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2015-07-11袁星星王炳予张雅丽
袁星星,王炳予,杨 磊,张雅丽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指的是经内镜等理化检查无异常发现,而临床主要表现为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亦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而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一组症候群[1]。目前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虽不危及生命安全,但病情反复迁延,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有研究表明[2],精神应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有关。本研究通过针刺公孙、内关穴治疗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脾胃病科2013 年1 月至2013 年11 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63 例,按照就诊顺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刺组31 例,男性13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44.21 ±21.12)岁,平均病程(2.01 ±11.32)年;对照组32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龄(39.21 ±25.12)岁,平均病程(2.61 ±10.1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症状学指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诊断标准
FD 诊断标准符合2006 年修订的罗马Ⅲ标准[3]:存在以下1 项或多项症状至少6 个月,并且近3 个月经过物理、化学检查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能够解释上述症状者: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感。焦虑和(或)抑郁诊断标准:经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评量表[4]评分,焦虑和(或)抑郁两个分表中1个分表累计总分>7 分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选择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同时存在焦虑和(或)抑郁。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血管、肺、肝、肾、造血系统、糖尿病等疾病或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②近1 个月内服用影响胃动力和排空功能等类似相关作用的药物;③妊娠或准备妊娠、哺乳期妇女;④不能理解或表达主观症状、不能坚持完成临床观察者。
1.5 治疗方法
针刺组给予针刺患者双侧公孙穴、双侧内关穴。针刺深度为25 mm ~50 mm,留针40 min,每隔10 min行针1 次,平补平泻法,每次行针2 ~3 min,每天治疗1 次,30 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予口服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 mg/次,三餐前30 min 口服,30 天为一疗程。
1.6 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中(15 天)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心理测评、FD 症状评分和胃排空率测定来评价疗效。心理评价应用汉米尔顿量表,分别为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 项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 项。FD 症状为观察指标[1],判断严重程度以0 ~3 分计。无症状为0 分;轻度,稍有症状,但较轻微为1 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为2 分;重度,症状难以忍受,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为3 分。将各项症状积分相加之和,以其总积分作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过程中和治疗结束时分别评定。胃排空检查使用不透X 线标志物测算胃排空时间,评估胃对不消化固体的排空功能,具体方法:试验前患者禁食禁水8 ~12 h 后,15 min 内摄入试餐,不透X 线标志物20根在进餐过程中分5 次口服,不要嚼断、嚼碎。记录5 h内标志物通过胃腔的情况,计算胃排空率。胃排空率(%)=(20-胃内残留标志物数量)/20 ×100%。
参考计算公式:减分率(%)=(疗前积分-疗后积分、治疗过程中)/疗前积分×100%。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减分率≥95%;显效:症状、体征减分率<95%,≥70%;有效:症状、体征减分率<70%,≥30%;无效:症状、体征减分率<30%。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HAMD 和HAMA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HAMD 和HAMA 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治疗前针刺组 31 治疗中 16.22 ±3.98 14.88 ±4.92治疗后 11.91 ±3.12△★ 8.59 ±3.89△★治疗前 18.96 ±4.76 17.33 ±5.71对照组 32 治疗中 17.98 ±4.18 16.65 ±4.98治疗后
表1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 和HA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天后,两组患者HAMD 和HAMA 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组HAMD 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对照组HAMD 和HAMA 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组HAMD 和HAMA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疗效比较
表2 显示,治疗15 天后,针刺组治愈率80.6%,对照组87.5%,显然,对照组略优于针刺组,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组治愈率93.5%,对照组87.5%,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胃排空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胃排空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治疗前针刺组 31 治疗中 55.78 ±6.19△治疗后 75.11 ±5.11■★治疗前 40.22 ±4.91对照组 32 治疗中 58.16 ±4.87△治疗后 59.19 ±5.14△
表3 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胃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天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组较治疗前胃排空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胃运动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胃酸分泌异常、胃炎程度、内脏感觉异常、胃肠激素异常等综合因素有关[5]。研究证实[6],40% ~60%的FD 患者有明显胃动力障碍,主要表现为食物排空延迟和胃电紊乱。因此,目前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采用给予胃肠动力药物,来改善患者存在的胃肠动力障碍。多潘立酮是一种强力的具有抗呕吐作用的促动力药,主要作用部位是位于血脑屏障之外的第四脑室底部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同时也作用于胃肠道的多巴胺体。多潘立酮不仅可以增加胃的液体排空,而且还可以增加胃的固体排空,因此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潘立酮临床疗效显著且得到广泛的肯定[7]。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住院患者中54. 2%有抑郁和(或)焦虑情绪。临床调查发现[9],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高于男性。精神状态虽然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但精神因素可能加重消化不良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研究表明[10],精神因素的作用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抗抑郁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针灸作为一种特异性的刺激治疗方法,能发挥特异性的治疗和调整作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通阴维脉而阴维脉,发于肾经的筑宾穴,上行入腹,循胁肋,上胸膈;公孙穴为脾经络穴,别走胃经,通冲脉,而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两穴均为八脉交会穴,通过心包经、脾经、阴维脉及冲脉交汇于胃、心、胸部位,针灸理论和临床上常将两穴合用治疗胃、心、胸疾病。内关穴既能开窍醒神,又能宁心安神。《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因此神志病证皆可取内关以调心神。有研究表明,针刺内关穴主要刺激额叶[11],而额叶主要负责思维和运动。研究表明电针内关等穴能够明显效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期戒断症状和精神焦虑症状[12]。研究表明,内关和公孙之间通过脊髓的中间内、外侧核神经元纤维的相互影响,实现特异的增加效应,而孤束核则起着实现两穴对胃等内脏调节的中枢整合作用[13]。
本研究通过治疗针刺公孙、内关穴观察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发现,针刺公孙、内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治疗15 天后,针刺组治愈率80.6%,对照组87.5%,显然,对照组略优于针刺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随着治疗的继续,对照组治愈率未见明显增加,而针刺组在治疗后治愈率93. 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胃排空率。综上说明,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而且在症状评分及胃排空率明显优于口服多潘立酮片,而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25(5):722-725
[2] 侯晓华.开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2):69-70
[3] Tack J,Talley NJ,Camilleri M,et al.Functional gastroduodenal disorder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66-1479
[4] Herrmann C.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a review of validation dataand clinical results[J].Psychosom Res,1997,42(1):17-41
[5] Thumshirn M. Pathophysiology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J]. Gut,2002,51(suppl1):i63-i66
[6] Dominguez-Munoz JE.Targeting the abnormalities of gastroduodenal function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DigDis,2001,19(3):195-200
[7] 郭建强,谷城明.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39-42
[8] LI YY,NIE YQ,SHA WH,et al. The link between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Chin Med J,2002,115(7):1082-1084
[9] 付朝伟,徐飚,陈维清,等. 中国大城市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2006,26(3):151-154
[10] Rossman DA,Dumitrascy DL.Rome Ill:New standard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 J Gastrointest in Liver Dis,2006,15(3):237-241
[11] 付平,贾建平,王藏,等.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61-63
[12] 梁艳,黄寅,程波.电针内关、神门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04-806
[13] 林锓武,陈以国,蔡定芳. 内关公孙配伍协同作用的神经解剖学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