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思考

2015-02-12刘有军四川大学工会成都市610064

关键词:教职工工会工作常态

刘有军(四川大学工会 成都市 610064)

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思考

刘有军
(四川大学工会 成都市 610064)

高校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工会工作在高校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主题。高校工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探索和不断创新,继续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紧抓创新发展和教职工维权两条主线,推进高校工会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新常态;高校工会;理论与实践创新

一、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工作的理论支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高校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正式提出,充分远瞻性地回答了新常态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工会、怎样建设高校工会的提问,体现了高校工会工作与高教事业发展要求的统一,是高校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以中国工会十六大为契机,高校工会始终把握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号召广大教职工建功立业,积极推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教职工教学竞赛和职业培训,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建言学校改革发展,大力倡导发展和谐劳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广泛发扬劳模精神,提高工会队伍能力建设,高校工会工作成绩突出,实现了高校工会事业新跨越。高校工会工作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顺应中国工会实际、契合高校发展改革、符合工运规律、反映工会性质,创造性阐述了“ 高校工会走哪样的发展道路、高校工会如何发挥作用”的重要时代课题,是高校工会工作的必然路径。高校工会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工运道路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方法,坚持不懈在中国特色工运道路上继续探索高校工会工作新思路。

2、工会工作在新常态下的高校教育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对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中指出,“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旋律,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工会要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把做好新常态下广大职工工作、调动工人群众创造性和积极性作为核心任务,全力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不断激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高教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肩任着共和国伟大建设事业的继承者和中坚力量的重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着力突出高校工会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能,是一个亟待密切关注和深层探讨的议题。在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必须立足于更充分地发挥党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的桥梁作用,始终围绕高校中心工作,转变观念,创新完善制度体系,以改革创新提高工会能力建设和理论实践水平,突破工作瓶颈,深化推进高校工会工作水平,推动高校工会向高层次迈进,为人才培养和高教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对高校工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工会要扎实发挥依法维权职能,从国家与高校改革的大局出发,依法发展教职工、高校与社会间的和谐关系,切实保障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教职工以愉悦的心情、无后顾之忧地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奉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高校工会需要积极顺应新常态发展要求,主动融入高校教育改革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完善和创新高校民主管理,进一步创新工会工作思路,探索工会工作实践,创新服务广大教职工的方式方法,推动高校工会改革创新。十八届四中全会又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高校工会作为基层重要的党群力量,必然要把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学校改革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整个过程,主动融入到依法治校和全面深化改革中。

二、高校工会工作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校工会法规制度不完善导致基础工作运作困难。工会的组织运行机制、活动内容等设计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会工作的运作。《工会法》、《教育法》、《劳动法》和《教师法》一系列法规制度是确保高校工会正常开展基础工作的有效前提,是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推进校园民主建设的制度依据。虽然《工会法》、《劳动法》中都对工会的四大职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屡屡受阻,特别是对教育领域的工会指导原则存在的空白导致高校工会在实践维权过程中缺乏法律依据。一些高校党政领导认为贯彻执行《工会法》是学校工会的事情,与党政部门没有太大联系,因此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在高校等特殊的教育类单位,具体的制度规章和配套立法落后,使得高校工会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虽然在工会法的实施和相关的法规政策中都对工会的经费、会费收缴管理和分配等各项制度予以规定,但在实际中高校工会遭遇的现实往往是:会员会费收取标准低、收缴障碍多,行政拨款较少,工会设施严重不足。例如:一些高校工会管理体制不健全,行政化倾向严重,基础工作运作困难,在民主治校进程中角色被弱化。

2、观念缺位阻碍高校工会职能发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和劳动领域发生了巨大转变,人口、就业、收入分配、老龄化、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群体间的心理失衡和利益矛盾日益凸显。高校工会传统观念显然不能适应新常态工作形势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观念认识上,一方面,高校领导对工会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重视,没有把工会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一部分来对待,既不重视发挥工会的职能,也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支持和研究工会工作,致使高校工会工作没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保证;另一方面,高校工会领导和干部对工会工作的认识欠缺,没有理顺工会与党委的关系,要么依从党委,不能独立开展工作,要么在工作中把握不准方向,不能在维护教职工利益中较好反映党委意见。工会是教职工之家,理应代表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反映广大教职员工的诉求,进而才能很好地发挥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会维权职能。但目前工会的职能因为观念阻碍被弱化,作为教职工代表的工会没有真正参加和深入到学校党政的许多重要决策中来,“双代会”不能如期召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提案、议案不能很好被落实,造成工会仅限于开展文体活动,为职工分发福利,组织教职工技能培训,工会职能得不到实质性有效发挥。

3、工会组织文化及其队伍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高校工会是一个完善的组织,应该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这样才能引领高校工会工作。传统的工会文化强调最多的是重大局、求和谐,对教职工在事业、生活中产生的个人利益要求缺少重视,当这些诉求没有被很好地回应时,就很容易让教职工产生被忽视的不满心理,由此所导致教职工的参与幸福感得不到更新,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不能很好被激发。同时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性不高也是参与文化不足所致。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集中表达渠道,自身缺乏参与文化,未能塑造积极主动参与的一种民主生态,自然不能引领教职工的参与。缺乏文化的工会将失去工作的灵魂和实质,工会凝聚力也会因此减弱。同时作为工会工作的执行者,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工会文化建设,目前队伍能力建设滞后集中体现在:队伍老化,大多数高校工会领导由即将退休的同志担任,工会干部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年轻干部少,且由于教学、学生工作繁多导致工会工作被边缘化,不能为工会及时注入新鲜血液,导致许多工作只能按照“老习惯”处理;高校工会实行校院两级领导体制,由于校工会作为党群团组织编制紧缺,基层二级工会组织机构多不完善,往往没有专职工会干部,而是由学院领导或任课教师兼任负责工会工作,缺少全面的工会工作事务培训,在工会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受限,亟需的工会理论研究更加无力着手,队伍能力薄弱极大地影响到工会工作开展。

4、高校工会理论研究及创新发展不够。高校工会工作因为其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更需要不断创新工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去应对,可是高校工会在实际运作中,不仅因为受旧有体制和传统思维的影响,使工会工作自身缺乏创新,更因为对高校工会理论的深入研究不足,使工会工作多“点到为止”。首先,理论研究意识薄弱,由于高校工会干部大多数由教师兼任,工会干部从事工会理论研究和调查缺乏动力,专职工会领导和干部也没有意识到工会工作除了事务性管理外还需要理论研究和调研作为支撑;其次,工会缺少研究型领导干部,没有把工会研究工作纳入高校工会一项重要的前瞻性且基础性的工作来推进,在此形势下,何论建立工会科研队伍?又因为科研经费扶持激励的不足,使得教学老师无法投入精力和经费去研究教学以外的工会理论;再次,高校工会本身依附性、形式化弊病严重,高校工会自身具有的基本职能长期没有内化于工会干部队伍和工作中,使高校工会四项职能成为维权缺位、建设虚化、教育滞后、参与走形的尴尬局面;最后,工作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导致工作成效不高,例如传统的教代会提案落实工作通过下发征集提案通知,提案整理到提案回复时间周期长、工作量大,操作繁琐复杂,造成工会工作效率滞后,这些问题都源于对高校工会工作理论研究关注不够和工作创新不足。

三、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工作实践创新路径

1、完善创新适应新常态的制度体系。高校工会工作制度创新是工会工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加快工会工作制度创新,才能进一步使工会工作运作更加顺畅、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工会制度方面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片面强调基本法规,而相关的配套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依照高校发展改革的需求不断补充、完善、发展和创新各项制度,使工会各项工作都能依章、依据、依法,针对高校工会的工作对象是教职工的具体特点,制定出专门针对高校工会的实施细则,如《工会法》在2001年的修订中,虽然在第五十一条、五十二条中对工会工作人员的受侵害行为做出了相关的惩罚规定,但对具体侵害行为的惩处太过粗略,应规定具体的维权或者履行义务的范围,这样才能保证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工作有效进行。对过去制定的各种法规站在新常态下再次审视,不足之处要加以改善和调整,使之适应新常态的步调并对照工作形势的改变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创造性地贯彻完善《工会法》中对应的高校工会工作有关机制,建立工会工作与行政运作常态化协同体系、工会工作和行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等。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校工会领导参加校务会或学校行政会议;为推进工会工作,成立由常务副书记为工会领导、工会常务副主席组成的工作小组,重点推进教职工维权工作并列入重要工作规划。高校工会另一个机制漏洞就是经费保障机制缺乏,应建立健全工会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年度预算决策中考虑工会工作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和支持。高校党委行政在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推动工会工作,并以党委名义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工会工作的意见政策,在制定校党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报告中要积极联动工会进行工作部署,健全新常态下高校工会政策制度体系。

2、以创新改革强化高校工会自身建设。推进工会组织队伍建设。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高校工会必须倡导创新改革,大力提升能力建设,不断激发创新工作潜力,才能积极融入高教改革事业中。要把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规划,通过党政联席会、“党建带工建”等机制推进工会组织建设,确保工会工作“有组织、有阵地、有人才”,通过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提升高校工会组织自身战斗力和工作水平,保证高校工会组织和队伍基础稳固。一方面要激励那些专业素质过硬、积极思考的青年教师补充到工会队伍,同时改变工会的用人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建设工会队伍,让年轻有为、擅于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擅于倾听群众意见的干部领导工会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工会干部培训,特别是加强管理、心理、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培养自身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素质等知识的培训。由于高校工会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广大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丰富,理论素质较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层次也高,工会要真正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提升高校工会在教职工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知识素质和个人魅力及工作方法成为必然。

加强高校工会文化建设。工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需要深入渗透到工会工作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层面、每个教职工的内心,而不是只追求形而上。必须真抓实干地完善思路、拓宽视野,在传统思维的层面上更多总结归纳,加强文化提炼。为适应新常态,工会要多方面布局,以不同层面、各角度总体规划和全局分析,用创新思路来开展工会文化建设,要动态掌握全体教职工的业余文化需求,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差异化的专业学科的教师,组织具有各自特色的、多边文化的文体活动。在组织活动方面,要大胆探索文体活动运作新模式,积极推动教职工文体协会的发展,将部分发展成熟、自身建设完善的文体项目交由教职工文体协会组织负责,努力将工会文化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在活动内容方面,营造工会创新争优氛围,结合高校及院系特点,依托“建家”活动载体把校园文化、校训精神通过工会文化在职工中进一步深化,不断激发教职工热情,彰显高校特色,增强高校凝聚力,并通过创建示范单位、文明窗口、劳模、巾帼建功等具体形式,塑造新时期工会新文化。

3、创新工会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是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的重点,是更好地创新思路、科学决策和促进工作的智力保证。要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建设工会科研队伍,使工会理论研究落实到人,为工会理论研究提供政策和经费扶持,以摆脱因为政策和资金瓶颈而造成的理论研究困难,并且高校工会理论研究要面对高校工会运作实际,把如何提高工会干部能力建设、量化测算对工会干部的绩效考核、怎样在专职工会干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发挥兼职工会干部积极性、提高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等问题上加强调查研究,防止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研究。工会要增强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保持革新去旧的精神状态,坚持扬弃的思维,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对过去工作中的优良方法和传统理论要认真总结,并在实践中完善创新,培养自身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同时要结合新常态下工会工作迎来的新机遇和新问题,研究解决思路。要充分认识到植根于“培养精英”高地的高校工会,是推动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后勤保障”,要从“工会活动”向“工会学习”转变,发挥工会对教职工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的教育功能, 要把“建家”活动的平台升华到能力建设的层次上来,寓建于学,寓学习于活动之中,寓能力建设于“建家”过程之中;要从“工会福利”向“工会情怀”转变。高校工会作为党联系和关心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要铺设好工会与社会、社会与教职工之间的缓冲地带,把握好重视物质福利和注重精神关爱,维护权益和人文关怀之间的合理平衡, 发挥好传承劳动美、传递正能量和关心关爱教职工的双重作用。

高校工会要大胆直面高校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循序渐进地推进高校工会工作实践创新,尤其是在服务教职工和维护教职工权益方面,有力地推动依法治校进程,真正依法独立发挥工会职能。多年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和高校工会职能 “缺席”或“虚位”现象,使得工会工作不能很好的围绕中心工作去开展。在依法治校和深化改革的新常态推动下,更加需要在全过程的参与和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中发挥高校工会的职能。要勇于破除原有的工作范式, 顺应时代发展形势,优化工作空间, 抓住网络快捷传播的特点, 加快建设高校工会网站、教工之家网站, 实行网上管理、网上校务公开、网上办公、网上提交教代会提案、网上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等实践创新;要勇于自主独立地推进维权工作,一方面不能有工会开展维权工作会影响学校工作的僵化思维,而导致工会职能无法按照工会章程和相关制度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也不能有和党委意见不同就是不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顾虑。独立开展工作畏手畏脚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各自的关系没有理顺。所以,高校的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努力讲求把接受党的领导和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工作技巧和艺术,为全面开创高校工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王晓龙同志在中国高校工会第十三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C].中国高校工会第十三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4.

[3]崔聪颖,王敏,蔡君荣.论以党建为导向,在党工共建中推进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17).

[4]崔雁.关于当前高校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5]张淑恒.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

[6]陈荣书.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J].中国工运,2009(12).

【Abstract】As a bridge which connects the party and the faculty, college trade union is a cr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trade union work to orderly process in college. The Third and Fo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has established the main theme of deepening and improving the reform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College trade union has to adapt the New Normal and keep the pace of investigation and innovation, centering the main college work,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Concentrating on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faculty rights defending, college trade union has to make efforts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novation.

【Key Words】the New Normal; college trade un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novation

责任编辑 陆路

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novation of College Trade Union in the New Normal

Liu Youjun
(Sichuan University Trade Union Chengdu 610064)

D412.6

A

1008-8636(2015)03-0017-05

2015-04-03

刘有军(1989- ),男,陕西汉中人,四川大学工会宣教科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工会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教职工工会工作常态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浅谈新时代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浅谈创新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