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2015-02-02汤曙光

医学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高血压病

汤曙光

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13.51%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治疗周期长,且不良反应较多,患者的依从性较差[1]。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已经获得了诸多临床实践研究的证实。我院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74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为(56.1±10.2)岁;临床分级:21例Ⅰ级,16例Ⅱ级。对照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42~78岁,平均为(57.3±10.9)岁;临床分级:22例Ⅰ级,15例Ⅱ级。两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级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戒烟酒、限制盐摄入量的基础上,予以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ACEI以及ARB等进行治疗,具体用法与剂量视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整,治疗12w。

观察组:本组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基础方:清半夏与茯苓各15g,超白术12g,竹茹与天麻各10g,炒枳实、陈皮与炙甘草各6g,大枣2枚,生姜片3片。随症加减:予以大便干结者,加用大黄和决明子;对于肢体震颤者,加用生龙骨、生牡蛎及羚羊角;对于严重头晕头痛者,加用钩藤、石决明、珍珠母。上述方剂1剂/d,水煎至400ml左右,分为早晚2次温服,连续用药12w。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测定血压计血脂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①显效:舒张压降低≥10mmHg且恢复至正常范围,或者降低≥20mmHg但尚未恢复正常范围;或降低≥30mmHg但尚未恢复正常;②有效:舒张压降低<10mmHg但已恢复正常,或者降低10~19mmHg但尚未恢复正常,或收缩压降低<20mmHg但已经恢复正常,收缩压20~30mmHg但尚未恢复正常;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恶心,3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13.5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危害表现在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等重要脏器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2]。本病的发病原因较多,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肥胖、吸烟、饮酒、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均具有密切相关性。西医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主要是在控制低盐饮食、戒烟酒的基础上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用药复杂、疗程较长且副反应较多等,疗效并不理想[3]。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属于"头痛"和"眩晕"等范畴,主要表现险为血压升高、头痛、眩晕、脉弦等眩晕类症状[4]。本病的发生与肝脾二脏有关,其中,脾脏为生痰之源,主机体水湿运化,如脾气虚弱,可导致中阳不振,水湿运化失司,而水湿不化可聚集而成痰饮;肝脏为风木之脏,易于动风,脾虚可致土虚痰生以及木亢风动,导致风痰相搏而发病[2]。中医将原发性高血压病分为瘀血内停型、痰湿内阻型、肝阳上亢型以及肝肾阴虚型。其中,痰湿内阻型在临床中较为多见,其病标为风痰上扰,病本为无形之痰,治疗应强调标本兼顾,宜选择燥湿化痰、健脾理气之法治疗[3]。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温胆汤均为治疗风痰眩晕的良方,方中竹茹与半夏具有燥湿化痰以及降逆止呕的功效;天麻可平肝熄风而起到止头眩的作用,三药合用可有效治疗眩晕、头痛和风痰;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作用,配伍天麻、半夏,可治眩晕头痛、祛风除痰。佐以茯苓可健脾渗湿,配合白术可根除痰源;枳实与陈皮可理气化痰。诸药共用可健脾祛湿、息风化痰,治疗眩晕头痛症状[4]。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术具有利尿、降糖及抗凝血等作用;天麻可镇静止痛、调脂降压;半夏具有短暂降压降脂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甘草具有镇痛、解痉、降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1.89%,相比于对照组的81.08%显著提高,证实了其临床疗效。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达13.5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本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用于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磊,王海月,刘红军,等.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J].吉林中医药,2010,30(6):478-479.

[2]李变花.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73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8):910-910.

[3]李芳,李霞.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佐治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6):936-937.

[4]蒋嘉烨,王现珍,罗珊珊,等.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0):1061-1066.

[5]陆素娥.高血压采用泽泻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3):76-76.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高血压病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单兆伟运用温胆汤经验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50例临床观察
闫咏梅教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