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2015-06-05肖莉莉
肖莉莉
江西省泰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泰和 343700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肖莉莉
江西省泰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泰和 34370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按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为(32.42±7.33)cm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为(47.55±9.84)cm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不同剂量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盆腔压痛、子宫出血和不孕不育的良性肿瘤[1]。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手段,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获得广泛推广与肯定,但是在米非司酮给药剂量上尚未有统一认证[2]。笔者通过分组对照方式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月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将其按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43.08±11.72)岁,多发子宫肌瘤20例,单发子宫肌瘤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3.08± 11.72)岁;多发子宫肌瘤21例,单发子宫肌瘤24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 (生产单位: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3130810)治疗,患者每日服用25mg米非司酮,坚持服用1个疗程,1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每日服用12.5mg米非司酮,坚持服用1个疗程,1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变化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分别为(61.05±9.16)cm3和(61.04± 9.17)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为(32.42±7.33)cm3,对照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为(47.55±9.84)cm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均为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然而手术治疗虽然可完全切除子宫肌瘤,预防其恶化或发展,然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很多育龄女性患者丧失生育机会。而药物治疗则可克服手术治疗不足,是子宫肌瘤患者更为理想的疗法。而米非司酮是最为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之一[3]。
有研究认为[4],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米非司酮对孕激素有拮抗性作用,可通过控制子宫肌瘤增长速度,达到抑制子宫肌瘤发展,使子宫肌瘤减小、萎缩的目的。此外,米非司酮对雌激素也有抑制性作用,可调节患者下丘脑、垂体和卵巢轴。在这两种作用下,可减缓患者子宫肌瘤生长速度,使其减小或者萎缩。
然而对于米非司酮的给药剂量,至今尚无定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为 (32.42± 7.33)cm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为(47.55±9.84)cm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江娜,朱雪琼,陈文兵.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28-5129.
[2]熊蓉艳,彭诚.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疗效比较 [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17):74-75.
[3]周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7.
[4]杨素珍.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46-149.
R711.74
A
1007-8517(2015)13-0147-01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