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2015-01-25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

王 季(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王季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分析郑州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郑州市11所养老机构(含公办和民办),275位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一些老年人对于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且活动频度相对偏低,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导致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活动受到限制。结论应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自主锻炼的意识,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以达到老年人自主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关键词〕养老机构;体育生活;老年人健康

第一作者:王季(1986-),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我们的国家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在各种社会问题中逐渐突出。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老龄化问题更是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健康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特别是到了老年,对于自身健康的愿望更加迫切。科学、适当的体育锻炼,就成为了老年人获取健康的一个正确途径。养老机构由于统一管理,易形成一致的群体和一致的行为,更容易影响老年人全体参与〔1~3〕。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为研究对象,对郑州市11所养老机构(包含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346位60岁以上、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本文设计了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调查问卷。被调查的老年人涉及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对于体育活动的偏好和理解等一般情况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与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对11所养老机构共发放调查问卷346份,回收问卷298份,有效问卷275份,回收率86.13%,有效率为92.28%。对于视力不好或者不方便做问卷的老年人,采取问答形式,替老年人代答问卷,但保证问卷的回答都来源于老年人本身。

1.2.2专家访谈法从问卷的设计开始,到数据的整理分析过程中,征求了5位学者的意见,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及编制合理的问卷,以及数据分析的科学性提供有力支持。

1.3统计学方法以Excel为原始数据的录入,筛选有效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再由Excel作为检验手段,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同时为了保证本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采用的数据分析结果均采用四舍五入原则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将偏差降低到最小。

2 结果

2.1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年龄分布养老机构被调查的275名老年人,大部分年龄段集中在65~70岁〔152例(55.29%)〕,在这个年龄段可以自主进行活动的老年人人数较多;其余分别为70~75岁74例(26.91%),60~65岁34例(12.36%),75岁以上15例(5.46%)。

2.2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体育活动认可程度郑州市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于日常体育活动的认可程度普遍较高,占被调查者的71.64%(197例),认可程度一般69例(25.09%),不认同9例(3.27%)。

2.3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频率状况老年人对于体育活动利弊的认知程度偏高,但实际参与程度却并不高,经常参与〔48例(17.45%)〕和频繁参与〔7例(2.55%)〕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仅占总体被调查人数的20%。而更是有9.45%(26例)的老年人根本不参与日常体育活动。偶尔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占70.55%(194例)。

2.4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动机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出于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的原因〔129例(46.91%)〕,而具有体育锻炼习惯的老年人也占据了18.91%(52例)。同时,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更想通过体育活动参与竞争和展示自我的欲望几乎不存在,反而更注重了自身的健康和体质。闲暇娱乐〔28例(10.19%)〕、消磨时间〔14例(5.09%)〕两项已经占据了总体比例的15.28%,表明郑州市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体育功能的认识上有所拓宽,但反面也衬托出了养老机构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以成肥健美为目的者8例(2.91%),以提高技能为目的3例(1.09%),不参与者26例(9.45%),其他动机者15例(5.45%)。

2.5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项目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来自于体育健身器材〔88例(32.00%)〕。而太极〔39例(14.18%)〕、健身操〔64例(23.27%)〕等柔和的体育锻炼方式同样收到了大多数老年人的青睐。长走和慢跑38例(13.82%),球类15例(5.45%),其他方式5例(1.82%),不参与26例(9.45%)。

2.6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地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地点大部分是在养老院内〔142例(51.64%)〕,养老院或者老年人本身或家属为了其人身安全,将其活动限制在了活动范围有限、活动内容单一的养老院。活动地点在广场公园67例(24.36%),在周围空地17例(6.18%),在马路附近12例(4.36%),其他地点11例(4.00%),不锻炼26例(9.45%)。郑州市养老院的位置大部分和公园、广场的距离相对较远,这也使得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范围受到约束。而老年人自身也出于不便外出、身体状况不够良好等自身因素,主观上也不愿意外出活动〔4〕。

3 讨论

老年人对于体育锻炼益处认可度较高,但参与度较低。国务院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健康的体育锻炼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更是老年人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的一个有力途径。养老机构是老年人聚居的地方,对于体育活动易达成共识。本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对于体育活动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是持积极态度的,但由于场地限制或者器材等外界因素,以及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影响,导致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偏低,即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较高,但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偶尔参与”。目前,很多社区和公园都设立了便捷的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具有方便、参与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老年人的认可。所以,为了促进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政府机构在对养老院进行建设的时候多关注健身器材的投放,更应对于健身器材进行改革变通,增强全民参与、全面锻炼;同时鼓励和督促养老机构在健身器材上多做投资,或对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多关心一些。

体育锻炼的益处人尽皆知,特别是对于追求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但是,老年人身体素质和理论知识等方面相对较弱。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健康的考虑,当然也有很多自己本身就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因此,如何使老年人正确意识体育活动的意义,并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调整体育项目和运动频率,都是需要专业运动健身知识的普及。投入基础设施的同时,更应该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在运动中循序渐进,如何搭配饮食获取健康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愿意主动去获取的。如在养老机构里建立广播站,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播放体育和养生知识,使老年人闲坐时顺便获取有利信息,方便高效,也增强了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因此,养老机构应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带动老年人的自主参与。

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是一个整体,便于组织和管理,但是这个机构应该对老年人的生活全面负责。这不仅包含了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和安全问题,同时也要注重老年人的日常文化、体育生活,帮助老年人丰富晚年,消除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更有益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5〕。本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偏好集体的统一的活动,经常会在公园、广场等地方看到很多人在跳舞、练太极,这种生活不仅可以在养老院外存在,养老院内同样也可以丰富多彩。合理安排和组织这种集体活动,不仅是为老年人的健康着想,更是丰富了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的日常生活。有时候,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对他们的关心,也需要他们自己能参与的娱乐活动。这就需要养老机构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多关注他们的健康和生活。

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地点大多是在养老院内。但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养老机构的空场地并不多,甚至养老机构内部的场地使用率很高,这就使老年人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所,集体舞、太极剑等活动无法进行。马路又是人流量车流量很大的地方,很容易威胁老年人的安全,这就需要在养老院及附近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公共场地,为老年人体育活动提供基础的保障。

4 参考文献

1徐霞.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2马业康,罗东,李铁.乌鲁木齐市养老院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 4(1) : 48-51.

3王峰.陕西省养老机构体育服务实施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 3(20) : 1-2.

4武杰,刘晓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调研报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0(2) : 58-62.

5廖八根.养老院老年人锻炼行为及心理变化阶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11(39) : 7764-6.

〔2015-01-13修回〕

(编辑袁左鸣)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656-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11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养老机构老年人情感支持存在的问题研究
中国养老方式变迁与社会养老服务发展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
上海市养老机构功能定位研究
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