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考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难点解析

2015-01-31王耀民

职教通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

增强自考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难点解析

王耀民

摘要:自考毕业生接受的是非主流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自信心不足、职业定位模糊的问题,加之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为此,作为主考学校应该将自考学生的就业工作,纳入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通盘考虑,建立专门针对自考学生的就业管理和跟踪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加强自考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自考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简介:王耀民,男,常州市招生考试办公室经济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创新。近30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显现,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

一、自考生的来源与特点

自学考试毕业生的特点由参加自考人员的自身状况和学习需求所决定。当前,参加自学考试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1)社会在职人员。这部分人希望通过自考提高自身的学历,从而改变目前的工作状况,他们通常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但由于长期脱离系统化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较薄弱;(2)大中专院校的在读学生。这部分人希望通过自考提升自身学历,包括获得第二甚至第三学历,从而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或为进一步升学、深造作好铺垫。[1]但在校就读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基础理论知识相对牢固一些。对取得同样学历的自考毕业生而言,仅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加之拥有一定的就业渠道,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自考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

(一)自考毕业生心理素质不过硬

自考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自考毕业生个人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就业结果。在择业中或盲目从众,或消极逆反;不是过于自尊,就是过于自卑,都会对自考毕业生顺利就业形成巨大的障碍。潜意识里存在着“不如统招毕业生”的思想,害怕受到“学历歧视”等不公平待遇,由此导致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得自卑、胆小、怯懦,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好的印象。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盲目从众、消极逆反的思想,使自考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准确把握机会。

(二)自考毕业生职业定位模糊

自考毕业生职业定位模糊,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没有认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认真思想,更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2)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有的自考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环境看气派,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3)社会因素的干扰。—些自考毕业生对自己看好的、符合自己综合能力的某个职位,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而动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平、操作的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自考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

(三)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自学考试的生源来自方方面面,结构复杂,有在职的、非在职的,有学生、工人、农民、军人及社会待业青年,层次上千差万别。而他们往往以学习大纲、教材和参加课程考试为主,缺少特别的技能培养和锻炼。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自考生虽有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但综合技能水平差、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健全。

(四)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管部门鲜有为自考毕业生服务的就业指导。在籍学生学习期间取得自考学历和在籍期间参加自考毕业后两年内取得自考学历,且没有就业的毕业生,都可以领取就业报到证。但由于自考毕业生分布面广且无固定学制,很难为其构建高效、长期的就业服务体系,无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缺少对自考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容易造成自考毕业生收集到的信息不足或是不对称,错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而且,自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是个被国家和社会冷落的领域,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并不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的就业数据。

三、自考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

拥有一种健康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成功就业的关键所在。首先,自考生应摒弃自卑、羞怯心理,树立求职必胜的信心。由于现在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转变,一味吸收高学历和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状况有所改变,开始吸纳综合素质好和专业技能强的毕业生,有些有专业技能特长的专科生成为人才市场争相抢夺的对象。这给自考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在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根据工作的性质对招聘人员有各种要求,学生因专业、能力、性格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因此而悲观失望,认为前途渺茫,产生很强的挫折心理。学生从学校刚刚步入社会,由于社会阅历不丰富,实践经验少,求职不可能一帆风顺,往往要经历多次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反倒可以明确自身哪些知识欠缺,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总结应聘经验,把握机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就业市场各类毕业生层次有高有低,所学专业社会需求冷热不均,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需求量不同,因此,各类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不均衡。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扎堆大城市,而基层和偏远地区却急需人才。找工作时不能只图轻松安逸、工资高,或求稳定、呆在大城市。而不愿去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方。自考生要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正确定位,避免嫉妒心理和盲目攀比心理产生。

(二)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自考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要我将自己折职责业定位。(1)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2)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3)自考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4)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2]

(三)学习必要的应聘技巧

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双向选择。学生完全可以凭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职业意向来选择合适的工作。但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能不能成功,毕业生还需学习和培养应聘的技巧和能力。

在就业市场要想成功的把自己推销出去,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需要认真分析自己,如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以及性格、气质、兴趣如何。以此来估计自己的能力大小,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等等。也可以制定一个未来的职业规划,一步步去实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分析了自己的能力大小后,就需要主动出击,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这需要经常关注职业发展动态,上网搜寻职场供求信息,了解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就业措施和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对所应聘的职位作到充分认识,如职位对毕业生有什么样的技能要求、专业知识的要求、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工作环境的要求等。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分析比较自己与职业要求的差距,调整好择业目标。自考生通过多年的勤奋学习,最终拿到文凭,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干精神,也要承认其专业知识不够强,硬条件上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应聘面试时,可时时表现出谦逊的姿态和足够的耐心,表现出诚信、守时和对工作的责任感,与用人单位的考官建立亲切愉快的关系以此增加成功的机会。另外,在面试时,注意一下着装、语言表达、仪态仪表等社交礼仪对成功也可以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四)建立健全的就业管理体制

针对自考毕业生面临的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的问题,建议各级考办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由专人负责管理,主考学校把自考生纳入就业处的统一管理。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重视动手能力,有条件的可安排学生在毕业前实践实习。建立长期、有效的自考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与用人单位,职介机构经常保持联系,定期举办自考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搭建自考毕业生与招聘单位之间零距离的交流平台,让自考融入社会各界。

(五)建立自考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机制

要根据自考毕业生就业相关因素,诸如自学考试毕业后的薪资水平、各类能力的培养与使用状况等,建立相应的自考生后期跟踪调查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定期了解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同时,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了解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职场适应状况,以此来改进自学考试的专业需求和教学需求。通过机制,提高自考毕业生的素质适应能力,从而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来进一步促进自学考试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彩珑.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71-73.

[2]黎朝红,郑志坚.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竞争力的途径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6-139.

[责任编辑秦涛]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