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LIA、ELISA与TPPA三种方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意义

2015-01-24张士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符合率

张士君

CLIA、ELISA与TPPA三种方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意义

张士君

目的对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998份血清标本, 对其分别实施CLIA、ELISA和TPPA3种方法检测, 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CLIA的检测阳性率为3.71%、敏感性为97.37%、诊断符合率为99.90%;ELISA的检测阳性率为3.62%、敏感性为94.74%、诊断符合率为99.70%;TPPA的检测阳性率为3.41%、敏感性为89.47%、诊断符合率为99.70%。和TPPA检测方法敏感性对比, 其余两种检测方法均明显偏高,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ELISA两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阳性率和诊断符合率3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 CLIA、ELISA的检测敏感性要明显优于TPPA检测法,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之一, 其中梅毒螺旋体(TP)则是密螺旋体, 归属于白螺旋体苍白亚种, 同时也是导致人类梅毒的病原体[1]。在对梅毒检测过程中, 其检测方法比较多, 但是基于其检测原理不同, 常见的主要有3种, 分别是CLIA、ELISA以及TPPA[2]。关于这3种检测方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意义, 本文则以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集的998份血清标本为例, 对其检测阳性率、敏感性以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集的998份血清标本, 所有标本来源为医院性病门诊和皮肤病门诊,267份为Ⅰ期,731份为Ⅱ期。将标本在抽血4 h之内将其血清分离, 保存在4℃环境内, 第2天对998份血清标本分别实施CLIA、ELISA以及TPPA检验, 将其检测阳性和可疑标本全部实施分装, 并将其保存在-20℃环境内,针对可疑标本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WB)法进行检验确定。

1.2 试剂与仪器 CLIA检验法试剂盒来自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LISA检验法试剂生产厂家为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所采用的仪器分别是STAT FAX-2006洗板机以及STAT FAX-2100酶标仪, 均由美国生产;TPPA检验法试剂盒提供者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WB确定试剂抗梅毒螺旋体抗体IgG检测试剂盒提供者为欧蒙医学试验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CLIA检验法模式为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免疫分析模式, 借助于TP抗原制作出固相抗原, 并将TP抗原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 由此和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两者就可以形成双抗原夹心。在对其实施洗涤之后, 将化学发光底物液加入其中, 即可以成功测定发光值, 依照临界值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判断, 如果S/CO≥1.0, 则可以判定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ELISA检验法关于血清或者血浆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验, 采用的是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验, 梅毒抗原表达则为微孔条预包被基因, 其能够和血清中的TP抗体产生一定反应, 之后将HRP标记基因工程重组梅毒抗原加入其中,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显色采用的是TMB系统, 依照酶免疫结果对其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判定。其判定方法如上;TPPA检验法抗原为超声裂解纯化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 将其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进行包被, 其在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两者结合的时候, 也就可以用肉眼看出其凝集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选取的998份血清标本, 通过3种方法检测, 共检测出阳性标本和可疑标本共38例, 其检测阳性率为3.81%。其中CLIA的检测阳性率为3.71%、敏感性为97.37%、诊断符合率为99.90%;ELISA的检测阳性率为3.62%、敏感性为94.74%、诊断符合率为99.70%;TPPA的检测阳性率为3.41%、敏感性为89.47%、诊断符合率为99.70%。和TPPA检测方法敏感性对比, 其余两种检测方法均明显偏高,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ELISA两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阳性率和诊断符合率3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次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验中, 其血清标本均是在收集的第2天进行检验, 因此其可以将血球沉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最大化的排除, 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另外, 在3种方法检验中, CLIA检验法发光底物是苯并葱, 同时其洗涤液也是经过特制而成的, 因此能够最大化的将外界影响因素排除, 在其应用中具有自动化高、时间短、试验重复度好以及敏感性高的特点, 但是这种检验方法也有缺点, 其检验成本偏高;ELISA检验法对于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验采用的是双抗原夹心法, 可以进一步对酶的放大系统进行应用, 再加上其所具有的双重识别机制, 可以清楚的对阴阳性进行判定, 并且这一检验方法具有良好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成本较低, 因此其被学生认为是血清检验的首选方法。但是这一检验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 假阳性结果出现频率较高;TPPA检验法从一开始处理标本直到最后检验结束, 所采用的时间仅为2 h,同时还不需要一些特殊设备, 但是这一方法在应用中如果标本较多, 依靠肉眼观察难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敏感性和检验准确度较低。

综上所述, 从本次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 CLIA、ELISA的检测敏感性要明显优于TPPA检测法, 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侯晓菁, 梁艳, 陈洁, 等.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实验评价.检验医学,2010,25(5):365-367.

[2]姚家奎, 丁德坤, 吴婷婷, 等. CLIA法检测高龄患者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6):822-823.

[3]杜静, 张泽芸, 周薇, 等.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与评价.广东医学,2012,33(8):1100-11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23

2015-03-13]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符合率
隐性梅毒更危险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遵义市犬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16年路易斯安那洪水后的钩端螺旋体病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梅毒血清固定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