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5-01-24孟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室颤心肌梗死心功能

孟红梅

(三河市医院心内科,河北 三河 065200)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孟红梅

(三河市医院心内科,河北 三河 065200)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67例患者为研究组,将同期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70例患者(无糖尿病)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研究组胸痛少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室颤多于对照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少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多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引起重视,加强早期发现及治疗。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概率较高,发生率及病死率可高2~3倍。该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必须加强临床深入研究,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力依据,切实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现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67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70例患者(无糖尿病)为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是(56.39±3.25)岁,年龄范围是41~68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36、31例,糖尿病病程平均是(4.68±1.12)年,病程范围是2.3~9年。对照组平均年龄是(63.35±3.38)岁,年龄范围是49~72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39、3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观察两组在临床表现、并发症、梗死部位、心功能分级等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研究组67例中,40例心力衰竭,占59.70%;42例胸痛,占62.69%;13例心源性休克,占19.40%;15例房颤和房早,占22.39%;22例室速和室早,占32.84%;20例室颤,占29.85%;6例A-V-B,占8.96%;17例肺部感染,占25.37%。对照组70例中,65例胸痛,占92.86%;12例心力衰竭,占17.14%;11例心源性休克,占15.71%;9例房颤和房早,占12.86%;14例室速和室早,占20%;6例室颤,占8.57%;4例A-V-B,占5.71%;12例肺部感染,占17.14%。研究组胸痛少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室颤多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梗死部位:研究组67例中,17例多部位梗死,占25.37%;6例下壁,占8.96%;24例前壁,占35.82%;13例前间壁,占19.40%;7例心内膜下,占10.45%;无侧壁梗死。对照组70例中,5例多部位梗死,占7.14%;6例下壁,占8.57%;23例前壁,占32.86%;24例前间壁,占34.59%;8例心内膜下,占11.43%;2例侧壁,占2.86%。研究组多部位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心功能分级:研究组67例中,6例Ⅱ级,占8.96%;33例Ⅲ级,占49.25%;28例Ⅳ级,占41.79%。对照组70例中,7例Ⅰ级,占10%;35例Ⅱ级,占50%;19例Ⅲ级,占27.14%;9例Ⅳ级,占12.86%。研究组Ⅱ级少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多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发病较慢,多数患者三多一少症状较不明显,易发生漏诊。糖尿病患者感染概率较健康人群高,感染后可使病情加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等,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该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引起重视,做到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血糖控制,防治感染,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研究显示,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且发病年龄较早;心肌梗死无痛型发生率约为30%,多数患者常在体检心电图发现异常Q波被确诊,有学者表明,由于糖尿病可损害植物神经,患者心脏痛觉向神经功能的传入能力减退,因此,多数患者无明显胸痛[2];因患者常同时存在微血管病变及大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狭窄,易造成多部位心肌梗死。糖尿病可造成冠脉粥样硬化,并出现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肌弥漫性病变,多数患者在出现心梗前便有心功能不全,加上患者多为2支血管或3支血管病变,易发生泵衰,引起心源性休克,因此与非糖尿病相比,该病患者梗死面积较大,更易出现严重心源性休克、心律紊乱和心功能不全,造成死亡[3]。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明显异常,物质代谢比较紊乱,心脏自主神经出现病变,造成乳酸增高、心肌代谢严重异常,钾离子和钠离子不平衡,心电较不稳定,易诱发室颤,引起折返激动。因此与非糖尿病相比,该病患者较易发生严重室颤和心律失常。在本文研究中,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胸痛较少(62.69%),心力衰竭、室颤较多(59.70%、29.85%),多部位梗死发生率较高(25.37%),心功能Ⅱ级较少(8.96%),Ⅲ级和Ⅳ级较多(49.25%、41.79%),表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综上分析,需加强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袁娟,艾伟民.3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3,14(21):55-56.

[2]曹颖,闫亚非.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J].武警医学,2013,10(22):52-53.

[3]夏翠英,冯善军,冯晋光.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100例不典型症状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74-75.

R587.1;R542.2+2

B

1671-8194(2015)17-0153-01

猜你喜欢

室颤心肌梗死心功能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特发性室颤射频消融后的心电图改变
不同导联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