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蜂针疗法的几大误区

2015-01-24徐长琼李万瑶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蜂针蜂毒疗法

徐长琼,李 然,李万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蜂针疗法是由民间蜂螫治病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疗法,是将蜂的尾针螯刺入人体穴位后排出蜂针液,使机体发生反应,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其临床效果好,费用低,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疗法,在城镇乡村特别受到欢迎,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普遍认为养蜂者,只要会蜇刺就可以进行蜂疗,现在民间蜂疗事故频繁发生,稍有不慎,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此本研究对蜂针疗法的错误认识总结如下。

1 蜂类都可以用来螯刺

螫人的蜂有二类,一是捕食性种类的蜂,如胡蜂,另一类是采蜜性种类的蜂,如蜜蜂,二者蜂毒成分大致相同,但又有差别。蜜蜂蜂毒多呈酸性,胡蜂毒液呈碱性,含有麻痹神经的成分,危险性大,采蜜性蜂类的蜂毒含有较多过敏性成分,对免疫性蛋白不全的过敏体质人群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进行蜂针的蜂是采蜜性蜂类的中华蜂或意大利蜂,因此蜂针治疗前要先试针,一个蜂群由一个蜂王、众多工蜂、雄蜂组成,进行蜂针治疗的蜜蜂应选择蜂群里的工蜂,最好是蜂箱门口的守卫蜂或内勤蜂,或正要出门采蜜的工蜂,且老蜂尤佳,蜂毒成分较新蜂恒定,蜂毒液质量高,如果使用采蜜归来的工蜂是对资源的浪费。不宜使用蜂王,失去蜂王,蜂群混乱,工蜂也会迅速减少。

2 仅以患处为螫刺点

民间养蜂人很多取穴采取的都是患者哪里痛就螫哪里,“以痛为输”虽是取穴的一种方法,起到急则治其标的作用,但若想得到更好的疗效,蜂针疗法也要遵循中医理论,必须要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遵循理、法、方、穴的治疗原则,做到标本兼治。蜂针处方原则是局部选穴、远道选穴、辨证选穴、辨时选穴等相结合[1]。只有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因人、因时、因病进行辨证施治,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和针灸理论以及对蜂针液成分和活性的研究,为蜂针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 给予蜂针治疗前不试针

《诗经·周颂》记载:“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大意是不要激怒蜜蜂,以免被螯,可以看出,前人虽不知道何为过敏反应,但知道被蜂螯会有危险性,可能就是现代所说的发热、肿胀、搔痒、晕厥、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蜂毒对于免疫性蛋白不全的过敏体质人群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患者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循环衰竭症状,甚则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所以蜂针前必须要试针,这样可根据患者是否对蜂针过敏来区别对待或改用它法治疗。

4 蜂针量越大疗效越好

较多蜂疗事故报道,一方面,民间蜂疗人盲目跟随别人几百针蜇刺,存在着高风险性,另一方面,患者要求螫刺部位、数量,完全听从患者意愿,因养蜂人大多数对蜂毒有免疫,能耐受大量蜂针螫刺,而对蜂毒高敏感的患者则1 只蜜蜂螫刺量即可引起死亡,而患者普遍认为螫刺越多效果会越好,其严重后果不可不知。因此医者一定要坚持立场,不能被患者所左右。人体的耐受性有一定的限度,蜂量过大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所以蜂针疗法的蜂针量并不是越多疗效越好,疗效与蜂针量并不呈正比关系,每个机体有个体的差异,有的1 ~2 只蜂针就可见效,没必要冒风险去使用大量的蜂针。李万瑶等[2]对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蜂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报道中1例为一次性蜂针40 只蜂出现亚急性肝衰竭;1 例因长期服用蜂毒(具体不详)导致慢性肾间质性病变;1 例因肌注蜂毒注射液0.25 g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这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几乎都是由于蜂量过大或蜂毒摄入过量引起的。所以蜂毒的用量要谨慎。

5 所有人都可行蜂针治疗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蜂针,蜂针对免疫性疾病、痛症效果较好,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虽蜂针病症范围涉及较广,但应了解蜂针的禁忌症:心肺功能衰竭者、严重过敏反应患者、体虚难以接受者、有高血压危象者、淋巴结持续肿大、疼痛,蜂针处减量或停针也难以消肿者、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等应禁用,严重动脉硬化、月经期、孕妇、手术后慎用。蜂针是以毒攻毒治疗法,蜂毒成分极为复杂,可通过血液与淋巴液吸收,蜂毒注入人体后,肾脏做为代谢器官,如果肾功能不全,对肾脏损害不言而喻,李洁莹报道大量蜂毒可致肾脏严重损害。肝脏具有解毒作用,一般来说,肝功能障碍者也应禁针,钟珊等[3]报道1 例患者采取直接蜂蜇方法治风湿痛多年,起病前用大量蜂蜇皮肤,引起肝功能损害,最终导致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但也有报道表明,蜂针对肝脏疾病治疗具有很好作用。张立作等[4]采用活蜂螫刺、累进递加、循经取穴的蜂针治疗配合纯鲜王浆每日20 ~40 g,分2 ~3 次空服及蜂蜜、花粉等蜂产品空服治疗乙肝患者20 例,有效率达100%,转阴12 例,占60%。故需灵活应用。一般来说孕妇应禁针,蜂针的强烈刺痛会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干扰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另外,过饥、过劳、大汗、重病体虚、大失血、血糖低等情况的患者,也要慎用蜂针,曾跟诊遇一四肢关节疼痛20 余年患者,曾接受蜂针最大量20 多只好转而归,现3 只活蜂直刺,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至青紫、呼吸急促、言语不出、胸闷等不良反应。经询问,考虑原有肺源性心脏病,又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半个多月,体虚尚未复原而致。

6 蜂针疗法与针灸疗法差别甚小

蜂针疗法是从民间蜂螫治病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来,针灸理论也适应蜂针,但蜂针疗法与针灸疗法又不尽相同,首先,蜂针疗法有“针、药、灸”的作用,同时因为“药”的作用又伴随着过敏反应的发生,所以蜂针疗法相对针灸疗法来说,要把握好蜂针量及留针时间,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又因为其“药”的作用,所以较针灸疗法作用广;其次,蜂针疗法对部位的要求高,针刺疗法可一个穴位多次行针,但蜂针疗法一个穴位不宜多次螫刺,因其蜂螫处会有“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曾有人在出现溃疡愈合的部位行蜂疗后出现皮肤异物性肉芽肿,而且蜂针的部位以伸侧为好,对肢体功能活动影响小,另外也应避免针眼皮处,可引起局部漫肿;再次,蜂针疗法较针灸疗法痛感强烈,可行针灸手法以减轻痛感,如捏法、循法等,另外,要求医者手法熟练,平刺或斜刺会让疼痛加剧,患者易产生紧张心理,从而引起晕针,应尽量让蜂刺与皮肤呈垂直角度进针。

7 忽视蜂针的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蜜蜂是大自然产物,属自然疗法,而对它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放松警惕,甚至有人认为反应越大效果越好,其后果影响严重,危及生命。蜂针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反应强烈,应赶紧拨掉蜂刺,操作时要避免挤压蜂针毒囊,要及时停止蜂针液的继续注入,然后补液以中和毒液。皮肤红肿者,可用碱性肥皂水、5% ~10%碳酸氢钠溶液等局部洗敷,因蜂针液多呈酸性,可以中和毒液,也可用皮炎平、皮康霜外搽;风疹者,可服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发热者,多喝温开水或蜜糖水,适当服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晕针者,拔蜂针,帮助患者去枕平卧,放松全身衣领扣带,给患者喝蜜糖水,消除其紧张心理,用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针刺或指压,艾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也可服组胺药氯苯那敏、抗过敏药泼尼松等。如出现过敏性休克严重者迅速送医院处理。

蜂针疗法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而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不良反应,有轻有重,防不胜防,要求医者必须严格掌握蜂针疗法技术,控制好蜂毒量,另外,个人切不可盲目蜂针施治,必须去正规蜂疗机构进行治疗,以免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1] 李万瑶.蜂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9

[2] 李万瑶,赵斌斌,杞锦政.蜂针不良反应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蜂业,2010,61(12):37-38

[3] 钟珊,周智,赵有蓉,等.蜂毒致亚急性肝衰竭1 例[J]. 中华肝病杂志,2005,13(11):827,831

[4] 张立作,张士旭,袁均武,等.蜂疗乙肝临床效果好[J].养蜂科技,2001(5):34-35

猜你喜欢

蜂针蜂毒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综述蜂毒的应用
掌握规律 善用蜂针疗法
蜂针疗法
蜂毒的美容作用及其安全性
李万瑶临床常用蜂针针法研究
蜂毒注射过敏的应对措施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蜂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验案一则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