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宗气联合艾灸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02-07李永新
李永新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补益宗气联合艾灸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永新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目的 观察补益宗气联合艾灸法治疗宗气亏虚兼心肾阳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益宗气之益气升降方并联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体质量、尿量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脑钠肽、尿酸变化情况,统计临床心功能分级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心功能分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尿量、体质量、脑钠肽、尿酸水平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补益宗气联合艾灸法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增加尿量,减轻体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补益宗气;益气升降方;艾灸;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多给予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心肌重构等治疗,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思维方式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12月—2014年5月笔者采用益气升降方联合艾灸治疗中医辨证为宗气亏虚兼心肾阳虚证型CHF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CHF患者60例,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标准为Ⅱ~Ⅲ级。中医辨证为宗气亏虚证兼心肾阳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规定的诊断标准及石家庄市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邢月朋主任医师临床经验:①主症为胸闷、善太息、气短、畏寒。②次症为心悸、胸痛、神疲、乏力、下肢水肿、腰膝酸软。③舌淡或暗淡,苔薄白,脉沉弱。具备主症及次症1项者,结合舌脉即可诊断。排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者,未修补的瓣膜病引发的心力衰竭者,由于感染未能控制引发的慢性心力衰竭加重者,未经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病者,由于心外系统疾病造成的心力衰竭以及由于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有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严重贫血、肝肾疾病、肿瘤等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0~76(65.6±4.7)岁;病程8~28个月;原发病为冠心病22例,高血压3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源性心脏病1例,风心病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6例,Ⅲ级13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9~81(67.3±4.5)岁;病程6~30个月;原发病为冠心病20例,高血压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风心病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6例,Ⅲ级1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益气升降方,并给予艾灸。方药组成:黄芪30g、人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枳实10g、桔梗10g、炙甘草6g、丹参15g、泽泻30g,1剂/d,水煎30min,取汁300mL,分2次温服。艾灸法选取关元、气海、肺俞(双)、心俞(双)、肾俞(双)穴,应用艾灸仪(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分别进行温和灸,每次以局部皮肤有红晕、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艾15min,1次/d。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2组治疗后第1,3,7,10,14天体质量下降幅度及24h尿量变化。②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超声心动图,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A)及两者之比值(E/A),均由指定医师测定。③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浆脑钠肽(BNP)及血尿酸水平。④治疗前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能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能达到部分缓解的标准,或心功能改善1级,一般处于Ⅱ~Ⅲ级,症状及体征减轻,但仍有若干心力衰竭症状存在。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2组治疗后LVEF、E峰及E/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均<0.05),A峰明显降低(P均<0.05) ,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浆BNP及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4 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体质量下降幅度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第1,3,7,10,14天体质量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BNP及尿酸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尿量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14天24h尿量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2.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3 讨 论
CHF归属于中医“喘证”“水肿”等范畴。中医治疗此病立足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笔者临证发现西医诊断为CHF患者多数有自觉胸间憋闷,有压迫感而深吸气,然后以呼出为快的临床表现,依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宗气不足之太息症,临床中而又多数患者久病、多病、年老体衰,宗气亏虚,日久导致阳气不足,心肾阳气亏虚,温阳化气行水功能失调,患者出现畏寒、怕冷、双下肢水肿、腰膝酸冷等心肾阳虚不足之症。《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气血焉。”张锡纯认为宗气“不但为全身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全身血脉之纲领。宗气亏虚,无力“以贯心肺而行呼吸”而出现胸闷、善太息、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心气心阳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脉络瘀阻而成瘀,气虚血瘀,心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水湿运化失调,导致水停、水泛,而表现为气促、水肿等不适。而调补宗气,使心阳鼓动有力,肾阳温煦气化功能充沛才能使水液运化正常,气血运行畅达。故在邢月朋主任医师提出的“宗气亏虚”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始动因素理论指导下,运用邢老经验方益气升降方调补宗气联合艾灸法温补心肾之阳治疗宗气亏虚兼心肾阳虚CHF患者。
表4 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体质量下降幅度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24h尿量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益气升降方中黄芪味甘、性温,为补药之长,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人参味甘、微苦而温,大补心肺中元气;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桔梗宣畅肺气,枳实开气机之壅结而下行,二药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升清降浊;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使宗气得以布散,畅达气机、贯盈心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利尿,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从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目前研究已证实黄芪有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抑制心室重构,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状,从而控制心力衰竭的进展,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3-5]。人参所含的人参苷、人参素等有效成分可增加心排血量和冠脉流量,同时具有调理中枢神经系统及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6-7];丹参可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冠脉血流量,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与黄芪合用有类似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8-9]。
艾灸疗法是借艾条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10]。艾灸具有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的功效[11]。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已经提到脏腑阳气虚衰内寒等疾病时可选择艾灸法治疗。艾灸具有容易操作、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独特优势,对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人体各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免疫系统[12-13]和心血管系统[14]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关元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灸之可温补振奋心肾阳气;气海为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之处,灸之可生发阳气,化气行水,心俞、肺俞、肾俞为背腧穴,背腧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与五脏六腑有特殊联系。《灵枢·背腧》:“按其处,应在其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素问·长刺节论》:“迫藏刺背,背腧也。”背腧穴因其位置都与本脏腑相近,故能反映各脏腑的病症,,相应脏腑疾患时,常用背腧穴治疗。灸心俞具有调理气血、激发心阳之功,灸肺俞具宣畅肺气、发挥通调水道上焦之功。心俞和肺俞为多数医家治疗心胸病证要穴。肾俞穴为背腧穴,灸之温补元阳、化气行水。艾灸以上各穴起温煦阳气、宣畅气道、通调气血、活血利水之效,从而达到改善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
CHF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使舒张期充盈压增高和室壁应力增加,这将导致心室肌合成和释放BNP增加,从而使血浆BNP水平升高,其含量与心功能呈负相关,BNP可作为早期CHF的诊断指标并可用于病情评估[15]。而血尿酸可作为CHF患者独立的预测因子,是评估CHF预后较为稳定的代谢标志物[16-17];而且心力衰竭越严重血尿酸浓度越高,心功能改善后血清尿酸浓度明显下降。因此动态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是判断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丁韦等[18]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能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血尿酸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升高,也会随心力衰竭改善而下降,且与左室重构程度呈正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发生时,心排血量降低,肾脏灌注不足,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加之机体存在低氧血症等诸多因素,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反过来也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高尿酸血症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生成毒性较强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损伤内皮细胞;同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可以激活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大量活性氧,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参与在心脏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9]。
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升降方联合艾灸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尿量,减轻体质量,促使尿酸清除增加。且灸法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3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 刘洋,华树东.黄芪对心房收缩力及心房钠尿肽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9):2226-2229
[4] 胡明旭,刘莉.黄芪甲苷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40-42
[5] 杨海波,阚秀莲,姜华.黄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2):194-195
[6] 毛静远,张伯礼,王贤良.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机制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6,28(12):1801-1802
[7] 俞敏.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6):463-464
[8] 王桂蓉.丹参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73-1474
[9] 李茂春.丹参注射液治疗59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5):276-277
[10]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
[11] 周恩华,吴焕淦.艾灸疗法的思考及运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695-1696
[12] 张传英.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60-61
[13] 陈永,申晓亮,周曼丽,等.针灸强壮要穴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0):48-50
[14] 李莎莎,肖雪,王跃生,等.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102-104
[15] 何平,罗伶俐,苏良献B型钠尿肽对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46-147
[16] 程纯,吴士尧,许左隽,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6):478-480
[17] 严江涛,汪道文.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7-9
[18] 丁韦,郑夕光,陈亮,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相关性[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1):977-978
[19] 叶桃春,许顶立,沈倩波.慢性心力衰竭血尿酸水平与左室重构程度关系的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4):253-255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with invigorating pectoral-qi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LI Yongxin
(Shijiazhu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51, Hebei, China)
Objective It i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vigorating pectoral-qi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pectoral-qi deficiency and heart-kidney Yang deficiency.Methods 60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standar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cases were given normal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30cases added with Shengjiang decoction which could invigorating pectoral-qi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Body weigh and urine volume at different time, the 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urine acid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YHA classification was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YHA classification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urine volume, body weight, BNP, urine acid and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of heart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allP<0.05), and the improvem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P<0.05).Conclusion Invigorating pectoral-qi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crease urine volume, decrease body weight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vigorating pectoral-qi; Shengjiang decoction; moxibustion therapy;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李永新,男,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
10.3969/j.issn.1008-8849.2015.17.007
R541.6
A
1008-8849(2015)17-1846-04
20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