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中的铿锵玫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茶花女》之比较研究

2015-01-26侯甫知

山花 2015年1期
关键词:阿尔芒李甲杜十娘

侯甫知

杜十娘是冯梦龙的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主要角色,她十三岁就已经成为中国京城教坊中家喻户晓的“名妓”,不仅样貌出众,还能歌善舞,曾受到很多京城王孙公子的追求和喜爱,他们为她迷人的风采所倾倒,甚至还有人为一睹佳人不惜倾家荡产,足见杜十娘的魅力无穷。而同为巴黎名妓的玛格丽特,是小仲马作品《茶花女》中的美女。她不仅容貌出众,还有高雅的气质和十足的女人味,颇能吸引男人的眼球。她最喜欢茶花,头上总是戴着茶花,红色或者白色的,这就是“茶花女”的由来。

玛格丽特也是一个敢于同命运作斗争的奇特女子。她毕生追求的是忠贞的爱情,阿尔芒用他的真情俘获了她的芳心,她毫不留恋地放弃了舒适的巴黎生活;她最爱的人的父亲为了儿子的未来和家族的名声请求她离开阿尔芒的时候,这个女子含泪答应并忍痛离开了挚爱的阿尔芒。从这里可以看出玛格丽特虽然是个深情的女子,但却是理智的,她的这种理智需要勇气和决心。

社会根源导致她们的爱情成为时代悲剧

两朵艳丽的玫瑰虽然都误入风尘,但都极其厌恶当时她们所处的堕落腐化的现实处境。她们虽然所处的社会地位很低贱,人格尊严很卑微,但这都没有泯灭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钱越来越看重,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崇拜金钱。杜十娘也深受这种风流思想的影响。她所处的时代金钱财富的多少替代了出身门第、长幼辈分、官品地位等。因此,她想借助金钱的力量买到李甲的真心,过上她向往已久的幸福生活。婚姻的幸福要求双方的平等和自由,但封建社会的婚姻却剥夺了女性的权利,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决定了她们的婚姻和人生。这种不自由不平等的婚姻,是作为全社会的普遍现象存在的。

玛格丽特生活的时代是法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时期,资本主义已经高度发展,宪法名义上规定“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但实际上却等级观念极深。从表面上看,妓女有人身自由,但道德的虚伪以及现实的困境,如失业、饥饿等迫使她们屈服了,因而成为满足贵族和资产阶级肉体上的玩物和发泄品。因此,她所饱受的摧残和蹂躏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从文中阿尔芒父亲的言行中体现了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我们知道,阿尔芒父亲仅仅是当时法国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颇深,正是现实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体现,他作为一位世故而阅历很深的老人,和玛格丽特并不做正面的较量,却试图借助现实社会的力量,摧毁玛格丽特的心理防线。的确,最终社会的舆论和时代的约束,使得玛格丽特没有逃避现实社会道德的评判标准,只好放弃了追求幸福与爱情的机会、权利。

同样的社会根源导致她们的爱情成为时代悲剧。我们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中都可以看到,是所处时代的道德观念,造成她们爱情的失败和命运的悲惨。残酷的现实从作品的开始直至结尾始终在阻挠、影响以及破坏杜十娘和茶花女玛格丽特追求爱情和实现理想的希望,这些在历史时代影响下的犹如李父李布政一样的社会势力的侩子手,他们像一股无形却又十分强大的社会势力,欺压社会最底层,能吃人,也能吸取血;杜十娘要想获得她梦寐以求的爱情,除了要正视自己是妓女的现状外,还想得到李甲家庭的认可,也就是打破传统的封建社会观念。但是,对于当时社会现状,她的想法和挣扎,就是以卵击石,谈何容易。

社会礼数成为阻碍她们获取自由的屏障

这两位女子虽然对爱情忠诚不二,但是对金钱并不看重。她们渴望更多的是冲破社会礼数,获得重生和自由。为了能够与阿尔芒一起过上乡间那种宁静朴实的、自由的、有尊严的常人生活,玛格丽特背着阿尔芒典当和变卖了她的财物,甚至不惜和公爵断绝关系以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没有经济来源。可见她需要的不是钱,不是贪心金钱,而是对自由与重生的渴望;我们再看看,在作品中细致描写了杜十娘携带自己用心经营的并装满财物的百宝箱满心欢喜地和李甲回家去生活,她对这份感情寄予了全部的希望,纯洁的爱情是不能和金钱挂钩的。但是,当她看到李甲的真面目后,为了让这个负心汉后悔才揭示了百宝箱的秘密。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让杜十娘对金钱和爱情的看法有了明确的界定,因此,在李甲忘恩负义把她卖给别人时,她开始奋起反抗,带有一种不惜摧毁一切的悲壮感。而茶花女玛格丽特,为了心爱的阿尔芒的未来以及他的家人和他的名声,忍痛离开了她的爱人阿尔芒,只能再次投身于烟花世界中强颜欢笑。是啊,为了爱情,她奉献了一切,却没能换得她渴望的真情,最后却死得如此凄惨。茶花女虽然离开了,但她心中所深藏的爱情之花,却没有因为铜臭的金钱而枯萎。与杜十娘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同,小仲马的作品满是悲伤的情绪和感情,纵使爱情还留在心间,伊人却早已化为泥土。

只有灵魂自由的人才敢于追求她们渴望的爱情和平淡的幸福,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原因所在。在这两部悲剧作品中自由是追求爱情的前提条件。对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外貌和性格描写是从正面直接赞扬她们的美好,而对她们身份和外部社会环境的描写看似写“丑”,其实意在烘托她们身为社会道德伦理所不容的妓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仍能勇于追求真爱和自己的幸福。这从侧面反映了两位奇女子尽管表面柔弱然而内心十分坚强,勇气可嘉,而且又不失善良的品质。尽管两人相距甚远,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在时间上也存在差距,但她们的共性就是束缚了人们的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从而破坏了内心的平衡与宁静。两个悲剧式的美貌弱女子都是饱受摧残和凌辱,也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人吃人的礼教的直接牺牲品,然而她们依然保留人性的纯真,努力追求她们渴望的自由、幸福和爱情。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茶花女》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尽管两个女主人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坚忍不拔的性格、悲惨的命运,但她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两个人的差异性。

1.运用象征的写法,描述不同特点的人物

小仲马让作品中的“茶花女”多次重复,其目的之一是使“茶花女”的悲剧色彩更加浓烈。它表面象征着玛格丽特善良的品格、高尚的内心;其深层暗示着像“茶花”一般美丽的女子的生活不幸,作者试图让“茶花女”绽放生命之花,但命运多舛,狂风暴雨无情地摧残她稚嫩的面容,使玫瑰花香一般如玉的她过早地凋零了。玛格丽特也酷爱茶花,而茶花的美犹如昙花一现,无力抵抗命运的戏弄。这也从侧面预示着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命运与茶花一样。同时,茶花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也表达了她追求爱情的勇敢和无畏精神。这种以物喻人的方法更好地将人和物的特点展现出来,也让读者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印象深刻。

然而,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百宝箱却极具现实意义。故事中对百宝箱大手法的描写,反映了杜十娘渴望新生以及获得爱情。李甲的见利忘义让她的希望化为无尽的失望和对爱情的幻想破灭,她将价值连城的箱子沉入水底,是在告诉李甲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个真心待他的美貌女子,还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百宝箱是杜十娘形象的化身,把它投入水中暗喻吃人的旧社会埋没了人性的善良和纯真的品质,人都是畸形的时代产物。欲望主宰了他们的理智,百宝箱的出现让读者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因此,其作品表现力把握得张弛有度。

这两个悲剧式的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纯洁美丽的茶花暗示着玛格丽特出众的容貌以及短暂的生命;百宝箱则反映了杜十娘的倾城之姿和无法取代的独特性,不仅是因为她为了爱情付出一切的勇敢,更是因为当她的幻想破灭后,她毫不犹豫地毁坏一切,包括她的生命和财产。

2.时代背景使作品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各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作者冯梦龙,不仅熟悉杜十娘一样女子的实际生活,也十分同情她们的处境。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想为这些备受命运捉弄渴望幸福的人们做点什么,以他有限的个人力量不可能帮助她们全部摆脱青楼这座人间地狱,他就用文字来为她们申讨公道。后人通过这部作品也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以及对妓女们悲惨命运的怜悯之情。

《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未满二十岁就发表了很多诗歌和小说,但让小仲马真正在法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却是《茶花女》,作品中的玛格丽特,就是以他的情妇阿尔丰西娜为原型的,玛格丽特凄惨的命运控诉了法国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和虚伪,揭露了伪善的资产阶级逼迫劳动人民沦为其玩物的本质。

3.写作风格存在差异性

冯梦龙的作品贵在通俗而且容易理解,深受话本的影响,更接近口语化,以叙事为主,具有一种古典美。《茶花女》重在抒情,是典型的言情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写作结构上独辟蹊径,采用倒序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手法,故事的布局匠心独运,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让读者的好奇心不断增加;《茶花女》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故事,具有一种客观再现故事的特点。强烈讽刺了所谓的上流社会也不过是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表面上一个个人模人样,实际却是一肚子坏水,男盗女娼。玛格丽特处在这种环境中却还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实属难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真实再现杜十娘的悲欢人生以及爱情的离合,尤其是借银子赎身、姐妹送行、停泊在瓜州和抱着宝箱投江等栩栩如生的描写,让人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小说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比如五次写到柳玉春的出现、不断出现的百宝箱,发展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丰富了其内涵。小说语言精练、个性化,富有表现力。这也可见当时中西方作家在创作上的不同之处。

4.在歌剧中的音乐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因为作品的感染性,又通过剧作家大胆的艺术手法,把这部作品创作成悠扬缠绵、婉约凄凉、如诉如泣、家喻户晓的歌剧。这部歌剧能够把杜十娘内心的痛苦,压抑的苦闷通过缠绵悠扬的音乐淋漓尽致地表达给每一位观众。其歌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这篇长达一百多行歌词的咏叹歌剧,倾诉了对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人性丑陋,以及对明代社会黑暗的现状进行了有力控诉和揭露。其音乐表现手法结合中西方的歌剧表现手法,把作品的意境演绎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脍炙人口的作品《茶花女》同样吸引了剧作家敏锐的感觉和艺术的眼光,作品以音乐元素来渲染人物形象,细微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肺腑之痛。特别是音乐在采取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抓住了作品中茶花女在剧情前后的矛盾心理,以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表现人物纠结的心理,而且还有一段是洋溢着浪漫情调的抒情曲调,这里表现出他们幸福快乐的心情,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渴望和期待。在终场,又运用二重唱的形式,把整部作品用音乐元素打造成鲜活的场面,描写出情人之间久经磨难依然不能在一起的悲剧。这两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通过歌剧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虽然都是歌剧,但是歌剧中所采用的音乐语言各有特色:一个主要采用中国的歌剧表现形式,一个采用的是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使两位玫瑰的辛酸和不幸都得到了极力的彰显。

总之,杜十娘和茶花女是后人为之遗憾的命运极度不幸的两个不同国度和不同时代的女子,她们在爱情和命运等方面存在相似点,有很强的可比性,而且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较大的美学价值,体现了时代的历史特征。

[1]马小光.杜十娘与茶花女[J].名作欣赏,2005(4).

[2]辜美高,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J].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3]徐晓霞.尼采悲剧学说演绎过程和酒神精神实质[J].长春大学学报,2003(1).

[4]王振宇.戏剧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谈歌剧《茶花女》的审美感受[J].大众文艺,2011(15).

猜你喜欢

阿尔芒李甲杜十娘
Strengthening and softening in gradient nanotwinned FCC metallic multilayers
《茶花女》:恋爱可以,“恋爱脑”不可以!
探析《茶花女》悲剧根本原因
茶花的滋味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三爱”“三恨”
不能说的秘密
曼侬对玛格丽特谦卑
怎一个情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