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2015-01-24刘轶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利巴韦病毒性注射液

刘轶琼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刘轶琼

目的探究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不影响治疗。结论小儿病毒性肺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患儿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治疗效果显著。

小儿病毒性肺炎;炎琥宁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病, 多是由流感引起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1], 儿童发病率高, 该病症作为一种严重性间质性肺炎可入侵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1], 患儿需及时就医诊断并接受治疗。为进一步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64例患儿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其中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中关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 均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 少数患儿还具有胃肠道症状,经X线检查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肺炎。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 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3例, 年龄6个月~4岁, 平均年龄(1.7±0.8)岁, 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7个月~4岁, 平均年龄(1.5±0.8)岁;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和对治疗药物过敏患儿。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 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行抗感染处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0~15 mg/(kg·d)的利巴韦林+5%葡萄糖溶液200 ml静脉注射,1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5~10 mg/(kg·d)的炎琥宁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200 ml静脉注射,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患儿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制定本次研究中患儿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7 d后, 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X线检查肺部正常;显效:治疗7 d后, 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经X线检查肺部炎症显著改善;有效:治疗7 d后, 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经X线检查肺部炎症有改善;无效:治疗7 d后, 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经X线检查肺部出现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整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治愈23例, 显效3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患儿中治愈12例, 显效8例, 有效5例, 无效7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5/3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8±1.2)d, 咳嗽消失时间为(3.1±0.8)d;对照组患儿退热时间为(5.7±1.6)d, 咳嗽消失时间为(7.2±1.5)d, 治疗后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出现1例过敏,1例消化道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6.3%;对照组患儿中出现2例过敏和1例消化道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9.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均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缓解, 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发病基础多为流行性感冒, 易发生于左心房压力升高如二尖瓣狭窄者, 正常人也可发病, 是一种直接且严重的肺部病毒感染;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起病较急, 一般具有流行性感冒症状, 且伴有咳嗽、咽喉痛、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随着病程延长, 患儿易出现高热不退、气急、阵咳、发绀甚至咯血等症状;同时继发细菌感染常发生于患儿发病2周内, 临床多表现为高热或症状一度减轻后又重新加重, 痰转为脓性, 出现细菌性肺炎的症状、体征等,严重影响患儿成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临床中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多采用药物疗法, 主要治疗药物包括利巴韦林注射液和炎琥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又称为病毒唑, 是一种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抑制作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良好;炎琥宁注射液是由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 能够有效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 可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 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 具有消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 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 且治疗后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治疗效果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6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和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 不良反应少, 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应用价值高。

[1]李桃英.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72.

[2]张玲.痰热清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836-18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13

2015-04-03]

100027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

猜你喜欢

利巴韦病毒性注射液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