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的治疗体会

2015-01-31刘丽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肺功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刘丽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的治疗体会

刘丽杰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综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确切疗效。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作者单位:1515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人民医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以简称为肺心病,是因为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者是肺血管疾病引起的增加肺循环阻力、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室的肥厚和扩大,伴或者是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0~70岁;9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21例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5例,患者主诉有咳嗽、气急、口唇发绀等症状,多数患者还有下肢水肿、肝肿大、发热等,少数患者有黑便,咯白粘痰等。

1.2 方法

1.2.1 控制感染 治疗急性发作期的关键为有效的控制呼吸道的感染,需要根据痰菌培养以及药物过敏试验的结果而针对性的用药,在获得培养结果以前可斟酌用药[1]。除了针对致病菌选则用药以外,还应该适量、合理给药。社区获得性感染是革兰阳性菌为主的,而医院感染则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联合用药一般选取二联窄谱抗菌的药物为宜。必须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话,需要特别注意继发二重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在选择静脉滴注的时候应该单独的一种药物,液体通常在100~250 ml左右,不要过多,目的是避免加重心肺的负担,尽快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可以多次给药。一般疗程为10~14天,或者是感染症状消失以后再巩固治疗3~5天。

1.2.2 心力衰竭的治疗 需有效控制呼吸道的感染、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一般都能缓解心衰,如有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利尿剂、强心剂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1)利尿剂:一般都采用小剂量的、间歇交替使用的方法,一定要避免快速、大量的利尿,以免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尤其是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镁血症和碱中毒。过快以及过多的利尿可以导致脱水,加重气道堵塞,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而出现休克。通常可以口服氢氯噻嗪25~50 mg,每天1~3次,螺内酯20~40 mg每天三次。(2)强心剂:肺心病患者经常会缺氧、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对于洋地黄类的药物耐受性较差,容易导致中毒的情况,因此和治疗其他心脏病的心衰会有不同的地方。①应用原则:小剂量,约为常规用量的1/2~2/3;可以选择作用快以及排泄快的药物,如地高辛0.125 mg口服,每天2~3次。②使用指征:经过治疗以后呼吸衰竭虽然好转,但是心力衰竭依旧存在;利尿剂使用效果不好,心衰不能被纠正;伴有左心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者是快速房颤。③注意事项:需要预防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需要特别注意维持正常浓度的血钾;纠正缺氧以及控制感染,以防止止洋地黄中毒;不适宜以心率减慢作为洋地黄疗效判断的指标,因为缺氧、感染都能够使心率加快。(3)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均能够减轻肺小动脉的痉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10~2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 ml中,或再加入肝素50 mg缓慢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1.2.3 心律失常的治疗 经过以上积极治疗,心律失常往往消失。必要时,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用药时注意避免使用β2受体阻滞剂,以防气道痉挛。

1.2.4 肺性脑病的治疗 治疗肺性脑病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降低颅内压。可使用20%甘露醇或者是山梨醇125~250 ml,15~2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每天2~4次。在用药的时侯要注意心脏负荷的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有严重躁动不安甚至抽搐者,按以上方法治疗后无效但是又必须使用镇静剂时,应避免呼吸抑制。

2 结果

35例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肺心病是很常见病以及多发的病,据多次普查表面其平均患病率在0.4%~0.47%。寒冷地区、高原地区以及农村的患病率高,年龄大多都在40岁以上[2]。通常肺心病的诱因都是呼吸道感染,尤其在冬季及早春季节的时候容易急性发作。阻塞性支气管为最常见病因,占80%以上,如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其次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尘肺、结节病、皮肌炎等也都可以称为本病的诱因。心肺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只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大没有右心功能不全者。主要是原发病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的病因较多,症状与体征经常与多种原发病混杂出现,因此早期会确诊困难。凡是在患COPD或者是其他慢性肺胸疾病亦或是肺血管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排除可以引起右心肥大的其他心脏疾病时就可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防肺心病的关键是有效防治原发病。劝导患者戒烟,多多锻炼以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吸入有害物质,预防感染等均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措施[3]。早期治疗是预防病情恶化的重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晚期表现即为肺心病,大多数都有反复发作,肺、心功能呈进行性损害[4]。

参考文献

[1] 王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8):1387-1388.

[2] 何建新,斯小水,季明霞,等.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5):361-362.

[3] 邵燕儿.血浆B型脑钠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的监测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2):107-108.

[4] 周树龙.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2):17-18.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Pulmonary Function Decompensated Center

LIU Lijie,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Lanxi, Suihua 151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The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3~February 2014 treated 35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data analysis.Results 35 patients were treated to good effect, with no deaths.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have a definite effect,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Decompensated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06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079-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41.5

猜你喜欢

心肺功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健美操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中医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硝普钠微量泵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卡托普利联合依姆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对其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暂停胃潴留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