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2015-01-23鲍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阿替普尿激酶溶栓

鲍旭

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鲍旭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 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疗效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 采用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都是安全有效的。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急促、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现阶段对急性脑梗死主要采用静脉溶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方法, 其中静脉溶栓由于方便简单, 容易操作, 创伤较小, 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疗, 费用较低, 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主要的溶栓药物包括第一代尿激酶与第二代阿替普酶, 为探明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本研究对42例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 42例给予了阿替普酶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病学分会)[2], 男52例, 女32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58.4±7.3)岁。排除溶栓禁忌证患者, 排除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和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依诺肝素钠注射抗凝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 静脉滴注2万U/kg, 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内, 总剂量<150万U。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 静脉给药:首次给予患者静脉推注低分子肝素3000 U, 然后静脉推注15 mg阿替普酶, 静脉滴注50 mg, 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内, 1 h给予患者350 mg阿替普酶静脉推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①采用NIHSS评分量表,分别评价患者治疗前、溶栓后l、7、14 d的情况。②采用mRS对患者治疗30 d后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分[1]。③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a.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清酶恢复正常, 患者生活能够自理;b.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控制, 血清酶恢复正常;c.无效: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溶栓治疗后显效26例(61.90%),有效14例(33.34%), 无效2例(4.76%), 总有效率为95.24% (40/42);对照组显效23例(54.76%), 有效14例(33.34%), 无效5例(11.90%), 总有效率为88.10%(37/4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NHI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7、14 d的NHISS评分分别为(14.7±5.6)分、(10.4±5.0)分、(7.4±4.3)分、(6.5±4.2)分, 治疗后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1, t2=6.70, t3=7.59, P<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7、14 d的NHISS评分分别为(14.2±4.7)分、(9.8±5.8)分、(7.7±4.9)分、(7.1±4.8)分,治疗后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2, t2=6.20, t3=6.85, P<0.01)。两组间各个时间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mRS评分比较 溶栓治疗后30 d后经mRS评分, 观察组神经功能预后良好28例(66.67%), 对照组神经功能预后良好29例(69.05%),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多种脑血管疾病中, 脑卒中属于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 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 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最为主要的疾病, 而在我国脑卒中也是构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的脑梗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来看, 在地理上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 并且南方高于北方, 男性高于女性,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脑梗死的死亡率呈指数增长的趋势[3]。引发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因血小板与粥样硬化斑块聚集导致。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 尽管部分患者通过口服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疾病的复发, 但是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溶栓药物的应用非常重要。

实现闭塞脑血管的尽快再通, 对恢复脑血流, 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现阶段治疗脑梗死的溶栓药物大致上可分为三代:尿激酶、链激酶属于第一代溶栓药物的代表;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第三代溶栓药物则以瑞替普酶为代表。阿替普酶作为第二代溶栓药物已经被FDA批准, 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该药物能够实现脑血管的迅速再通, 减少脑梗死的并发症[4]。临床研究发现,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均能够发挥治疗作用, 其中尿激酶的应用较多, 同时不存在抗原性, 半衰期短, 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液粘稠度, 但是尿激酶在陈旧性的血栓溶解治疗效果欠佳。而阿替普酶属于第二代的溶栓药物, 直接刺激纤维蛋白原形成纤溶酶, 起到溶栓效果[5]。

综上所述, 尿激酶和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 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都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阿替普酶疗效更佳, 若没有阿替普酶, 可合理的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 尿激酶必须严格掌握患者溶栓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溶栓时间窗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1]彭博.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大连医科大学, 2014.

[2]曲晓东.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22):30-31.

[3]梁华峰, 王宏, 张云霞, 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当代医学, 2011(16):144-145.

[4]张世江.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 14(6):528-529.

[5]金洪珍.尿激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5(3):30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78

2015-05-08]

114200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内三科

猜你喜欢

阿替普尿激酶溶栓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