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师评价”方式“灵活性”的思考

2015-02-02于素梅周伟江

体育教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评价方式

于素梅++周伟江

摘 要:本研究从分析教师评价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始,结合新课程标准分析新课改对一线教师提出的在评价方面的新要求,最后讨论了体育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灵活把握评价的时机和具体方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师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时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25-03

教师评价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经常采用的方式,体育教学实施评价工作,大都采取的也是教师评价,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评价无论是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还是课程结束以后的终结性评价,在评价方式的把握上都要求更加多元和灵活。但该如何灵活?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以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如何有效协同发挥作用?这是本研究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想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若干现象

体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十分常见,但是并非所有的评价方式都十分有效。具体来讲,教师评价存在如下几种常见的现象。

1.教师评价缺少精心设计现象

通过对课堂上体育教师实施的评价活动观察可以看出,有些评价活动显得较为随意,且未能反映出明显的效果。有些环节需要教师做出评价的,却未能及时看到或听到恰当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发现学生有错误的动作,但为了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却视错误动作于不顾,反倒发出“做得真好,继续努力”等评价激励性语言。结果会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自己动作的对与错,甚至会一错到底。一旦在学习中对错误动作进行反复强化练习,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后,就难以纠正。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老师未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而加剧了错误,另一方面就是课前缺乏精心设计。假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前对学生在不同练习阶段的评价方式考虑得十分充分,评价方式选择的也比较合理的话,起到正向的评价作用并非难事。但该如何设计呢?

2.教师评价语言运用不当现象

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就要求评价语要十分得体,除了做出准确的评判,还要能够使评价语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高年级学生采用过于低龄化的评价语,会显得比较滑稽或幼稚;而对低年级的孩子采用过于成熟的评价,却又会显得很生疏和不具有亲和力。因此,评价语得当与否的度的把握十分关键。评价语的不当还表现出,超事实的过分的表扬或批评。如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跳跃课,教师组织学生跳跃板凳,结果,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新板凳作为本次课的新的辅助器材。上课一开始,老师问同学们,“同学们,大家看一看咱们今天增加了什么新器材?”同学们刚开始是举手要回答,老师一看,同学们举手的比较多,就说:“好!下面大家一起回答。”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板凳!”老师说:“你们真聪明!”从师生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用真聪明来评价学生知道板凳的事情,显得有些脱离实际。因为,几乎智障的学生也能认识板凳,并知道板凳是用来坐的。这种评价语的不当现象若长期发生,学生就会对什么是聪明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

3.教师评价形式过于单一现象

教师评价除了采用语言,实际上还有很多方式可以采用,如变换表情、采取肢体表达的方式等。但目前,通过对大量的课堂观察发现,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单一的语言评价上。如学生做的动作好坏用语言表扬或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时,教师用语言点名或普遍性提示不要说话,或说“有些同学没有认真听讲,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听讲”;还有,当提问时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作出对与错或好与差的评价,然后用语言讲明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这种最为常见,且较为单一的评价形式,往往会显得不够新颖,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对评价语的听讲积极性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后再听到语言评价时就会分神,甚至一点都未听进,即听了没有听清,或听清了没有停留,或停留了没有执行的一系列不良效果。为此,改变过去单一的语言评价方式十分重要。尤其要能够将各种方式有机结合方能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教师评价效果不做追踪现象

体育课堂上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表扬或批评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对与错、是与非,从而起到积极的激励和正确的引导作用。但是,诸多课堂上的教师评价未能将其作用发挥充分,尤其表现在体育课上,教师对评价方式发出以后,缺少进一步的追踪,即未能进一步了解评价后学生的切身感受或评价效果。如评价后学生的心理承受是什么样的,评价后学生的行为方式是什么样的,评价后学生的学习学习态度是什么样等。这些方面如果不进行及时捕捉的话,教师评价就走进了形式化的误区之中,为评价而评价,而不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技能水平提高等而采取的合理的评价。如当一节课上老师及时评判出动作做得好与差的学生,并给动作做的好得学生发放小奖品以后,教师假如不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或行为举动,就难以看出该项评价所能带来的效果,也就难以充分说明该评价方式的优与劣。如有两节同样内容的体育课,一节课上,老师给获得较好评价的学生发一个小奖品,但是,并没有展开让学生看到这是什么奖品,就直接让学生将该奖品装入衣兜里了,结果,学生自始至终未能看到奖品是什么,获得该奖品前后学生的行为上并未产生什么变化,这说明,该评价后的奖励方式不够恰当;另一节课,奖励的是一个小小的贴画,并帮助学生贴在上衣胸前,第一个学生获得以后,返回队伍的时候,是边走边低头看一看、拍一拍、按一按,生怕掉下来了。第二个学生获得一个小贴画后,是正步走回去的。第三个同学是获得以后高兴地高抬腿返回队伍的。两节课不同的评价效果比较可以看出,第二节课的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且不同程度地表达出了喜悦的心情。

5.教师评价技能不够突出现象

当今的体育课堂,除了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评价语言、评价方式、评价效果存在的诸多现象,实际上,教师评价的综合技能还有所缺乏,尤其是新课改后,新的评价要求提出以后,教师驾驭评价的能力和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技能均有所欠缺。例如,在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上,定量评价依然是对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测试方式完成的,定性评价则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等情况泛泛而谈的,二者有机的集合点在哪里?该如何将二者巧妙的综合起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方略?目前,不仅很多老师在这方面有困惑,而且,还有些老师在尝试将二者结合的过程中,未能抓住关键,结果评价促学习和提高的综合效应未能达到。但该如何做到有机结合呢?在下文中将做进一步分析讨论。

二、新课改对教师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与实施策略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部分,明确提出了“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具体提出了如下要求,并结合体育课堂分析一下如何有效实施。

1.从评价内容上要求全面与准确地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

《课标》中提出,“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在评价内容体系上,既要估计到体能发生的变化、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情意表现,以及合作意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评判。因此,在确定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上,就能够分清哪些需要定性评价,哪些需要定量评价。显然,可以采取定性评价的是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可以采取定性评价的是体能、知识与技能两大方面。同时,也可以体现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单一进行某方面的评价是不完整的。但该如何具体实施呢?下面谈两点看法。

(1)体能、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就体能、知识与技能评价而言,这些内容的评价可以在该单元或该学期结束以后进行终结性量化测评,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观察了解和通过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方式测评。应把握的关键点是:如何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测评,测评的具体项目是什么,是学什么测评什么,考什么(如中考项目)测评什么,还是测什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评什么。这里就存在一个学、考、测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以及如何测、何时测和测评标准问题。目前,由于全国大中小学每年都要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因此,通过该项工作可以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假如有了这种测试,还是否需要专门再设置体能素质测试的项目和时间?笔者通过走访一线教师发现,有很多学校都是借助于《标准》测试,了解学生体能素质状况的,很少再重新就体能方面设置专门测评指标和测试时间,其缘由是,教学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为此,为了节省时间,假如《标准》测试结果是真实的、可靠的,完全可以用于衡量学生某学年体能素质发展水平。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生在新入学,或升入新的年级接受体育教育之前,应对学生的“初始”体能成绩有个测评,也可以采用《标准》中的项目和指标进行测评。既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个别测试项目,这就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教学的需要灵活把握。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假如是采取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来实施,就需要结合某一阶段学习的内容确定测什么、测多少、如何测,甚至如何评。目前,由于体育学理研究的缺乏,体育教学中什么是“学会”了,概念相对较为模糊,因此,即便是测试结果出来以后,也难以评价学生是否是已经会了,因为,“会与不会”的分界线尚不清晰。笔者通过研究初步提出了“会”的三个层次,即会说、会做和会用。评价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就可以尝试采用这三个层次的会的要求来灵活把握教学的连接点。但什么是会说、会做和会用了呢?所谓会说,是指学生学了相应的知识、技能以后,能够用语言表达出动作的要领和方法,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甚至还有安全防范的方法等。所谓会做,是指学生能够按照教师所教的动作要领和方法,独立完成所学动作。所谓会用,是指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得以灵活或自如地应用。如篮球传接球技术,假如两人原地在无人断球的情况下,传球技术可能能够完成,但是在篮球竞赛场上,传接球的时候,有人阻挡或断球,有的学生可能传接球技术就会变形,甚至难以完成该项技术,出现传不出、传不准或接不住等现象。假如说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测评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就可以灵活采取有效的提问、展示,或让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教师观察和把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便于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

(2)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的评价

就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而言,对其的评价往往以定性评价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当然也可以采取量化的方式进行。但问题在于该如何定性和定量,这些往往是大多数老师所困惑的。笔者通过长期的课堂和访谈发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情况课堂上很难记录,大多数教师都是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通过长期观察,一单元或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观察以后,对某些学生做出综合的判断。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有些老师采用过的记两头或记特殊学生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情况、情意表现和合作意识进行评价。课堂上除了用点名册点名记录下学生的考勤以外,时常拿出记录表记录学生的态度等情况是不便利的。因此,建议一线教师除了要重视和强化课堂观察环节,还要能够在课后,尤其体育课的当天,利用业余时间将该班级在体育课堂上发生的一些需要记录的东西记录下来,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等情况,便于定性对学生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然而,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能否量化,如何量化进行评价呢?可以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达到的次数,如在安排学生练习环节,有学生偷懒的话,就要记录学生偷懒的次数,是每次课都有偷懒现象,还是偶尔偷懒一次,学期结束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偷懒频次,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当然,前提是要事先草拟一份切合实际的记录表,还要能够在课余时间勤动手将其记录下来,否则,这些方面的定量评价就很难落实。

2.从评价形式上把握和处理好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关系

一提起体育学习评价,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学生自我或互相进行的评价。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是把握和处理好学习评价的关键。

(1)教师评价是全面且形式多样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教师评价无论是在评价内容的确定上,还是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都是围绕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的评价。通过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找到指导和进一步教授的关键点。在评价这些方面的时候,有一个最为突出或明确的要求,就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并重视课堂细节的观察,否则,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就无从谈起。关键是该如何观察呢?就学习态度而言,除了观察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见习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如表情、语言、行动等。后者往往是学习态度的最真实表达。而就学习方法而言,教师要能够时刻把握在讲解、示范、指导等环节,学生在听讲、观察、练习等方面的学习方法,包括会不会听、会不会看、会不会练等各环节的方式方法。假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准确的评判,体育学法指导就能够及时跟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达到会学的目的。这也是新课改基本理念第三条所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就学习效果而言,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是有效把握和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的关键。假如课前设计的学习效果是达到某一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未能如期达到目标要求,即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除了对此敢于面对,还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把握学习进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十分重要,他与学生评价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不是没有联系。

(2)学生评价可以独立也可以依附于教师评价之中

体育课堂上我们也会时常看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评或互评互动,在此,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是,学生评价既可以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依附于教师评价前、中、后各阶段。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单独存在的学生评价,教师所起的作用是观察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评价了解和掌握学生自评互评什么、如何操作该评价方式、应把握哪些关键等。这也是以学生评价为主的学习评价。然而,为了达到理想的评价效果,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往往不是截然分开的,即教师除了完成独立的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的评价以外,教师要能够围绕学生的评价做出“再评价”,也就是说,要能够对学生评价活动做出新的评判,这样既有利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自评和互评的理解和把握,还能够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评价操作是合理的、有效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评价能力提高的目的。但该如何做才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呢?

首先,在学生评价之前,要能够告诉学生,老师还要检查大家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和效果,让学生从认识上对评价环节重视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评价被置于教师评价之前的状况,此阶段学生的评价是由教师引导,并由教师再评价控制的;其次,学生评价可以与教师评价同步开展,即依附于教师评价之中,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师的评价结果反思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情况不是不达到了教学要求,从而能够及时做出学习的调整,教师发现学生的变化以后,再次做出新的评价;再次,就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一先一后,共同完成对学生全面评价的目的。如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实时做出评判。学生就可以结合教师的评判进一步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进一步补充老师在评判过程中的忽略或更加具体的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不能绝对的分开,既可以有显性的独立,但也不可忘记隐性的交互与协同。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又能查漏补缺,改进和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评价是主要的评价方式,该评价能否灵活把握,决定着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要能够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综合效能。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评价方式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一种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优化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评价的探讨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浅谈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