断片面的评价。

3.高职语文评价标准教条单一

现行的高职语文评价标准是单一的、教条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格式的标准化。受中学语文评价方式的影响,高职语文评价也将学生评价中的客观试题标准化,主观试题也试图标准化,“逼着”学生按一定的“套路”来思考,填空题、选择题、阅读题都有标准答案,唯剩作文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但近年来,在某些应试教育抓得尤为突出的学校,又出现了“作文题就是一个大填空题”的应试方式。教条单一的形式束缚了学生鲜活的思维,学生变成了整齐单一的商品,教师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学校成了机械加工厂。二是评价过程要点化。现行的高职语文评价形式主要还是试卷,试卷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对于主观题(比如阅读理解题)的界定主要是罗列要点。在实践操作中,为追求评价标准统一,阅卷简便,便对参考答案绝对化、简单化,参考答案便成为了唯一答案,标准答案。这样便导致老师在教学时对学生强调要将某内容理解成为“几个要点”,否则就不能得分。学生十多年的语文学习就在这样的评价环境中,成为了一个“被考试”的机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成为了罗列“要点”的过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肢解殆尽、荡然无存。三是评价结果数据化。对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其评价不能用简单的数字一言以蔽之,冰冷的量化数字不能让高职语文其评价的隐性功能得到体现。如一个口吃者可能会强记字的注音,他的语音成绩可能是满分,而一个水平不错的学生如果没记住某些字的拼写,语音成绩,或准确地说分数可能远不及那口吃者。单纯的分数量化评价,不能客观全面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原因分析

现行高职语文教育评价存在上述的问题,有着较为深刻的社会背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就高职语文教育评价自身来看,有以下主要原因。

1.评价研究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外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引入我国,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基础薄弱,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科学的系统尚不完善。我们的评价理念、理论大部分引自近代西方国家,要做到评价研究的本土化,还需加强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二是人才的标准和教学的要求尚未无缝对接。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职业人才,在评价工作中需要测评哪些相关项目,才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同时还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原则,在我们的教学和评价中尚未充分体现。

2.传统评价有较大制约性

我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以来走过了1300年;而我国的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受传统的教育评价的影响,人们普通认为评价就是测验或考试,评价就是考察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评价就是按分数等级排队。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固定评价思维模式严重影响我国的现代语文评价的改革,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教师、学校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评价制度与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前苏联的教育意识形态长期主导着我国的教育和教育评价领域。加之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制的相对僵化,使得受教育者的培养缺乏现实需求的紧迫性,为此还一度出现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畸形局面。可见传统影响的根深蒂固。

3.评价理念落后

评价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贯穿在高职语文评价中的教育观念落后。当前高职教育评价基本上依据能力本位观念,一些是高职学校在强调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二是评价的模式不当。据调查了解,有些高职学校盲目套用本科语文或高中语文评价模式,缺乏对高职语文特色的评价研究。三是评价监控意识不强。目前各校都有相应的评价模式,但大都缺乏相应的监控体系,导致评价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

三、对策和方法

现代高职语文教育评价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积极探索摆脱传统教育评价困境,是摆在当前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走出困境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课程评价与以选拔为宗旨的考核评价应有的内在一致性,锐意进行制度改革,以建立起根本的保障机制;进行观念改革,以生成内在改革评价的支撑精神;进行方法改革,以寻求可行性的有效策略。

1.制度改革

高职语文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要求新的评价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高职语文教育评价必须坚持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现代评价理念,充分评价客体和评价主体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其次要确立高职语文课程意识。我国教育学中,课程意识相当薄弱,尤其是高职学校不需要参加全国的各类的联考,课程意识淡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长期以来,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注重教学意识而忽视课程意识,千方百计把规定的内容通过较好的途径传授给学生,至于教什么那是上级部门操心的是,教师学校不需要也很难形成课程意识。“教什么”的问题不解决,“如何教”也是盲目的,“如何评”更是“无用功”。因此,我们到底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怎样组织这些知识,用什么方法评价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新的问题。国家对高职学校的实行一纲多本制,高职语文教材涌现出种类繁多的版本,高职语文教学更是百花齐放。高职教育没有高考“指挥棒”,语文教育评价应该走出传统语文评价误区,不断从制度上改革创新。

2.观念改革

评价观念改革是人们对评价问题的看法,是评价精神实质,而不是具体的评价行为或评价形式。观念的改革需要全系统性全员性改革,也就是说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媒体和社会舆论的观念都理解都认同,都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职语文评价有新的一致的看法,这才是观念的改革。因此我们针对高职语文评价,可以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针对学生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等发展状况来考虑。同时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容纳学生不同的观点与意识。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拒绝以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努力促成“实用型”高职人才的培养。

3.方法改革

高职语文的评价方法体现出高职语文特有的评价观念,但观念可以在不同的评价方法实施中体现。如在国外流行多年的成长记录袋评价。外国学者专家给了很多具体的类型划分及构成界定,但在这样理念的导引下,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变通,删减或归并。物质条件较差的师生都可以尝试。不同地区的人们依然可以在变了形式的实际中,去体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根据高职语文教学实际,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留有空间,不能一概而论。地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和办学条件不同,不能用同一种评价方法。二是要倡导探究,不断完善。评价实践中,我们不能探究让人适应评价的方法,而要探究评价如何科学改造才适合于不同的人,不是让中国的师生都用来自外国评价方法,而是要探究外国的评价方法怎样科学改造,才能适合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这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要倡导评价方法的灵活性,种种形式表明,高职语文教育的现行评价方法没有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反而影响了高职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因此高职语文教育评价必须改革评价方法、内容。当然,选择哪种评价方法,要视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不能随意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细兰.浅析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28.

[2]谢晓红.高职语文考核评价体系探析[J].警官文苑,2012,(12):15.

[3]塔娜.高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25.

[4]施锦云.探索高职语文课程评价考核之路[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0.

[5]李文娜.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核改革的若干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8):15.

[6]许华春.高职语文教学指导书(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配套用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王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问题、归因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4):28.

[8]杨柳.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定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11):06.

编辑贾树海

作者简介:万虎(1979-),男,湖北咸宁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2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5)01-019-03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高职语文问题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