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指和献血手臂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2015-01-24张影
张 影
(吉林省白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白城 137000)
血液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指和献血手臂的质量控制及要求
张 影
(吉林省白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白城 137000)
护士手指;消毒效果;质量控制
在采供血过程中护士手指消毒效果尤为重要,必须对护士手指进行有关项目检查,因为在采集制备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指的消毒效果直接影响血液的质量,甚至会影响患者的输血反应。护士在采血前要对采血手指进行严格清洁消毒。采血后应做好处理工作,否则会影响血液质量,导致功亏一篑。
在采集、制备中质量控制人员要对护士手指进行细菌监测,过程检查很重要,血液的污染往往是由于血液采集、成分制备或血液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环境卫生条件差,工作人员未严格执行各种消毒或无菌措施所致。为将细菌污染的概率降低到最小程度,环境卫生、护士手指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环境卫生、护士手指的检测保证了血液从采集、制备到储存的各环境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起到事先预防和事后把关作用,所以采集、制备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管理要求。
1 防止交叉感染
在采血前后加强采血人员和献血人员的手及手臂的清洗与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的减少和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采用我国卫生部于2003年11月下发的新修订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技术指南》中推荐使用六部洗手法:①取3~5 mL液体皂液于手心,两手心对搓;②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背彼此对搓;③双手指交叉,手心对手心彼此对搓;④双手互握互搓;⑤双手拇指彼此在掌心搓揉;⑥双手指尖互在掌心搓揉。洗手时间为每一步骤10 s,共1 min。为使每个人掌握洗手流程,墙上贴有洗手的步骤及要求的图表,使每个人增强洗手的自觉性、养成按流程洗手的习惯。一人一擦手巾,擦手巾每天清洗消毒。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用手部护肤型消毒剂,适合在连续操作中使用。
2 采血护士采血前准备
采血人员做好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情绪,进入献血者服务工作状态,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2.1采血人员应具有熟练的采血技术和较强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献血过程中的护理工作。采血人员着工作制服,不佩带戒指、手镯(链)等饰物。
2.2采血器材准备。建立采血器材卡片:包括无菌消毒棉签、标明有效期的强力消毒碘等消毒剂、止血带、胶布、创可贴/无菌棉球、止血钳、各种类型及型号的血袋、真空标本管、一次性试管、采血时间及血量标识签等。
2.3采血前采血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准备采血器材及用物(血袋、棉签、胶布、止血钳、止血带、消毒碘等),检查电源,开启并检查采血秤及热合机,证实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4采血者进入采血场所要更换专用衣裤、鞋、帽、口罩,着装整洁,并且采血操作过程中,每采血一人次后用速干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如手部沾染血液标志物时要进行消毒或用肥皂流水洗手。
2.5静脉穿刺:①核对无误后,嘱献血者取舒适的采血体位.选择肘部血管,首选周正中静脉,次选贵要静脉,应选择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将止血带扎在距选好静脉穿刺点上10 cm处,用强力消毒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旋转消毒,切记往回涂拭。消毒面积不得小于6 cm×8 cm,作用1~3 min。不应触摸已消毒的皮肤,不应靠近已消毒的皮肤讲话。②待消毒剂干后进行静脉穿刺,用止血钳(或止流夹)夹住采血管以防止空气流入血袋。嘱献血者握紧拳。一手蹦紧皮肤,另一手母、食、中三指持穿刺针柄部,针头斜面向上或捎侧(以减少皮肤阻力),针头与皮肤角度为30~50 ℃(以血管的深浅而定),将针头迅速刺入皮下组织前行0.5~1.0 cm进入静脉,并沿静脉走向推进1 cm左右,见有回血,迅速打开止血钳(或止流夹),用消毒棉球盖住穿刺点,并固定针头及采血管。遇有深部静脉不明显时,需要用手指触摸穿刺点以上部位,借以探明及固定静脉位置以便穿刺,这时触摸静脉的手指必须用消毒碘消毒。采血足量后,嘱献血者停止握拳动作,松开止血带,合闭止流夹(或应及时协助医师处理。用止血钳夹住采血管),用无菌棉球/创可贴轻按静脉穿刺点,快速取下针头后即加重按压,用弹力绷带包扎,松紧适度(或嘱献血者用3个手指沿血管方向在穿刺点上方按压5~10 min)避免血液渗入皮下,然后告知献血者献血后的注意事项:献血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 h;72 h内不能沾水;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后24 h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等。
3 质量控制方法
3.1培养基的准备:①按照培养琼脂说明书称取所需要的重量,用蒸馏水溶解后塞上棉塞,封闭好后,放入蒸汽消毒器内,126 ℃15 min进行消毒。②在进行蒸汽灭菌的同时打开无菌间紫外灯及净化设备(无菌室在消毒30 min后,2 h内使用)。待琼脂冷至45~50 ℃时(即以不烫手为宜),进入无菌间进行操作。
3.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2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 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检测。
3.3检测:①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 s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 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加入已融化的45~50 ℃的琼脂15~18 mL,边倾注边摇匀等待琼脂凝固。②或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 s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 mL待检样品直接接种于购买好的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上。③把接种后的培养皿置(36± 1)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后观察结果。④结果计算: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3.4结果判定: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 cfu/cm2,并未检出霉菌为消毒合格。
4 讨 论
从概念上看,质量控制就是为了“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一切活动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质量控制就是使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控制当中,即“受控”。从概念上看,质量控制就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控制就是及时排除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产生问题的原因,变“事后把关”为“事先预防”、“事先管理”。质量控制就是通过“控制”,对过程进行连续的评价和验证,确保过程或产品符合规定程序和标准,并对不符合的情况采取纠正措施。血液采集过程中质量控制贯穿于血站产品质量形成的安全过程,这对于保证血液安全和安全献血起着重要作用。
R187
A
1671-8194(2015)21-02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