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芬克斯因子
——解读《皮埃尔》中皮埃尔的伦理悲剧
2015-01-26聂庆娟
聂庆娟
斯芬克斯因子
——解读《皮埃尔》中皮埃尔的伦理悲剧
聂庆娟
尽管麦尔维尔试图挽回《白鲸》“这锅用罗曼司、哲学、自然史、美文、优美感情和粗俗言语熬成的文字粥”而吓跑的广大读者,创作一部非常适合女士阅读的甜品,一碗乡村牛奶[1];尽管麦尔维尔对出版商本特利信誓旦旦地承诺,“即将问世的新作将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新颖,全新的场景、全新的人物会使它成为所有出版的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2],然而《皮埃尔》一经问世,立即遭到了评论界前所未有的猛烈抨击。时至今日,麦尔维尔已成为公认的伟大作家,这部小说却依然束之高阁,约翰·厄普代克评论道,“《皮埃尔》是麦尔维尔所有作品中基调最难把握的一部,其中的人物受制于作家难以言说的愤懑。”[2]
毋庸置疑,《皮埃尔》矫揉造作的语言风格、违背常理的哀伤情调、混乱的逻辑以及含混的主题成为屡遭诟病的把柄,出版商本特利也指责麦尔维尔出书太快。的确,麦尔维尔完成《白鲸》后不到一年就出版了《皮埃尔》,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粗制滥造之嫌,况且麦尔维尔对从未涉足的家庭主题和格调高雅的语言风格并不在行,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语言艰涩、风格怪诞、语义含混。创作技巧问题姑且不谈,《皮埃尔》再现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伦理图景及其种种家庭生活和伦理关系,关于这一点,麦尔维尔曾在撰写《白鲸》时就已经在通俗小说里注意到了[3]。麦尔维尔借助《皮埃尔》展现了一个宏大的道德主题,一个《安提歌尼》式的主题,一个哈姆雷特式“如何是好”的艰难抉择[4]。小说围绕“哥哥娶妹妹”这一乱伦事件展开。天真幼稚、富于幻想的贵族青年皮埃尔意外得知父亲有个私生女伊莎贝拉,是履行子女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维护死去父亲的崇高声誉及寡母的社会地位和尊严,还是履行兄长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照顾同父异母的妹妹,皮埃尔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伦理困境。最终皮埃尔采取了有悖人伦的极端行为,假装同伊莎贝拉结婚,可悲的是,这一貌似高尚的伦理举动不但没有拯救伊莎贝拉,相反,却引发了一连串的人伦悲剧。
娶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一乱伦事件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因此,若要对乱伦事件的发生动因、本质及影响作出客观公正的阐释和评价,就需要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出发,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伦理困境、伦理因素,还原事件的伦理现场,从伦理层面对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严密的梳理。本文认为,哥哥娶妹妹这一乱伦事件是小说的伦理主线,在这条伦理线上生出几个伦理结:伦理困境、伦理身份以及潜存在皮埃尔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私生子事件使皮埃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困境,继而引发伦理身份的改变,最终导致了伦理混乱——乱伦,而乱伦行为的根本动因在于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在皮埃尔身上交锋对峙过程中自由意志的失控和理性意志的缺失。
伦理困境——进退两难的伦理抉择
《皮埃尔》整个故事围绕“哥哥娶妹妹”这一违反人伦的伦理事件展开,该事件是小说的一条伦理主线,并衍生出一系列的伦理结。而其中最大的伦理结即伦理困惑莫过于为什么哥哥要娶自己的妹妹。为此,麦尔维尔在故事中预设了私生子事件,这一伦理结需要皮埃尔本人去解构。从伦理学角度讲,哥哥娶妹妹违背了自人类拥有理性意识后对建立在血缘和亲属关系上的乱伦禁忌的遵守,以及对建立在禁忌基础上的伦理秩序的理解与接受。然而,作为一个有道德觉解和理性意志的贵族青年,皮埃尔不可能有意破坏千百年来形成的伦理秩序和伦理禁忌。要想对皮埃尔有悖常理的伦理行为作出解释,必须回归到特定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中去考察,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实践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5]。
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期的美国,一个传统伦理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小说刚一出版人们对它持否定态度,认为其道德败落这一反应正是当时社会伦理观念的高度浓缩:人们对伦理规范的认同、维护以及对违背伦理道德观念、触犯伦理禁忌的反抗。在当时的美国,私生子事件对谁而言都是对伦理秩序的破坏,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巨大挑战,这一事件必将破坏已故父亲的名誉,同时也将颠覆父亲的形象,因为在皮埃尔眼中,父亲一直是个行为正派、受人尊敬的绅士,是皮埃尔崇拜的偶像。对于年轻漂亮、傲慢虚荣、自尊心强的母亲来说,公开私生子这一秘密必将是对其尊严和社会地位的沉重打击,遭人唾弃、颜面尽失。因此,将私生子事件公诸于众,不但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僭越,也是对父母亲尊严、地位的沉重打击。作为一个有强烈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子女,皮埃尔感到有义务和责任维护父亲的声誉、母亲的尊严,同时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然而,作为一个有道德良知和强烈责任感的人,皮埃尔深深感到对妹妹伊莎贝拉的亏欠。作为儿子,皮埃尔感到有责任接替父亲照顾妹妹,这应当视作对人伦、人的道德责任的一种实现。如何既能履行子女的伦理义务维护死去父亲的高贵声誉和母亲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又能履行兄长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承担照顾妹妹的责任?皮埃尔陷入了哈姆雷特式的伦理困境。
伦理身份——伦理秩序的混乱
要想对文学作品中伦理事件背后的伦理因素及其影响做一番梳理,首先必须对人物伦理身份进行分析,因为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同伦理身份的改变有关。皮埃尔有悖常理的伦理选择直接导致了伦理身份的改变,由伊莎贝拉的哥哥变为丈夫,由露西的未婚夫变为毁掉婚约的负心汉,由庄园继承人变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由母亲深爱的儿子变为不肖子。皮埃尔多重伦理身份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伦理混乱,皮埃尔却无法重构业已混乱的伦理秩序,最终引发了一场伦理悲剧。
麦尔维尔笔下的皮埃尔是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富于幻想、不切合实际却单纯善良、道德高尚,无法区别理想之善与现实之善,认识不到理想之善有时需要向现实之善妥协,一味采取绝对主义的态度追求至善,撇下孤零零的寡母和深爱的恋人不顾一切地用结婚这个幼稚的方法拯救未经证实血缘关系的妹妹伊莎贝拉。哥哥变成丈夫这一伦理身份的转变并未能拯救伊莎贝拉,相反,却将自己深爱着的人们一个个推上了死亡之路。皮埃尔对亲情的背叛伤透了母亲的心,终因悲伤过度撒手人寰,皮埃尔因此犯下了弑母大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未婚妻露西尽管遭遇了爱情背叛,仍不顾一切追随皮埃尔,得知真相后悲戚过度饮鸩而亡;皮埃尔自杀狱中;伊莎贝拉也随之自杀,故事以集体死亡宣告结束。可以说,正是皮埃尔不切合实际又极端至极的伦理选择引发了一系列人生悲剧。
皮埃尔伦理身份的多重性合力导演了一场伦理悲剧。皮埃尔看似高尚的伦理行为触犯了伦理禁忌——乱伦、背叛、弑母,皮埃尔不知不觉由伦理秩序的忠实捍卫者变成了伦理秩序的掘墓人。然而不管结局如何,皮埃尔最初追求伦理意识、道德至善的本意是毋庸置疑的,《皮埃尔》演绎的是人类祖先道德层面上对伦理道德意识的追求。有评论认为Saddle Meadows庄园象征着人类堕落之前美好的伊甸园,母亲和儿子隐喻着人类祖先夏娃和亚当,自由快乐地生活在伊甸园,这一点也可以从小说中母子间不正常的人伦关系得到印证。儿子对母亲来说更像情人,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底下,母子之间以兄妹相称。伊莎贝拉的意外闯入隐喻着魔鬼撒旦,皮埃尔不堪其美貌的引诱最终超越了伦理规范,犯下乱伦、弑母等一系列伦理大罪。
斯芬克斯因子——伦理悲剧的动因
对19世纪初期的美国伦理语境加以考量,皮埃尔的伦理选择既能维护父母的名声与地位,又能拯救伊莎贝拉于水火之中,这原本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善举,然而,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皮埃尔惊恐地发现拯救伊莎贝拉背后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女性之美而非女性之丑”促使自己为责任义务而战[6],换言之,皮埃尔拯救伊莎贝拉这一道德善举的理性外衣下掩盖的是一颗受原始本能欲望驱使的灵魂,即对女性之美的原始欲求。表面理性行为与内心欲望的矛盾性恰恰体现了斯芬克斯因子在皮埃尔身上的交锋对峙。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述的核心问题,包括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人性因子表现为理性意志,自由意志是兽性因子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人的不同欲望,如性欲、食欲等[7]。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是相互对立冲突的两种力量,共同存在于人身上,由于理性意志能够引导、约束、控制自由意志,避免兽性因子控制理性意识,违背伦理,因此人才能成为理性的人。
在前所未有的伦理困境当下,皮埃尔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相互交织碰撞。人性因子引导皮埃尔既要维护父母声誉、尊严,又要履行兄长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而兽性因子放纵了皮埃尔原始的欲望和本能,皮埃尔的乱伦行为正是这两种因子在其身上的激烈交锋和较量的结果。只有深入皮埃尔内心深处,对其行为动机抽丝剥茧、细心梳理,才会发现促使皮埃尔做出乱伦抉择背后的动因正是对自由原始欲望,即对性欲和美色的追求,正是伊莎贝拉的美貌诱使皮埃尔做出了一个看似高尚实则邪恶的道德举动,而这一点就连皮埃尔本人也未必意识得到。
小说多次提到遇见伊莎贝拉之前,皮埃尔冥冥之中感觉有个神秘女子在召唤自己,父亲的画像似乎也传达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隐约可见的神秘女子正是皮埃尔兽性因子的投射物,昭示了皮埃尔灵魂深处罪恶污秽的一面。作为一个有道德觉解的理性人,皮埃尔获得了对生活实践的人与事、伦理与道德的一种觉悟和理解[8],伦理困境正是道德觉解、理性意志及伦理意识的表现。然而在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交锋的过程中,如果自由意志过于强大,控制了理性意志,人就会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乱伦行为正是由于皮埃尔内心理性的缺失及自由意志的失控造成的。随着故事向纵深发展,皮埃尔开始质疑伦理选择的动机,然而,人性因子主导的理性意志在与兽性因子的激烈交锋中最终败下阵来,而这显然有悖于伦理意识强烈的皮埃尔做出伦理选择的初衷,内心的煎熬加上写作的失败、母亲的离世、表兄格兰的指控合力将皮埃尔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一场伦理悲剧在所难免。
结 论
《皮埃尔》作为麦尔维尔唯一一部非海洋小说,在笔法技巧上虽屡现瑕疵,却借皮埃尔的伦理事件还原了美国广阔的社会伦理图景。有评论家注意到《皮埃尔》俨然一部麦尔维尔的自传记。麦尔维尔的父亲和哥哥去世后,母亲对麦尔维尔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的依赖都超出了正常范围,父亲据传有个私生子等都成为麦尔维尔从伦理角度创作《皮埃尔》的缘由。作品中乱伦、弑母、背叛爱情等一系列道德现象为人类提供了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彰显了作家本人的伦理价值取向。文学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只有同文学的教诲功能结合在一起才有价值,因此,剖析《皮埃尔》蕴含的伦理特质,借此希望能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尤其在道德日益败落的当下,对作品的伦理分析更凸显出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1] Hillway,T.Herman Melville[M].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79: 106.
[2] Delbanco,A.Melville: His World and Work[M].London:Pan Macmillan Ltd,2006: 179.
[3]杨金才.论《皮埃尔》的创作意图与叙事结构[J].外国文学评论,2005 (4):99-106.
[4] Arvin,N.Herman Melville[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63: 219-222.
[5]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和术语[J].外国文学评论,2010 (1):12-22.
[6]Melville, H. Pierre or the Ambiguities[M].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201.
[7]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评论,2011(1):1-13.
[8]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7.
本文系2013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伦理批评视域下麦尔维尔悲剧小说研究”(J13WD63)的阶段成果之一;本文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聂庆娟(1979— ),女,山东临沂人,硕士,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麦尔维尔小说研究、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