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探究与思考
——从观察《蜀相》课堂教学说起
2015-01-31袁辉霞
文 袁辉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探究与思考
——从观察《蜀相》课堂教学说起
文 袁辉霞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笔者一直很推崇这一观点,下面将从一节市级同课异构课谈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一、一节同课异构课的部分设计环节与评课
(原文呈现) 蜀相 杜甫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3节课大致都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当堂训练(训练检测)”五环节教学法,但3位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值得思考。
1.第一节刘老师设计的4个问题分别是
“以意逆志”也是鉴赏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先回忆一下什么是“以意逆志”,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探究本诗的主旨。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首联“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句中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比较理解:能否将颔联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为什么?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颈联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诸葛亮轰轰烈烈的一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诗人为何与诸葛亮这一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2.第二节张老师设计了2个问题,补充了一个炼字题答题步骤的设计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赏析颔联。
(3)(补充)炼字题答题步骤(教师总结)
①解释这个字。
②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③答手法。(如果有技巧,必须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④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第三节曹老师的教学设计
(1)提问学生1:这首诗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景物描写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请简要赏析。(鉴赏提示:围绕意象,运用联想想象描绘画面入境。)
(2)提问学生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哪些人?为什么“泪满襟”?
(方法提示:结合作者背景及诸葛亮理解。)
(3)提问学生2:这是一首怀古诗,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如何理解怀古诗的思想感情?(提示:还可列举学过的怀古诗歌,归纳这类诗在题目、手法和情感等方面的特征与规律。)其中学生1代指中等水平的学生;学生2代指优秀生。
从观课研讨中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从课堂学生的反应看,第一节刘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明显很被动,自主学习环节,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不到50%,合作学习中,有40%左右的学生仅仅与同桌交流,没有实现组内、组间的交流讨论。展示环节更是推推让让,没人愿意自信、大胆、阳光的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这些方面可以推测刘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喜欢,说明这种方法与学生平时的学法不同,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载体学案的设计看刘老师设计了4个问题,将律诗分四联,每一联设计一个问题,第一题与第三题都涉及“情感”,第一、二、四三道题又都涉及字、词、句赏析,内容有交叉,很明显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清晰,没有围绕高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高考方向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且缺少知识的拓展,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二节王老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导学案是一个简单的提纲,合作探究环节的第二题“赏析颔联”,只四个字,实在不妥,看来王老师没有关注学情,备学生太少。而补充的“炼字题”紧扣考纲,结合多媒体,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了“炼字题答题步骤”,是个亮点,值得学习。第三节曹老师的学案设计具有系统性,“自主学习-初读感知”“生成问题”“合作探究-深度赏析”“拓展提升-归纳迁移”……环节,题目设计少而精,再用(A)(B)(C)为学生分层设计探究题目,而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题目可做,最重要的是每一道题目都有教师的“方法提示”,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学生的课堂反应足以证明任老师的课是成功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双眉紧锁,学生大胆的质疑与补充将课堂推向高潮,整个教学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达到了100%,关键是任老师也充分关注并帮助了每个小组内的潜能生,一节课让学生有发展。第三节任老师的课成功缘于四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预习落实到位,自主学习环节有序、有效。二是熟悉教材,了解学情。三是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学法指导。四是学案的设计实用。
二、结合语文新课标 从三节课中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
1.对2011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都强调了语文学习资源的多样性。笔者结合平时下校观课、评课及自己对语文新课标的解读,认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实践、积累、熏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2.与新课标相对照
这三节课有4个不同特点。
(1)教学形式有变化,理念提升不足。有预习及预习检查、问题设计、合作学习、评价等等,但仅仅停留在一些表象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不足。例如第一节刘老师的课。
(2)教师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不足,教与学不同步,呈现两张皮。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过度,远远超出了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滋长了学生的惰性,丢掉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成功做法(不记笔记,不思考)。例如第二节王老师的课。
(4)将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甚至数学课,直指中考、高考,拿分数做衡量,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初衷——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的发散性、思辨的逻辑性、认知的深广性的培养。例如第一节、第二节课。
三、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会教书、教好书
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明确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只停留在本本教学上,必须要定位在育人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应着眼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积累整合、品味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延伸,即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例如2015年几乎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题都体现了辩证思维,要求考生具有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写出有思想,有文采,体现才华的优秀作文。这就要求师生不能以语文课本打天下,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基础,不断向外延伸,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具备卓越的才华,形成独立的思想。
2.摒弃功利心 树立大语文观 回归传统 提高能力
教学要以让学生学到知识、积累掌握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为目标,不能急功近利的只为分数、升学而学习。回归传统,提升能力。例如近年来语文出现的诸多“新颖”试题都能在历史高考题中找到影子,2015年的书写书信早在198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就出现了;针对这种状况,老师们要又回归传统的意识,在传统试题中寻找优秀元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和信任学生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指出“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贯彻激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的教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力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建立合理的学习机制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基础也存在很大差别,不能实现互助学习和资源互补,因此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5.教师要做好调控指导
即教师对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性,又要有灵活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要考虑周全,做到胸有成竹。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6.加强对学生多种习惯的培养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从学生写字的工整程度、标点的使用、语言的锤炼、信息的筛选与概括、倾听、记录等方面加强培养,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7.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教学做有效服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视野,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量,增加学习储备。
四、结束语
语文学科是最接地气的学科,我们不能把语文当作数学题去做,得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积淀,树立大语文理念,教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会用语文知识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让语文走向模式化的死胡同。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引领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体悟、运用语文之美,最终成为思想丰富、有卓越才能的人。
[1] 何涛.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2011(4):92-93.
[2]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信息
袁辉霞,本科,中教二级。重庆市梁平第一中学校,4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