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130例

2015-01-24许嘉鹏李育红李绍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关元曲池合谷

许嘉鹏 李育红 李绍芬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130例

许嘉鹏 李育红 李绍芬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目的:观察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疗,治愈94例,显效30例,好转6例。结论: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较好。

灸疗法;体质辨证;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参差不齐。笔者采用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到2014年8月在我院针灸门诊就诊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的颈椎病患者13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颈椎片或CT、磁共振检查结果确诊。男性49例,女性8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44.3±5.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0年,平均病程(5.53±3.15)年。病因分型:混合型60例,颈型20例,神经根型23例,脊髓型5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神经型6例,食管压迫型1例;应用黄煌教授体质辨证[2]理论对本组病例进行体质辨证分型:柴胡体质19例,黄芪体质28例,麻黄体质18例,桂枝体质16例,半夏体质13例,大黄体质5例,阳热体质5例,阴寒体质[3]15例,葛根体质10例,人参体质[4]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局部取穴 患者取舒适体位,针刺选穴:颈2—胸4夹脊穴 (每次根据病变部位双侧选3穴),如病变或疼痛在上颈段,则取上颈段夹脊穴,在下颈部及上胸椎部则取下颈及上胸部夹脊穴;其余则根据疼痛部位取穴:如颈部疼痛者取颈夹脊穴及局部腧穴为主;兼上肢疼痛、麻木的加取上肢穴 (如:肩髃、曲池、后溪穴等);头痛、头晕的加风池、头维、百会等。

1.2.2 体质辨证取穴 根据体质不同加取穴位:柴胡体质加太冲、外关;黄芪体质加足三里、关元、三阴交;麻黄体质加合谷、大椎;桂枝体质加足三里、三阴交;半夏体质加丰隆、阴陵泉;大黄体质加曲池、天枢;阳热体质加曲池、合谷;阴寒体质加命门灸、关元灸;葛根体质加后溪、合谷;人参体质加足三里、关元。

1.2.3 疗程 局部取穴和体质辨证取穴同时进行,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治疗三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疗效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各型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体征减轻,颈、肩臂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三个疗程治疗结束时判定疗效,未满三个疗程即达到治愈标准的患者按治愈病例计算。结果治愈94例,占72.3%;显效30例,占23.1%;好转6例,占4.6%。

3 讨论

颈椎病传统中医理论多认为是肝肾不足、髓海空虚,寒湿、痰瘀阻络的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多采用补肝肾、通经络之法,针灸多采用局部取穴加脏腑气血辨证取穴。近年来作者受中医体质学说的启发,遂在临床中试用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的方法治疗颈椎病,初试疗效似比传统局部取穴加腑气血辨证取穴更好,故坚持体质辨证取穴之法临床实践,收效甚佳。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邪两个主要因素的本质仍然系于体质,体质决定了正气强弱虚实及邪气亲和倾向。基础体质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要素。经方 “方证”及传统中医 “证”的本质就是疾病在不同体质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病人的体质、罹患的疾病与相应的方药有密切的联系[4]。笔者认为,体质学说的原理对于针灸治疗同样适用。只要能在临床工作摸索出体质相应的治疗穴组,必定能从体质调整的角度更好地治疗疾病。因此我们从针灸门诊最常见的颈椎病开始探索,根据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和对体质学说的理解,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对不同的体质加用不同的穴组,以提高疗效。柴胡体质加太冲、外关,以疏肝解郁、疏利厥阴少阳气机;黄芪体质加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以培元固本、增强机体御邪能力;麻黄体质加合谷、大椎,以增加解表发汗、祛邪作用;桂枝体质加足三里、三阴交,以固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半夏体质加丰隆、阴陵泉,以加强化痰利湿作用;大黄体质加曲池、天枢,以收泄热通便之功;阳热体质加曲池、合谷,以加强宣泄体内热毒;阴寒体质加灸命门、关元,以温阳培元;葛根体质加后溪、合谷,以通督解表;人参体质加足三里、关元,以培元固本,供同道参考。

与常规脏腑气血辨证分型论治相比,体质辨证取穴的特点在于从 “对证用穴”的旧思路中解放出来,转向整体治疗思路。结合患者的体质类型及疾病的趋向性,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潜证,采取有预见性的体质和疾病干预调整措施,以期达到 “治未病”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病情以及指导临床选方用穴的价值。当然,笔者对针灸体质辨证取穴治疗疾病的探索还是初步的,对于其它一些针灸科疾病的效果如何以及与传统辨证分型论治的比较还需在严密科研设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黄煌.经方的魅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6-82

[3]黄煌.中医十大类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75.140-141,46,3-5,244,113,188,228-229

[4]李小荣,薛蓓云,梅莉芳.黄煌经方医案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7-18,15.

R681.5+3

A

1007-8517(2015)13-0153-01

2015.04.06)

猜你喜欢

关元曲池合谷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小穴位 大健康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