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2015-01-30罗伟兴
罗伟兴
(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怀集 526400)
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理倾向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情境法
许多歌曲能反映政治知识,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既可以让政治课不再枯燥无味,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育目的。例如,讲八年级下册《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时,教师播放韩红的视频歌曲《天亮了》,学生欣赏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生惨剧?为什么父母会作出这种选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指出:某些行业、部门负责人不履行其应尽的责任,酿造了这起悲剧。作为母亲的责任,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无边的母爱。学生从歌曲中加深了对责任的理解。
又如,在讲“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知识点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等歌曲,并及时补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学生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用这样的情境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适当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
21世纪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因此对思想政治课越来越没有兴趣。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实际因而收效甚微。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主导教育教学的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将得不到有效发挥,也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是思想品德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可促使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有突破性的变化。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音乐、录像、图片等新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八年级法律常识时,教师光讲课文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上课时播放视频《今日说法》有关片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视频情景为学生再现了事实,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便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创设情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问题讨论法
课程标准强调,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问题讨论法不失为一种践行课程标准精神的好方法,它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发展了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可用“问题”来创设情境的契机很多。如在讲授《男生女生》一课时,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男生李昊在晚自修时收到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请放学后在学校后花园等我。一个女生。”李昊不知如何是好。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假如你是李昊,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发言,有的说告诉老师,有的说当众宣读,有的说按时赴约……把学生引入了故事的情景之中,最后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了男生女生应该怎样交往,饶有兴趣地接受了预防早恋的教育。
四、创设“体验式”情境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时代感,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参与,创设给学生参与、思考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新课程也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做好就业和自我创业的准备》时,教师提出体验性学习的课题是“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涉及到的问题是就业和创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课下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小组代表把研究新学习的结果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全体学生的参与,教学实效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是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就会创造出更多的情境教学的新经验。
参考文献:
[1]蔡子权.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实验与推广[J].广西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