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病证治
2015-01-23林菊珊
林菊珊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学术探讨·
“风”病证治
林菊珊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风邪为病变化多端,全国名老中医陈美华教授非常重视“风病”的证治,主张在临床上需识风、辨风,才能更好地治风。风邪具有“向上向外”和“动”的特点,且易与他邪合并致病。由风的来源可分为外风证和内风证。外风证是人自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后,风邪乘虚而入所致,既可外伤皮毛,亦可内中脏腑; 内风证责之于肝,涉及心、脾、肾,可因热极生风、阴血虚生风、肝阳化风、痰瘀生风。治疗风证,外风宜祛,内风宜熄,辨证论治,审症求因。
内风证;外风证;名医经验;中医师;陈美华
风邪为六淫之首,四季皆有风,皆能伤人,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凡寒、暑、湿、燥、热诸气,多依附于风侵入人体而发生疾病。临床上风邪不仅单独致病,还多与他邪合并致病,如常见的春季多风温、夏季多风热(暑)、长夏多风湿、秋季多风燥、冬季多风寒之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与风邪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内、妇、儿、外、骨、五官、皮肤等各科。祖国医学的病因病机学说中,历来对风邪致病极为重视,所以宋朝在分科时有“风科”之分,专门研究风证。
陈美华老师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专家继承指导导师,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擅长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中风、老年痴呆等病症的诊治。陈老师非常重视“风邪为病”。“风”乃无形之物,然可从树叶飞扬、衣襟摆动等感受到“风”的存在。“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体的“风证”也是有迹可寻的。老师认为首先要识风,才能辨风和治风。
1 识“风”
风邪侵犯人体具有其特性。
一、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有向上向外的特点,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故易侵犯人体肌表部位,使皮毛腠理开泄,而有卫气不固、汗出恶风等症状,即所谓“风伤卫”。
二、风性轻扬。《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多侵犯人体头面、五官等上部而产生头痛、耳鸣、目涩等症状。
三、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变化多端、游走不定的特点。如关节游走性疼痛,风疹漫无定处、此起彼伏等。
四、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动即动摇不定,凡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等动的症状,都属风证。也即《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2 辨“风证”
陈老师认为“风证”应分为“内风证”和“外风证”。如果人体阴阳平衡,则不会空穴来风,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风来袭也是因人体阴阳气血失调而后致病的。
2.1 外 风
外风多引发下列病症。
一、伤风:发热恶风,汗出,咽痒目涩,头身疼痛。此为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如有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则为肺合皮毛,肺卫受邪,但风邪犯卫未及深入。
二、风疹:皮肤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此起彼伏,瘙痒难忍。此为风邪袭于肌肤,肌肤原有湿或胃肠有湿热,又外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湿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
三、风痹:肢体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又称“行痹”,此为风邪袭于经络,阻滞气血,关节痹阻,常常伴有湿邪(重着)、寒邪(痛甚)及热邪(红肿)。
四、中风中经络:可见颜面麻木,口眼歪斜,肢体不遂。此为风袭经络,经气阻滞,经脉失养。
五、中风中脏腑:可见昏仆不识人,口不能言,四肢抽搐,痉厥,角弓反张等。此为正虚邪盛,风邪深入脏腑。
2.2 内 风
陈老师认为人体和天地宇宙是相应的,春季多风,肝气通于春,内风证也主要责之于肝,但与心、脾、肾三脏亦有关。《灵枢·贼风》记载:“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这里指出了内风证是因伤湿久病、瘀血内阻、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起居不适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风由体内而生,出现具有动摇不定,变化迅速等风性特征的证。
陈老师认为:内风证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肝风内动,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及血虚生风等,又与痰瘀密切相关。主要症状为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等,症状变化大,且具动摇的特点。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一、热极生风证:常由外感热邪,或肝郁化热所致,凡热邪炽盛,必灼伤津液,耗伤营阴,肝失所养,致肝风内动而出现高热神昏、头目胀痛、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质红,脉弦数。常见于温病、头痛、眩晕、厥证等病证中。
二、肝阳化风证: 肝脏内寄相火,体阴用阳,素体阴虚阳亢,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阳化火,风自火生,横逆络道,上扰神明,可出现眩晕,耳鸣,抽搐,头痛,口眼斜,甚则昏仆失语,不醒人事,或手足麻木,半身不遂或抽搐瘛纵,舌多红绛,脉弦数。本证常见于眩晕、头痛、中风、厥证、温病、痫病等疾病中。
三、阴血虚生风证:肝为藏血之脏,赖血液以濡养。血虚则肝阴不足,阴血虚极,则生燥生风,表现为形体消瘦,皮肤干皱,唇焦舌萎,手足蠕动,甚或瘛纵,精神倦怠,眩晕耳聋,时时欲脱,舌绛少苔,脉多细数无力,或细弦,或细促。本证常见于温病、亡血、吐衄等疾病中。
四、 痰瘀生风证:痰瘀是病理产物,同时它们也能耗伤气血、化火生风成为致病因素。凡以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瘀血痰浊凝聚为主因,经络阻塞,筋脉失养,挛急刚劲,引发以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为特点的主症,并兼见痰浊(喉中痰鸣,恶心呕吐,吐清涎白沫,胸胁满闷,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甚则仆倒,神志昏迷,舌强不语,抽搐,痉厥或口眼不正,半身不遂.苔厚腻,脉弦滑)、瘀血(口唇爪甲紫暗,皮肤甲错,舌有瘀斑,发有定时,痛有定处)症状者,均可称之为“痰瘀生风”。 临床常见于眩晕、中风 、痫病、颤病等病中。
3 治 风
治外风宜散,伤风者治宜辛散风邪(解表祛风),风疹治宜祛风止痒,侵犯经络者治宜祛风通络,侵犯脏腑者治宜扶正祛邪。陈老师在治疗风证时,多使用风药。风药指能够祛风的一类药,具有轻扬开泄,善行善动,能胜湿等特性,如:防风、升麻、柴胡、葛根、桂枝、麻黄、细辛、羌活、菊花、桑叶、桔梗、荆芥、薄荷、前胡、藁本、牛蒡子、川芎、佛手等等。此类药多为疏风解表及理气药,或兼有宣表透疹、止咳平喘、通经利水之功,或兼有祛风除湿之功效,治疗外风证多用之。陈美华老师说:对外风所致病证的治疗总以祛风为主,还需兼治其他邪气,如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可选杏苏散、荆防败毒散等;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可选桑杏汤、麻杏石甘汤等;风湿痹痛,则祛风除湿化瘀通络,可选独活寄生汤或蠲痹汤等。
近代张山雷认为内风宜熄不宜祛,宜静不宜动。清代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创立了“镇肝熄风”的治内风证大法,从而使风证在症、因、脉、治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概念和划分。陈老师认为:内风证治当究其致风的病因,肝阳化风者可以平肝潜阳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平肝熄风以矿石类药或虫类药为佳,如石决明、龙骨、牡蛎、全蝎、白僵蚕、地鳖虫、羚羊角等等。热极生风者,可以清热凉血熄风,方用清营汤或清瘟败毒饮加钩藤、牡丹皮、羚羊角、犀角或加紫雪丹等。阴血虚而动风者,可以滋水涵木,养血熄风,可选大定风珠、归脾汤或三甲复脉汤加减。对于痰湿盛者当化痰熄风,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或定痫丸加减。瘀血阻滞者给予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并可酌情加用钩藤、胆星、僵蚕、全蝎等药。
痰与瘀血壅阻经络,阻碍气血,可使脏腑功能失常而引动内风的病理变化。陈老师重视痰瘀生风,治风之时,注重化痰祛瘀。查阅临床常用的熄风类药物,不难发现其中大多具有化痰祛瘀作用。 如羚羊角“去瘀血”,天麻“通血脉,化痰湿”,石决明“善治脑中充血作痛、作眩晕”,蜈蚣“去恶血”。因此可以认为,这类药物的熄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化痰或化瘀作用来实现的。
老师强调要遵循辨证施治,审症求因。同一症状,既可由内风所致,亦可由外风而致,比如瘙痒、皮疹,既可因外感风邪,亦可为血虚生风,需结合他症或舌脉,四诊合参,对症下药。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11-0006-03
R22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1.03
201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