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热论治疑难病探讨
2015-01-24杨世红
杨世红,曲 强,郑 嘉
(1.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从湿热论治疑难病探讨
杨世红1,曲 强1,郑 嘉2
(1.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湿热证是湿邪和热邪胶结之证,其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为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可见于多种疑难病。湿与热分而为病则疾病轻浅,湿与热相互纠缠则疾病深重,临床将一些疑难杂病从湿热论治效果甚佳。根据湿热证的特点及病因病机,提出淡渗利小便、通便导滞、疏理气机3条治湿热之法,使邪有所出,病有所解。故列举三则有效案例,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法,将湿热致病化简驭繁。
湿热;治法;疑难病
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若湿和热相合为病,病机往往变得复杂。现代人饮食偏于滋腻、运动较少、饮酒过多、思虑过度导致湿热为患的疾病增多,临床上一些疑难杂病从湿热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兹总结如下。
1 湿热证特点
湿热为病或湿热病邪从口鼻入,直走中道而致,或如薛生白所言,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成。湿热侵袭人体最易阻滞气机、困遏阳气,阳气被阻又易致湿邪停留,两者相互影响进而导致病情加剧。湿热相合,热处湿中,湿蕴热外,阴中夹阳,黏腻浊滞,难解难分,造成病势缠绵、胶着难解的临床特征。湿热裹结,合为一体,湿易伤阳,热易伤阴。无形之气依凭有形之湿,湿不祛则热难消,湿祛则热无所依附。正如薛生白所说:“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
2 治疗湿热原则
因湿热证病机关键是湿与热胶结为患,故治疗湿热应以分消湿热为原则。湿邪为湿热病之主导,使湿有出路是要要,阴霾重浊之湿邪即消,则热邪无所凭藉而自透,湿热俱清。若此势不开则热无由达,湿无从泄。热为无形之气,湿属有形之邪,二邪相混,除之颇为不易。如吴鞠通所言:“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因此,治疗湿热证要清热与祛湿兼顾。
3 治湿热三法
3.1 利小便
淡渗利小便是祛除湿邪、导邪外路最重要和直接的方法。湿为阴邪,其势流下,利小便实乃快捷有效之法。正如刘河间指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治疗湿热证利小便的意义有二,一是给邪以出路,二是宣畅气机,即叶天士《外感温热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在湿热证病程中湿阻气机、阳郁不伸,“通阳”、“利小便”旨在突出淡渗利湿法,即湿从下泄、气机宣展,阳气也随之而通。
案1:林某,男,45岁,2012年8月20日就诊。主诉阳痿早泄3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性功能下降,曾多处治疗服壮阳中药效果不显。症见形体肥胖,有饮酒嗜好,阳痿,偶有同房早泄、遗精,伴腰酸困重、尿频、尿黄,尿后余沥,汗出而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阳痿,辨证属湿热交阻、壅塞气机,治宜清热利湿、开结通阳。龙胆泻肝汤合苓桂术甘汤:柴胡12 g,车前子15 g,茯苓20 g,泽泻10 g,炒白术15 g,当归12g,龙胆草10 g,桂枝5 g,麦门冬15 g,厚朴15 g,王不留行20 g,甘草5g。服8剂勃起好转,腰痛减轻,尿道症状消失,舌红、舌苔根部黄腻,脉弦滑,症状减轻,但尚有心理负担,恐不能痊愈,必嘱其放松。上方加远志10 g、石菖蒲10g、羌活5 g继服10剂,明显好转。原方加减巩固治疗1个月,性生活恢复正常,诸症消失。
按:本案患者素体湿盛,酒更助湿生热,复服补肾壮阳辛热之品致湿蕴热燔,故调整思路辨为湿热内蕴、阳气运行受阻。小便之通利靠体内阳气之通畅,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小便更难通畅,所以通过利小便祛除湿热治其根本。选用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意在清利湿热,同时去黄芩、栀子等苦寒之品以通利为核心,加苓桂术甘汤淡渗利水祛湿、通调水道,利其湿而泄其郁热,方中车前子、茯苓、泽泻、石菖蒲等为淡渗微寒之品,加强其清热利湿开窍之功,加厚朴、王不留行通调气机。湿热从小便而出,郁滞的气机得以通畅,从而使阳通痿起。
3.2 通大便
当湿热之邪胶结较重,即湿热之邪结于阳明胃与肠,气机滞阻,致大便不通或溏垢不爽者可以采取通大便的方法。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湿温初期禁用下法,其理由有二,一为湿未结于肠道,下之无益;二为湿邪易困耗中阳,若苦寒攻下中阳更损,遂致洞泄不止。但湿热证亦有可下之时,如叶天士所言:“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湿热证用下法的目的有二,一为通滞调畅气机,二为导邪外出,可从叶天士以湿邪尽还是未尽判断该下还是不该下,主要是导湿外出,使湿热分解。湿热证下法亦有其特点,即叶天士所说:“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由此可见,通便法也是治疗湿热证的方法之一。
案2:邹某,女,17岁,2012年9月25日就诊。主诉面部痤疮4年。患者13岁时前额部开始起皮疹,曾到某医院皮肤科求治,诊断痤疮对症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又多次到数家医院求治,病情并无明显好转,且痤疮范围逐渐扩大,患者为此心绪不宁、烦恼不已。症见前额、两颧满布红色痤疮疹,间有脓性丘疹及疤痕形成,口苦口臭,手足发凉,月经期小腹痛,经血有块,大便数日一行黏滞难下,舌尖边红,苔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痤疮,辨证属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化湿、通便。方药半夏泻心汤:党参12 g,半夏10 g,黄连10 g,大黄6 g,炒杏仁10 g,蒲公英15 g,薏苡仁20 g,蝉蜕10 g,玉竹15 g,黄芩10 g,桃仁10 g,生甘草6 g。服8剂后皮疹减少,但颜色转暗,脓性丘疹稍减。上方中加白芷10 g、桂枝6 g、竹叶10 g、母草15 g,再服10剂后皮疹明显减少,月经来潮痛经明显减轻、手足不凉,患者自感满意,现随访中。
按:思考其以往疗效不显的原因,一是病情较久、湿热蕴结已深;二是湿热是否蕴结周身,观皮疹发起部位以阳明、太阳经为主,判断湿热主蕴此二经;三是湿热胶结难去,腑气不通,邪无出路。应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加大黄、桃仁泻热通便,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给邪以出路;加入白芷、桂枝引经,小量桂枝还可宣通气机,同时减汤中苦寒之性,使湿不能凝滞,一举两得。再加淡竹叶引湿热从小便出,益母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通经活血对于痤疮、痛经均有作用。总之,临床针对既有湿热蕴结阳明、又有气血经络不通之瘀滞之证,清热祛湿,通利大便,取效显著。
3.3 调气机
湿热证的病变核心是湿热之邪弥漫三焦,阻滞气机,而气机受阻、水湿难化,又易生内湿,加重湿病,所以除湿邪固然重要,疏理气机亦必不可少,正所谓“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张景岳《景岳全书·肿胀》)。吴鞠通《温病条辨·治血论》也有论述:“治水者不求之水之所以治,而但曰治水,吾未见其能治也。盖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提示治湿之时调理气机的重要性。
案3:李某,女,53岁,2011年5月3日初诊。主诉胃脘不适,胃脘部胀满5年,加重1个月。5年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且遇凉加重,曾到人民医院消化科就诊,做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窦),未系统治疗。1个月前因着凉胃脘部胀满不适加重,伴嗳气、饭后胃脘部阻塞感,自服三九胃泰、气滞胃痛颗粒不见好转。症见胃脘部胀满不适有阻塞感、嗳气,偶有反酸,时有胸闷气短,纳呆,口干苦,大便黏滞,舌红苔白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属湿阻中焦、脾胃失和,治宜行气祛湿、调和脾胃。方药三仁汤合平胃散加减:生薏苡仁20 g,厚朴10 g,苦杏仁10 g,白豆蔻10 g,半夏10 g,通草10 g,滑石15 g,淡竹叶10 g,苍术10 g,陈皮15 g,玉竹15 g,炙甘草5 g,5剂水煎服,每天1剂。患者服5剂后食纳增,胃脘部胀满,反酸明显好转,胸闷、气短较前明显改善,舌红苔白微腻,脉沉细。继以上方随症加减善后调理1个月,诸症消失。
按:本例患者口干苦、大便黏滞、舌红、苔白厚腻、脉沉细,为湿热内蕴之证;胸闷气短原因在于湿阻中焦、气机不畅、上焦气机逆乱,纳呆、胃脘部胀满不适、食后偶有反酸为湿困中焦证,中焦气不得舒、湿邪重着下注、膀胱气化失常则又可出现小便不利、大便黏腻。所以,该患者为湿热阻滞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涉及上中下三焦之证,治疗以三仁汤为主方。因患者胃脘部胀满、食后反酸等湿困中焦症状较明显,故在三仁汤的基础上合平胃散。方以苦杏仁宣上,白豆蔻畅中,生薏苡仁渗下,以利下焦湿热;半夏、厚朴、苍术加强除湿消胀;滑石、通草、竹叶增加渗下之功。三仁汤合平胃散疏利湿邪,胀痛随之消失。由此可见,在治疗湿困中焦、脾胃运化失常疾病时,通过通阳利小便,使气机通畅则三焦通利,湿热之邪可随之而解病愈。
4 小结
临床实践中湿热证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病,特别是久治不愈的疑难病。只要临床辨证属湿热蕴结、气机壅滞之证,均可按湿热论治。治湿热以分消宣通为原则,务必给邪以出路,或从汗解,或从小便而出,或从大便而除。掌握湿热证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则可化简驭繁。
R254.2+2
:A
:1006-3250(2015)09-1183-02
2015-03-10
杨世红,女,吉林人,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的临床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