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钟基因Clock对iPSCs分化作用的研究

2015-01-26李二敏钱睿哲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上海200433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胚体能性生物钟

赵 冉,杨 羊,徐 晨,李二敏,陆 超,孙 宁,钱睿哲(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上海200433)

生物钟基因Clock对iPSCs分化作用的研究

赵冉,杨羊,徐晨,李二敏,陆超,孙宁,钱睿哲△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上海200433)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Clock对干细胞分化成熟过程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我们将携带有Oct4、Sox2、c-Myc和Klf4的TetO-FUW-OSKM慢病毒转染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中,利用PCR、免疫荧光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拟胚体形成实验鉴定细胞的多能性。通过RNAi技术抑制Clock基因表达,观察Clock基因对iPSCs分化的影响。结果:小鼠MEF在转染后12 d形成典型的小鼠ESC样克隆。RT-PCR显示iPSCs表达多能性基因Nanog、Sox2、Oct4、Dax1、Esg1、ERas、Zfp296和Klf4;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有Oct4和SSEA1的表达;培养可见拟胚体的形成。因此,我们成功将小鼠MEF重编程为iPSCs。细胞非定向分化实验发现,转染48 h后,对照组克隆边缘不光滑,有伪足伸出,提示iPSCs存在分化; Clock-siRNA组的iPSCs克隆仍保持边缘光滑,极少有伪足伸出,RT-PCR提示多能性基因Sox2、Oct4和Klf4表达较对照组升高。结论:生物钟基因Clock可能参与了iPSCs的分化过程。

△E-mail: rzqian@shmu.edu.cn

猜你喜欢

胚体能性生物钟
周末“补觉”是一个谎言
低氧环境可体外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拟胚体
从计时钟到生物钟
维持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顺式作用元件的筛选
“V得/不过来”结构的语义分析
浅析陶瓷雕刻器型烧成后缺陷的处理
打乱生物钟会让人变丑
大菱鲆胚胎生长与核酸关系的研究
基于调查问卷的泰国华裔学生两种能性结构习得研究
悬滴培养法促进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