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015-01-31王燕廉军孝金昌德赵媛
王燕,廉军孝,金昌德,赵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300193)
●课程建设
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王燕,廉军孝,金昌德,赵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300193)
目的:比较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得出对我国老年护理专业建设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相关文献。结果:日本老年护理专业分三个层次设置: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老年专科护士(CNS)。我校率先开创全国首个本科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结论:整合日本先进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理念,开发适合我国的本科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教学课程体系。
中日;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同为东亚国家,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非常相似,目前,两国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日本比我国提前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其老龄化率已达到“超老龄社会”的水平,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是不同步的,即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1]。随着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迅猛发展,养老护理教育专业化问题迫在眉睫。所以进行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日两国老年护理人员现状
日本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介护福祉士和社会福祉士两种。介护福祉士是介于临床护理和传统的家庭照顾之间的、接受专业理论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注册的一类护理人员,主要就职于社会福利部门[2],为老年人或者残障人提供医疗、护理、保健和生活等相关的综合性、专业化的援助[3];社会福祉护士提供的服务更全面一些,包括沟通交流、心理辅导等。
中国目前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护理员和护士。护士学历有大专,也有少量本科、硕士研究生。护理员主要为老人进行日常照护工作,护士除了日常照护外,还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
二、中日两国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人才培养的层次。
1.日本老年护理实践的护理人员。
按学历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及老年专科护士(CNS)。介护福祉士需要有3年的正规学习经历,并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及格后,才能取得上岗资格,从事技术性较强的护理服务。社会福祉士要求在大学系统学习福利专业4年以上,或在短期大学或大专学习2年,具有2年社会福利工作的经验,参加社会福祉士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获得资格证书[2]。日本老年专科护士(CNS)需要在获得学士学位后,经过两年脱产课程学习,授予研究生学位,再通过全国的考试合格后,由日本护理协会对其进行资格认证[4]。
2.我国老年护理实践的护理人员。
按学历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中专、大专、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但是,目前我国的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的培养的只有本科一个层次。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需要经过正规院校3年、4年或者硕士3年的培养,毕业后须考取全国统一的护士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我校2010年率先开创了我国首个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本科教育。我国老年护理工作资格证书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护理员没有标准的职业准入制度[5]。但是护理员需要经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定的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并且考取全国通用的《老年护理员》资格证书方能上岗。目前,我国还没有老年护理专业的资格认证。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
1.日本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
日本福祉类院校是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
介护福祉士的培训,日本有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机构和专门教材。介护福祉士课程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及专业教育(即顶岗实习)3部分组成,综合教育科目总计26学分,120学时;专业基础科目总计96学分,810学时;专业教育6学分。课程设置包括沟通交流技术、人间尊严、社会理解、生活环境、老化的理解、老年痴呆症的理解、生活支援技术、介护基本知识等必修课和手工、烹饪等选修课[3]。
社会福祉士则是自愿报名,然后由政府出资,接受88个小时(56小时理论培训+养老院32小时实习)的资格培训,考试合格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到居住所在地的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等待上岗。社会福祉士课程同样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及专业教育3部分组成。与介护福祉士课程相比,主要增加了大量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取消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增加了社会福祉运营管理论、公共援助论等课程;专业教育科目增设了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
老年专科护士(CNS)学制两年。目前开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课程(8学分)、其他专业课程和老年护理学专业课程(至少18学分)。实习场所包括医疗机构和各种养老机构(6学分)[6]。
2.中国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在护理专业陆续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并设置为必修课程。我校于2009年,率先开创全国首个本科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2010年开始招生,并于2011年成为天津市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在制订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养是其首要任务。老年护理学课程体系分为四个版块——护理学专业基础版块、老年护理专业版块、社会人文版块及康复保健版块。其中护理学专业基础版块包括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等,老年护理专业版块包括临床护理课程、老年临床护理学、社区及老年护理学;社会人文版块包括:老年社会人文护理综合Ⅰ(老年护患沟通、老年护理伦理学等)、综合Ⅱ(临终关怀护理、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社区及老年护理学理论及实践课程。实习场所包括老年护理学实验室、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及各养老机构。
(三)教材的选择。
1.日本老年护理专业教材。
在日本,老年护理学像成人护理一样,在护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教材中突出具体的案例学习。对未曾接触或很少接触老年人生活的年轻护生来说,讲解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护理都很不易。通过具体病例的学习,便于护生了解老年人的感受,有利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直观理解和掌握护理程序的全过程,是护理临床实践的第一步。日本教材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体现了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等理念。在老年人具体的评估护理中,日本教材较为详尽,且多以图表形式表现,简洁直观,易于理解。此外,日本教材的出处标记清楚、详尽,体现了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促进护生循证护理观的培养[7]。其中,介护福祉士的教材对医学知识的要求较低,主要偏重于社会福利概论以及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还有各种生活护理技能。
2.我国老年护理专业教材。
现行成熟的《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教材在老年及社区内容中,有不同的侧重及交叉,又与成人护理、健康评估等课程有一定的交叉,内容重复,没有老年护理其独特性[8],目前正在整改中摸索。我校在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将这两门课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社区及老年护理学;将老年疾病护理整合为老年临床护理学;为突出我校中医护理特色,又整合了《老年中医养生及护理》等自编教材。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学习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又凸显了老年临床护理的特色。在教材编写中在知识的交叉点上创新老年护理特色。
四、对我国开展老年护理学教育的思考
(一)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条件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所以应从居家老年数量、社区老年数量、机构老年数量、老年人年龄分布、疾病情况、护理从业人员状况等多方面现实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及时调整相应的招生培养计划,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贯彻“基层普及、高层突破”的战略,即在全国中等、高等护理院校中普及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开办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的专业护士;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的硕士、博士授予,培养我国的老年护理高层次专业人才[9]。在我国建立老年护理资格证书的考试,对这一资格证书的考试将有助于通过要求老年护理的教学内容而快速发展中国老年护理学科[10]。对于老年照料者(主要是护工)也必须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采取持证上岗制度。
(二)吸纳社会力量,充实人才培养主体。
我国目前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主体主要为大学院校,没有自己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老年护理校外实训,主要集中在医院老年病房,但医院以老年疾病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模式,远远不能适应老年人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要求[11]。新形势下,“校企联合,合作双赢”的培养模式应该进行大力有效推广。一方面解决了养老机构自身人才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养老机构护理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各个养老机构均为院校老年护理专业的临床实践基地,促进护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培养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多面型人才。
(三)科学合理的设置培养课程体系。
1.整合课程内容。
和医学其他专业的学习一样,老年护理专业学生首先必须对老年人的身体结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老年人的饮食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老年护理专业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是老年人健康的促进、疾病的护理技术,包括常见疾病的特点、评估、心身护理、各种专科护理技术等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老年临床护理学以老年人各器官系统为单位,将各器官系统常见的老年疾病及护理要点作为每单位的知识内容,突出了以“老人”为整体的护理思想。通过整合,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相关学时增加,学习重点突出,同时也彰显了老年临床护理的鲜明特色。
2.改进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按教材顺序从头讲到尾,学生感觉枯燥,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客观依据。在老年护理专业教学中,引入病例个案讨论法、PBL教学法等以临床实例为中心调查、分析、研究、实习,并将PBL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共18学时。同时,实施连续性实践教学的模式,重视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避免空洞的教学。
3.加强人文教育。
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的服务对象为有丰富社会经历的人群,与其沟通、交往、服务必须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需开设“人文课程模块”学习。人文课程是整个护理学专业的薄弱环节,尤其老年护理是面向老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孝道文化、为老服务、老年护患沟通、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生全局把握的能力,以及对环境刺激的适应及应变能力。
五、小结
我国人多地广,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在课程设计中,应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课程培训体系及多层次系列教材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专业资格认证,根据不同的资格分配福利待遇,提高老年服务人员的素质,完善养老服务专业护士的市场,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
[1]马利中.中日韩三国人口老龄化的比较研究[J].国际观察,2012 (3):49-57.
[2]李林子.日本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老龄科学研究,2013,1(4):74-80.
[3]王冬梅.由日本养老护理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4(3):84-85.
[4]谢红.日本老年护理发展和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13-15.
[5]陈卓颐,黄岩松,罗志安.关于提高养老照护从业人员素质的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26):280-281.
[6]森山美知子.看護学になほち專門職大学院の展望[J].広大保健学ツャーナ,2005,(4):91-93.
[7]陈俊霞.以教科书为中心比较分析中国与日本的老年护理学教育[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3(29):76-79.
[8]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咨询,2011,36:235.
[9]李婧.关于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6-97.
[10]梁殉,张徐宁.浅淡培养老年专业护士的必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89-90.
[11]陈四清.对老年护理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思考[J].护理学报,2011,18(6B):27-29.
G423.02
A
1002-1701(2015)02-0075-03
2014-03
王燕,女,硕士,副教授,从事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工作。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代码:A03-1011)。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